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法制新闻作为新闻自由的前沿阵地,同时也存在着与司法独立,公正的复杂博弈。而法制新闻报道究竟应当在当前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该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公正之间是进,是退,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论法制新闻的保护与规范。  相似文献   

2.
法制新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短短 2 0年 ,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 ,法制新闻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 ,是全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法制新闻已成为党的新闻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人才培养的滞后 ,由此而表现出 2 0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官司 ,法制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等等。法制新闻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处在法学与新闻学边缘的交叉地 ,亟需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新闻兼及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改善现状 ,建设这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3.
时效性是传统新闻报道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在当今各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及新兴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其时态特征的表现形式又并非传统单一的“新近发生”式,而是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和式样。本文仅以法制新闻为考察对象,就此进行分类阐释。它们主要包括:即时式法制报道,进行式法制报道,完成式法制报道,将来式法制报道以及回顾式法制报道等。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历史进程。诉讼法制现代化问题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考虑到制度性因素,以及思想意识因素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当代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障碍,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诉讼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新闻,一方面它担负着新闻的职能,即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与其他类型新闻不同的是,它还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法制思考,不能仅仅满足于案情介绍和判决结果的报道,同时还担负着普及法制知识的重任。本文借用《南方周末》邱兴华案报道为文本来解读法制新闻的特点和采写要求。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究其实质是要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而实现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跃进既是这一时代的深刻特征,也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应有之义。本文拟就在简要分析西方法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就我国法制现代化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法制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办为标志,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新闻监督职能的不断加强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至上世纪末,全国法制类新闻报刊已发展到200余家.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每年编发各类法制新闻稿件高达数百万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制新闻学研究已有30年历史,本文主要收集了近5年关于法制新闻研究的成果和活动事件,旨在通过整理归纳分析法制新闻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香港基本法是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基本法律。作为基本法律,它在制定、内容、结构、解释和效力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特点。香港基本法对当代中国法制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它在当代中国法制的立法制度、渊源制度、法律体系、司法制度、法律适用制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变化。不仅如此,香港基本法的实施既对中国法理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中国法理学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吴卫 《法制与社会》2011,(20):174-17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法制类新闻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采访的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对案件庭审的报道,如何把握好庭审报道,让法庭审判的通过媒体的报道进行延伸和传递,让更多的人通过庭审了解司法工作、学习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是当下各类媒体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法制现代化驶进快车道的今天,对儒家政治哲学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传统儒家政治哲学有一定的糟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但其中也不乏理性和智慧,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杨凯 《法学》2022,(2):3-20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地方立法例中,均集中体现出对公共法律服务基本概念和调整范围的反思与分歧,为此亟待厘清公共法律服务应然规范构造理论,这是未来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全国统一立法的法学理论基础。公共法律服务专门立法在整个公共法律服务规范体系中具有纲领性地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实践不仅具备基本服务与非基本服务二元结构架构特征,而且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元和多维架构的本质特征。现有二元规范构造理论已经不能全面解释和解构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发展的全样本和多维度、多元化样态,只有建构多元化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规范体系才能根本解决现有公共法律服务地方立法例实践及理论研究中出现的关于基本概念、规范类型、规范属性、调整方式、权利属性等诸多基本争议,从而确定公共法律服务的权利义务主体、事项范围、模式与程序、标准与评价指标、监督管理等主要体系建构的基本规范要素,进而归纳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立法规范构造的本质特征,为将来形成区域协同一体化立法或全国统一立法提供立法规范要素的基本构造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呼应性报道是近年来法制新闻颇有成效的一种创新。它可以按内容、体裁、报道时间分成各种类型。它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于:增强法律威信,树立良好形象;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增强震慑力,预防违法犯罪;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信心。搞好呼应性报道应注意呼应及时,恰当,重点突出,采编结合,争取司法机关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14.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10,8(1):40-46
尽管举报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办理腐败案件的主要来源和渠道,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腐败案件举报制度的实施陷入了困境,主要体现在:打击报复举报人现象屡禁不止;泄密现象严重;举报线索成案率偏低;多头举报现象严重;举报线索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等。走出困境,需要加强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建设;强化举报线索的保密工作;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惩治打击报复行为;提高举报线索的查处效率;大力开展举报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立法法》首次提出地方性事务概念,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缺乏对其进行法律意义上的进一步界定,理论上也未见相关研究。地方性事务是指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应由地方立法机关予以立法调整的事务。目前法律和行政法规主要采取垂直式的权限分配方式,使得中央事务与地方性事务缺乏明确区分。可以综合采取事务所涉及的利益范围、事务的实施范围和事务性质三个标准判断地方性事务,并进行初步列举。  相似文献   

16.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环境损害问题上追究国家责任的不可行性 ,使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私法化趋势已多年。但是 ,由于国际法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囿于传统的法律模式和思维方法 ,对这一问题的法律阐释和编纂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最近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报告才突破了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对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的内容和法学方法论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对发展国际环境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患法律关系性质的界定是正确理解法律、适用法律的基础。我国相关学说虽然多,但仅仅是站在某一个立场,或以某一现象为基础,难免会有失偏颇。理论界的研究尚欠深入,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文章从法学的角度论证,医患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是民事法律关系,它不属于民事合同关系,而与侵权责任关系有相似,但由于医学科学和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它应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Evolving technologies have created many exciting opportunities to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legal information, and to facilitate the organiz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almost all legal issues, increased access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urces in electronic format across jurisdictional lines has been a welcomed development by academics, lawye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tities, and others. However, the myriad of legal systems and approaches to maintaining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records has led to a host of challenges in regard to coherent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legal information. Focusing on development of leg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will open with a summary of the exciting current and emerg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legal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in th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of cases, statutes, regulations and other critical resources. The paper will then analyze corresponding challenges, including authenticity, accuracy, currency and consistency. The analysis will include discussion of the varying quality of leg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oliferating in the Internet, as well as the host of issues surrounding electronic publishing of legal information by government entities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manner in which emerging technologies can enhance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legal information and strengthen legal systems in both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jurisdictions.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法律道德主义者认为国家对道德事务享有判断权,并且在必要时为了保护社会可以动用法律限制公民的道德自由。然而该理论却无法回应"道德民粹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法律道德主义理论尽管精致,但仍然面临着"帕累托挑战"和"权衡难题"。有关法律道德主义的主要争议并不在于道德是否能够入法,而在于其入法的限度和具体方式。中国的立法、执法及司法的各阶段中均存在着不尽相同的法律道德主义形态,隐藏于其背后的"道德的法律强制"值得警惕,我们无法一劳永逸地确定出一条自由社会的道德底线,而注重各种价值之间的权衡却实属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对隐性采访合法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莉  田丽艳 《行政与法》2005,(11):64-65
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隐性采访很受新闻记者的青眯。社会和广大公众对隐性采访也持认可态度。但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由此形成的观点反差较大,而且尚无定论。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的健全及新闻立法,隐性采访完全可以有条件的获得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