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的思想,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西方经济理论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底有哪些借鉴作用,这些借鉴作用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握和发挥好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作用,等等,都是亟待探索和辨明的更为重要的原则问题。本文试就上述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西方民主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协商民主、强势民主以及电子民主等参与型民主理论与实践是对冲击的回应.民主政治应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应当充分重视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影响,重视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社会建设理论支撑,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厘清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理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当代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援朝 《理论月刊》2007,(11):144-146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在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研究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备受关注,参与式民主实践全面兴起。目前西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辩护、批评研究、参与式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的关系,参与式民主实践的考察等方面。深入研究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视域对中国民主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昱 《理论月刊》2009,(6):175-178
中西方道德建设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和现实基础上展开的对象性活动.对中西方道德建设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比较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拓展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国际视野,丰富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建立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实践参照,有助于构建既传承历史传统而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交换作为生产要素或产品的所有者在一定契约条件下互通有无的行为,涉及到供求、市场、货币、国际经济关系等多种因素,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关于交换的理论内容繁多,瑕瑜相映,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鉴别。 <一>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关于交换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供求理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交换的双方分别叫做需求者和供给者,并各自按照一定的意愿进行交换。因此,供求理论实际上是交换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供求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对某种商品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所愿意购买的数量。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期间内对任一可能价格所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需求和供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需求同价格的变化成反比,供给同价格的变化成正比。(2)均衡价格。它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一致时的价格,由买者的相互竞争和妥协所决定。(3)价格机制。它是指在市场交换的条件下,价格通过对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主要侧重于一定阶段上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展开,主要研究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分析两种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和西方现代化理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具有先在性,协商治理研究不能无视对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的研究。一定意义上,实践层面,中国对协商治理理论的适用更多是体现在倒逼现代国家建构层面上。现有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除了取得一定成绩外,存在着泛化与不足、西方与本土处理不当等问题。协商治理研究需要注重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平衡、普适性与特色性的协调、全局性与差异性的搭配。构建中国协商治理话语体系是应对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可能之策。  相似文献   

10.
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具有先在性,协商治理研究不能无视对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的研究。一定意义上,实践层面,中国对协商治理理论的适用更多是体现在倒逼现代国家建构层面上。现有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除了取得一定成绩外,存在着泛化与不足、西方与本土处理不当等问题。协商治理研究需要注重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平衡、普适性与特色性的协调、全局性与差异性的搭配。构建中国协商治理话语体系是应对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可能之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奴役和压迫等政治和经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卢森堡、布哈林和列宁也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后殖民主义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给整个西方经济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贯穿于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现代企业观和市场观是其整个学说的核心 ,同时也是某些前沿经济理论得以衍生的重要基础。学习和了解该理论关于企业和市场的论述 ,不仅使我们能够洞悉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最新进程和方向 ,而且有助于我们用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代西方经济理论 ,并能够更好地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 ,服务于我国现实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与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某些内容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然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主要是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特殊规律,因而与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超越了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发展人民储蓄事业的请示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希望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协助与领导,为国家经济建设吸收更多的资金。鼓励人民节约储蓄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几年来国家银行所吸收的储蓄存款已成为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源泉,而且在蓄积人民购卖力,调剂商品供应和稳定市场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事实证明,人民参加储蓄不仅对国家有利,同时也有利于人民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收入和生活的改善。目前大力开展储蓄是有着各种有利条件的。但是储蓄工作的群众性很大,作好这一工作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矛盾的揭露和思考,也是对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现代化建设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当代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接国务院1955年11月5日(55)国五办习字第一二三号函,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发展人民储蓄事业的请示报告。原函如下:「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发展人民储蓄事业的请示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希望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协助与领导,为国家经济建设吸收更多的资金。鼓励人民节约储蓄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几年来国家银行所吸收的储蓄存款已成为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源泉,而且在蓄积人民购买力,调剂商品供应和稳定市场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事实证明,人民参加储蓄不仅对国家有利,同时也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政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传统型西方政党逐渐衰退、政党中间化趋势不断明显,政党意识形态逐渐淡化、左右政党政策日益趋同,制定与执行适中的经济社会政策和进一步推进政党民主化改革以不断提高政党合法性,成为了当代西方政党建设与改革的潮流和趋势。科学认识西方政党转型的原因,深入把握西方政党建设的趋势与规律,对提高中国政党建设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趋势等方面对当代西方各种经济全球化理论进行综述,然后提出解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学思想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理论主旨和不同的问题域.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科学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