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地处中国南疆的广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和国民党军还在激烈的战斗之中。在广西横县、永淳、宾阳、贵县、上林等县活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杨烈,副政委陈清源,政治部主任刘一桢,率领第二十二团(在上林)、第廿三团、第廿四团(在横县)频频出击,摧毁敌区乡政权。我支队成为广西国民党政府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莫树杰,横县县长李宝初纠集了…  相似文献   

2.
竹明照丰餐     
翻开日记,发现一首小诗:“夜宿小山庄,瑶胞宰肥羊;家贫灯无油,竹明照丰餐。”一幕激动人心的情景又展现在眼前。 这是1948年初秋一天的黄昏,我们独五团(即粤桂边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二团)部分连队和团部人员,  相似文献   

3.
1949年10月14日,我们四野第43军128师382团参与解放广州后不久,又奉命到英德,围剿被我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国民党残军。我们到达英德才四天,正准备参加粤北剿匪。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上级要我团赴赴粤桂边,参加围歼白崇禧部的命令。消息传来,全团指战员欢欣喜舞,人人写请战书,个个摩拳擦掌,决定心再立新功。 我们团回到广州以后,第二天每个战士都领到一件新棉衣。次日,我们便乘火车到三水,我们二营又改乘机电船,沿着西江逆流而上,向粤桂边境奋进。凌晨时分,我们营就在南江口下船登陆。从此,全靠我们自己的 “1…  相似文献   

4.
1949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主力发起广西战役,先后解放桂林、柳州、梧州、南宁等主要城市,取得了粤桂边大围歼作战的胜利。在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驻桂北、黔桂边、桂西和靖西地区的国民党军纷纷起义,接受和平改编,使广西广大地区获得和平解放。 ──题记一、桂北军政区中将司令官同祖晃率部趒往百寿,向白崇禧发了“告别电”,决定效仿傅作义,接受“共军”的和平均数改编 广西是国民党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盘据的地盘,受其反动统治20多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6,(5)
正用兵如神露锋芒1930年冬,国民政府中央军教导第2师改番号为陆军第4师,师长是徐庭瑶。该师第11旅(后改为独立旅)旅长是关麟征(黄埔1期),第11旅第21团(后改为第1团)团长是张耀明(黄埔1期)。覃异之(黄埔2期)任第21团第2营少校营长。1931年7月19日,原西北军冯玉祥部将石友三通电反对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利冲坳伏击战黄中枢1947年12月初,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主力南渡郁江,作战略转移到十万大山之后,桂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转入"挖塘养鱼"──采用武工队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巩固游击老区,开辟新区为主,尽量避免同强大于我的敌人发生正面冲突...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沈策先生随全国对外友协邀请的美国知名华人迎回归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代表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庆祝香港回归倒计时100天;并鼓励更多的海外同胞回来报效祖国。代表团的来访受到了我国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江泽民主席亲切会见了代表团。沈策先生今年91岁,黄埔军校首届学生,前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国民党第114军和69军军长,现任中国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所在的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本人是第一五一师师长),于8月20日开赴越南受降,驻防于海防、北宁、凉山一带。同年10月,六十二军又奉命由越南开赴台湾,在即将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台湾地区受降主官陈仪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在台日军投降及解除日军武装。赴台受降的部署根据当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赴台受降为两个军:一是第六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为台南(包括台中)地区的占领部队,军长黄涛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高雄港登陆,进占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台东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在大陆残存的最后军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学界研究甚少.其中通过越南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军人数最多,是典型个案.系统考察滞越国民党残军从出境、在越被囚三年半至赴台的完整详情,可以看出,滞越国民党残军的命运受到中国实力以及法国、美国、台湾当局政策和越南战局等复杂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火山关大捷     
1945年5月中旬,国民党第九十六军新十四师四十二团驻守的豫西灵宝县(现灵宝市)寺河街失守,日寇很快占领了寺河街、火山关和石大山。随后,国民党第四十军驻守的岔道口沦陷,卢氏至虢略镇公路被切断。日寇企图突破卢氏和朱阳关,把胡宗南部压迫到陕西境内,然后利用灵宝至卢氏、朱阳关、西坪和荆紫关的南北公路线,在西坪、卢氏等处建立长期战略据点。面对危急形势,蒋介石任命胡宗南代替当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胡宗南不想让日寇侵入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陕西老巢,急令第四集团军驻卢氏县各部坚决抗击日寇,收复失地。第四集团军决定,由第九十六军…  相似文献   

11.
正黔府函[2017]21号贵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追认张子勤为革命烈士的请示》(筑府报[2016]19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张子勤,生前服役于原国民党财政部盐税警总团第四团迫击炮连。1937年在上海淞沪战斗中英勇牺牲。张子勤牺牲情节属实,根据民政部《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民[1983]优46号)等相关规定,同意追认张子勤为烈士。  相似文献   

12.
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洪家疃人.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24年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参加中日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其间营救了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脱离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宽大释放全部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的建议,决定:对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关对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通过平反冤  相似文献   

14.
中将曾泽生     
毕一功 《黄埔》2011,(3):26-27
曾泽生(1902—197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云南省永善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任滇军第三旅五团副团长。抗战爆发后,随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1939年起任第一八四师副师长、师长,第六十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部到越南受降。1946年率六十军赴东北,1948年10月率领六十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5.
李印文 《春秋》2013,(2):21-24
蒋耀德,山东夏津县夏津镇人。1910年9月生,1931年12月随所在国民党二十六军参加江西宁都起义后编入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瑞金红军学校卫生所长、红军公略学校卫生科长。长征中先后任中央红色干部团卫生队长、红一方面军三十军卫生科长。其间,曾为生命垂危的红二方面军政治  相似文献   

16.
信息     
《传承》1996,(5)
信息横县举行革命纪念亭揭幕典礼活动1996年6月10日上午,横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平马镇,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革命纪念亭揭幕典礼和《杨烈革命战斗的一生》一书首发式活动。参加盛会的有原八支队部分老同志,区、地党史...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树勋(1898~1972)原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会长官兼新八军军长,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军长。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率部在邯郸起义。高树勋是在解放战争中首位起义的国民党将领。1945年12月1 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中写道:"须从国民党军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  相似文献   

18.
七七工作团在桐柏桐柏县委统战部提起七七工作团,老辈的桐柏人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支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于桐柏老区的红色劲旅。“七·七事变”后,在芦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九师扩编为军级建制,为纪念七七抗战,定名为七十七军。这是一支正义...  相似文献   

19.
<正>92军起义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全部起义是与侯镜如的努力分不开的。92军起义是统一战线政策运用的结果,是国民党丧失人心的有力见证。侯镜如将军也在以后的岁月里,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积极为两岸和平解放做贡献。有学者认为侯镜如(1902—1994年,河南省永城人)是国民党中最大的红色卧底,作为共产党参加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作为国民党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先后指挥自己的嫡系部队第92军全部起义,在国民党将领中的确不多见。侯镜如这位中原大地上走出的黄埔一期将军,在历史  相似文献   

20.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我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地区集中9个纵队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它是解放战争以来山东战场“最硬的硬仗,最大的恶仗”(粟裕语)。在你死我活的三天搏斗中,华野参战将士在粟裕同志指挥下,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陈毅语),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及八十三师1个团共3.2万余人,击毙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开创了华东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