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就业弹性、产业偏离度、不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19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己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GDP弹性、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2)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趋缓,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3)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业、房地产业及新兴的服务业将成为吸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2.
运用VAR方法,选取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只存在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的单向因果关系,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尚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3.
从有效就业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无效就业人员,有效就业率低,是奥肯定律失效的微观原因。对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表明: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性。Granger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之间存在双向Grange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了有效就业的增长;有效就业的增加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选取1978-2005年的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基尼系数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并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继而建立V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最后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劳动需求的多因素模型,对转型期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结果显示: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速度、实际工资是影响转型期中国就业的主要因素;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实际工资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及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学评论》一九八三年第一期载程康彦同志《略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文(以下简称《程文》),提出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指"人所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本人对此不敢苛同,提出己见与程康彦同志商榷.所谓因果关系,就是原因和结果这对哲学范畴之间的关系,它是指这两种客观存在着的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一种现象的存在,对另一种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997年以来运输通讯、旅游和金融保险三个代表性的服务部门吸引外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FDI流入对不同部门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流入对于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的旅游行业具有负面效应,而对出口能力较差的金融行业出口具有正面效应。因而本文认为FDI流入并不一定促进服务业的出口竞争能力,所以在服务业引进外资时应区别对待,应将资金引向缺乏竞争优势的部门。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文献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影响全球的FDI决策,但是,没有实证结果能确定这种影响的总体强度。为确定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FDI的实际影响,选取我国1987-2004年的FDI时间序列相关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验证了知识产权保护与FDI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与市场规模和工资水平相比,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表明我国近20年来吸引FDI的更主要因素是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数量正在逐年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到本乡镇企业的流动,以及省际之间的流动对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大幅度收缩,第二产业小幅收缩,第三产业则强力扩张。其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其中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大,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最小。沪苏浙三省市第一产业相对规模收缩和第三产业相对规模扩张的幅度均比较大,但在第二产业相对规模上,上海市大幅度下降,江苏省基本持平,浙江省小幅度扩张。上海市相对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弹性最大,江苏省最小,浙江省则介于二者之间。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仍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以继续维持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Theoret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owever, only a few available empirical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is relationship simultaneously. Using country level panel data from 55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1980–2011 perio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human capital.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simultaneous equations fixed effect estimation, reveals significant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DI, which suggests that FDI and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policies need to be coordinated. FDI-led economic growth models may not be entirely suitable for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aiming to replicate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and China unless attention is also paid to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through increased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相似文献   

12.
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是世界各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保生活的功能不足、促就业的功能不强、防失业的功能缺失等缺陷。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应该逐步增强其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功能、完善其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充分发挥其预防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转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这种现象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就劳动力转移进城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作用以及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梁平  陈奎 《河北法学》2007,25(8):59-63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会愈加明显.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是今后的一项重大课题.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此举无疑为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中缺乏法律保障之背景,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合同法保护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肖云  郭峰 《行政与法》2004,(12):55-57
培育良好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其就业能力,保证农民工充分高品质就业是当前我国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化建设关键所在,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重庆为例,通过对就业环境和就业能力的分析并提出相关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晓琳 《河北法学》2005,23(5):66-69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农民就业权保护的宪法基础。但农民真正实行就业平等权还存在现有法律制度、社会等级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障碍。应通过制定无差别就业政策、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完善诉讼制度、将在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促进平等就业的机构来加强农民就业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准确把握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是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和人事制度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虽对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有所涉及,但很模糊,没有真正明确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聘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聘用合同法制,明确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制定《聘用合同条例》,并加强相关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陈源 《行政与法》2005,(8):69-70
就业问题是涉及千家万户及国家安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从分析我国目前就业状况入手,阐述了出现失业的主要类型及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品广 《北方法学》2011,5(6):151-157
反垄断法上的效率抗辩,是指经营者通过证明集中的效率效果足以抵消或超过反竞争效果而取得反垄断法豁免。在效率抗辩的适用上,世界范围内存在抵消分析、一体分析和混合分析三种模式。基于我国国情和《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更宜采用混合分析模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借助相应措施克服效率抗辩本身的不确定性,提高制度运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