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9,(2):60-60
一 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 二 用稿范围 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2.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8,(4):20-20
一 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二 用稿范围 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3.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8,(1):36-36
一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 二用稿范围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4.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9,(4):45-45
一 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 二 用稿范围 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5.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8,(3):41-41
一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 二用稿范围 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3.有关我国判例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史论文。4.港、澳、台地区和外国判例评析。  相似文献   

6.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8,(2):60-60
一宗旨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二用稿范围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3.有关我国判例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史论文。4.港、澳、台地区和外国判例评析。5.各地司法性文件及港、澳、台、外国法律文件。6.重要外国法论述的译文。7.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史论文。8.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中外法律人”人物介绍及其经典作品,如演说词、判词、公诉词、辩护词等。  相似文献   

7.
我从管理的角度来谈谈《判例与研究》,也即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它。那样对于律师执业,指导我们进行司法活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第一次接触该杂志是我在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杂志里面的文章无论对律师界还是法律界同仁,在处理一些法律问题上确实有指导意义。它是根据真实的案件进行剖析,对生效判决进行法理评析,可读性强。尤其是对法律界的人士更是如此。万没有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8.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10,(2):28-28
一宗旨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二用稿范围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全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折。2.阐述判例及判例制度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性文章,阐述我国当代司法改革的理论性文章。3.有关我国判例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史论文。4.港、澳、台地区和外国判例评析。5.各地司法性文件及港、澳、台、外国法律文件。6.重要外国法论述的译文。7.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史论文。8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中外法律人”人物介绍及其经典作品,如演说词、判词、公诉词、辩护词等。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起,本刊新辟“判例评析”专栏,旨在从某些有典型意义的判例中,探讨其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对立法的启示,以司法实践来引发对法理的研究,促进立法、司法的改革与完善。此栏所指的“判例评析”,不是就案论案的简单分析,而是就我国已经生效的个案判决的得失,从理论上加以阐评。欢迎法学和法律工作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0.
行政判决有三种形态:第一种表现为正式的法源,是一种正式的法律规范,称之为“行政判例法”;第二种虽非正式的法源,却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在现实中发挥着和法律规范相同的作用,可称之为“行政判例”;第三种行政判决,既非正式的法源也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可称之为“行政案例”。中国需要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判例制度,这种建构应该借鉴大陆法系的经验,以行政判例模式为蓝本,走一条介于行政案例和行政判例法之间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11.
稿约     
《判例与研究》2009,(1):20-20
一 宗旨 评判具体判例得失,阐释判例法律价值,增强社会判例意识。 二 用稿范围 1.当代中国判例评析,包括对行政、民事、刑事、知识产权、经济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各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及处理方式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判例的法律地位存在着遵循先例原则和成文法优先适用原则,但这两个原则都不是绝对的。判例具有创立新规则和增强法律的灵活性等作用。我国判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判例解释制度、判例公布制度、判例参照制度、判例统一制度。  相似文献   

13.
行政判决有三种形态第一种表现为正式的法源,是一种正式的法律规范,称之为“行政判例法”;第二种虽非正式的法源,却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在现实中发挥着和法律规范相同的作用,可称之为“行政判例”;第三种行政判决,既非正式的法源也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约束力,可称之为“行政案例”。中国需要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判例制度,这种建构应该借鉴大陆法系的经验,以行政判例模式为蓝本,走一条介于行政案例和行政判例法之间的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国宪法判例制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齐玉苓案等宪法诉讼案件的讨论,已成为法律界多年少有的热门话题。宪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宪法诉讼与司法适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单个宪法诉讼案件的影响力终究有限,故需要用判例制度巩固和扩展宪法诉讼成果,进而实现宪政与法治。“宪法判例的出现与形成不仅促使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保证宪法规范的现实性与司法化”,“各国出现的宪法的判例化趋势,实际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有效途径。”鉴于宪法判例化已明显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法系的共同发展趋势,我们不必讳言判例的重要性,应及时借鉴各国宪法判例的经验,建立中国的宪法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案例教学中“判例”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法律案例教学中真实的“判例”并不多见。判例教学属于“案件教学”和“真实案例教学”的范畴 ,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或出于理论需要的“虚拟”。为培养法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法学院”与“法院”之间法律人才的最佳对接 ,法律案例教学应当突出判例的地位 ,法学本科教学应当推行“判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判例愈来愈引起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重视。尽管学者们角度和主张不一,但都承认判例对我国法治进程有重要意义,司法改革中应该重视判例。本文一方面论述判例的特质和属性,这主要是属于“形而上”的抽象层面,笔者将之归纳为判例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论述判例对我国的价值,或曰“判例在我国的合目的性和合需要性”,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形而下”的具体层面,笔者将之称为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判例法与法典式制定法一样 ,是人类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哲学基础上 ,判例法与法典式制定法却完全不同。如果把人类的哲学划分为超验理性的哲学、先验理性的哲学和经验理性的哲学的话 ,那么 ,宗教的神启法就以超验哲学为基础、国家的法典式制定法就以先验哲学为基础 ,而判例法则以经验哲学为基础。在上述不同法律发展的逻辑进路上 ,神启法一般地是由神灵而法律而社会的逻辑进路 ,法典式制定法一般地是由国家而法律而社会的逻辑进路 ;但判例法却一般地是由社会而法律而国家的逻辑进路。所以 ,前两者所遵循的是一种演绎逻辑 ,而后者所遵循的却是归纳逻辑。在这种比较中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之间的必然的、内在的、一般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8.
阮防  邵培樟  李唐 《法学评论》2005,23(4):84-89
在我国,判例并不是一种正式法律渊源,更谈不上判例法制度。然而,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和判例法制度的缺位却使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深陷于诸多困境之中。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角度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客观诉求进行分析,指出应当适时地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即在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前提下,由最高法院形成作为正式法律渊源的判例,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根据“同案同判”的原则,受这些判例的约束并且在判决书中加以引用,最终形成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判例法补充制定法、解释制定法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同时,进一步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如何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颜桂芝 《中国律师》2001,(10):12-16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目前是不承认判例法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趋健全和完善,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日益注重判例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在成文法的基础上正在借鉴或者吸收判例法及判例制度中的合理因素的重要标志。一、从典型判例谈起案例一:工程承包合同的工程造价应执行“省定额”标准还是“合同约定”价额〔基本案情〕1993年1月30日,某建筑公司与某公路养护段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为养护段承建综合楼,共计建筑面积2432.52平方米;工…  相似文献   

20.
判例法与法解释--创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国 《法学论坛》2001,16(2):40-50
本文阐述了判例的概念,论证了判例法是大陆法系的第二法源,是成文法必要的解释与补充,分析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案例形成了中国判例的雏形,有些案例已具判例性质,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判例制度.本文认为,判例法产生的原因是由法官法解释的必要性决定的,而法官法解释的必要性又是由概念法学的衰落与自由法学的兴起、法解释目标的客观性、法解释自身的性质、现代市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诉讼类型的变化等原因所决定.本文提出了进行审判制度改革、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判例委员会、编篡判例法律汇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