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是人对与自身现状的一种追问和探索。本文主要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挖掘出人生意义的问题: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的感觉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准。人生的意义不能脱离人的存在、人的实践。而且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也不是对物质性东西的追求,它是人对一种无限完满过程追求中的圆满感、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童年时代的记忆,古希腊神话就是欧洲文学初始时代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希腊是遥远的,但希腊神话却经受住了全世界人民世世代代的审美检验,其永恒的魅力从未衰竭.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童年时代的记忆,古希腊神话就是欧洲文学初始时代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希腊是遥远的,但希腊神话却经受住了全世界人民世世代代的审美检验,其永恒的魅力从未衰竭。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神学,教人怜悯,自我否定,禁欲主义的人生态度,使本来应该充满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进程涂上了一层浓烈的悲观色彩。尼采把批判的目光集中到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上,他在承认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生,确立了一种对待人生悲剧性的积极立场,提出了"超人"形象,着眼于解决人生意义的重大课题。尼采的"超人",是具体的人,是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是一切价值的破坏者,"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尼采的"超人"学说在哲学上的进步意义是显然的,应加以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5.
空杯心态   大学期间有位学长和我说过:“大学生初出茅庐要有‘空杯心态‘.“意思是说,从学校出来,不管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先倒掉,把自己当成一只空的杯子,这样才可以装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人代会闭幕式上强调指出的。  相似文献   

7.
小雪 《人事天地》2007,(4):31-31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一切物在一块儿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相似文献   

8.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文中就自然带上了“上海味”,当尝试着从张爱玲的代表作《传奇》里去识读“海派”风格时,却愈感这种“海派风味”的魅力和诱惑.  相似文献   

9.
于细微处品味人生的苍凉——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对于世俗人生的描绘及发自于内的亲切感,是基于她对女人角色的认同.在她以世俗女子的眼光观照人生的枝微末节的同时,却又常常感到思想背景中的惘惘.她既有独特的敏锐的感性观察力,又有独特的清醒的理性.  相似文献   

10.
母爱的缺席让父亲在张爱玲的童年生活里成为最重要(甚至全部)的角色,对父亲的依恋亦是张爱玲一生都无法走出的情殇.此种情结犹如暗伤,飘荡在她的作品里,而《心经》无疑是她潜在恋父情绪的最大宣泄.通过对一段父女畸恋的描述,张爱玲成功地坦承了自己内心的梦魇,让我们最大限度地窥视到恋父情结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美,和谐发展的人是美,综合了德智体美的和谐教育是美,它渗透在人的精神和感情之中,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意识之中.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需要"独与曾点"的人生理想,更需要"美化人生"--这个美育的永恒常态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2.
人生问题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有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还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还有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问题。人生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一个生活于社会中并走向成熟的人,在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必然要对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能算是有价值。特别是在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的今天,如何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应该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思考和求索的问题。一、人生价值的涵义。价值普遍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中并制约人的活动性质和方向,人…  相似文献   

13.
他们都是普通的员工,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的学习和进取.……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悲剧是指个人与普遍法则规范相冲突所导致的苦难、不幸甚至毁灭,它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一定的反映.张爱玲通过她笔下的伦理悲剧,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超越性本质以及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悲哀,人性的不可理喻,从而使其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历史层面而进入到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要坚持积累资料,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列宁曾强调指出:“绝对必须加强注意资料的收集。”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下面从资料积累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积累资料的重要性 作为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少人书读了很多,却如“过眼烟云”.,读多少忘多少,丢多少,就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有些人虽然读书很认真,读后凭脑子也记得一些东西,但记忆显得十分凌乱,要用时又捕捉不到;有的人却不同,书读了,知识也记住了,需要时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上述不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重要的是看你是否会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6.
大抵读毕一部小说,使人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慨叹,这便必定是伟大的小说,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与《倾城之恋》就是如此。张爱玲的小说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梦魇般的氛围,凄凉的意象,悲凉的人物,更有苍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女作家,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洞析人世间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正是由于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她对身边抓得住的俗世生活充满着热爱,体现出一个智者的深刻.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必须以人的自身发展为最终的和最高的参照系,以便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非人性化的偏差.“以人为本“发展观念的提出,无疑标志着发展观本身的发展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和健全.这是不断地总结以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应对全球化时代挑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勃朗特与张爱玲可以说是中外文学史上令人不可忘却的奇才,两人的身世经历都极具神秘色彩,对文学创作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早熟,也都给身后的文学花园留下了常青的奇葩。但在表现所有文学形式都无可回避的爱情方面,却又体现了不同的看法态度,和不同的表现手法。作者结合艾米莉.勃朗特和张爱玲的时代社会背景及经历,分析其二人作品中的爱情表现,挖掘两位奇女子的不同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个去年毕业的本科学生来看我,讲起他在公司里感到的挫折感,他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进入公司之后却发生了严重的适应不良.但他的情况似乎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初入社会几乎都会遇到这种状况.一面是工作的平淡无奇,另一面也有人际关系上的调试不良,接着会有一种“挫折心态“变成了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