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标 《湖湘论坛》2009,22(2):5-8,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现实的人也即是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走向大众化。也要求大众化。“大众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诠释与传播技术,它更从现实性、主体性、革命性、民族性、当代性等多重维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著述中 ,唯有“类”的人性观点更接近人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本性。基于此 ,人才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 ,成为自由、自觉的“类存在”。人类发展史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发展史 ,应该被理解为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发展的历史。人类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要求我们反思和确证人的“类本性” ,理解与把握“类意识”生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类哲学”正是追寻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科学本性要求人们用科学态度研究它,看到它是人类的理性诉求,是价值社会主义与制度社会主义的科学统一;围绕价值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动态相互规定结构,展示了社会主义在辩证否定中不断升华的过程;现实中国社会主义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原则、结构性协调原则、适应性效率原则,体现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三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真正坚守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蔡贤军 《传承》2007,(7):28-29
唯物辩证法具有革命批判的本质,体现了深刻的创新精神。唯物辩证法作为发展观、逻辑和认识论的统一,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革命本性,以及人类认识通过实践、以否定的形式不断"逼近"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创新本质。它是迄今为止最深刻最丰富的发展思想,也为认识的不断前进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论文本性     
马焕军 《求索》2008,(2):171-173
本文讨论了文本性问题。本文指出,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右,内在的文学和作品观念遭到了质疑,随着文学研究内在模式和外在模式的结合,文本的概念得以确立,文本性也就占据着文学研究的中心位置,文本性就是指文本的生产性。巴特、克里斯蒂娃和德里达都认为,文本自身就具有一种生产力,文本的生产性存在于文本与文本之间,它们是一种互文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畅 《探索与争鸣》2024,(1):100-111+179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政治的真实本性在于人民性,即人民统治和治理社会,具体体现为人民为了自身的幸福,运用法律统治社会,并授权其代表在法律范围内依据法律治理社会的社会管理活动。政治是在人类基本共同体日益复杂化的条件下伴随国家出现的,它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凭借以暴力机器为后盾的公共权力对社会实行治理的活动及其方式。到目前为止的政治都是统治阶级以国家为载体实现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政治必定与国家相伴随,更不意味着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治的真实本性。政治本性源自社会本性,而社会本性源自人类本性,人类本性则是与万物相通的。社会本性是政治本性的直接基础,人类本性则是政治本性的深层根基。  相似文献   

7.
周敏丹  颜丽娟 《人民论坛》2011,(12):182-183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势必会威胁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力,弱化核心价值的社会功能,价值哲学研究由此而兴起。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审视价值哲学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透视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势必会威胁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力,弱化核心价值的社会功能,价值哲学研究由此而兴起。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审视价值哲学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透视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概念,"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劳动概念,继承了黑格尔劳动概念中的合理成分,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劳动观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和超越。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劳动观的变革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劳动观的基本内涵,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正是新时代与劳动、与劳动人民紧密结合的理论成果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强大的生命力,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研究社会和谐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和谐的根源不能抛弃人的因素,也不能离开实践过程,在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不断提高实践自觉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1.
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卜炜玮  成昀 《思想战线》2005,31(4):129-131
21世纪是信息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人们对信息及其本质还存在不同认识,现有的信息定义均有不足之处。信息的哲学本质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信息是客观实在的,信息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显示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客观属性,信息是物质间接存在性的标志,信息是物质自身显示自身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危害性作为一个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政治性的概念 ,继续作为犯罪的本质而存在于刑法学之中是不合适的。通过对哲学上“本质”这一范畴的考察 ,可以得出结论 ,刑事违法性才是犯罪的本质。判定刑事违法性的过程 ,从犯罪构成角度讲 ,也是对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认定过程。将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本质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治安本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词源和古籍考证的角度开始对治安的本质进行探究,治安实质上是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治理和控制;从韩非对治安的论述开始,广义的治安的含义并未改变。治安事实上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是由对社会的暴力统治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的。国家依靠物质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的概念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法律人类学方法,结合田野工作的经验与感受,对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性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着重强调指出民族习惯法所具有社会性、乡土性、伦理性、民主性等特征,这对中国的法治建设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完善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司春燕 《桂海论丛》2007,23(2):91-93
社会法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对预防和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蔓延此类社会问题之呼唤,社会法的目的就在于对贫者与弱者提供法律上稳定的补给、救助与支援。消费法律关系是具有社会法属性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无力调整实质上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行_政法与经济法的调整也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最大保护,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应当由社会法调整。  相似文献   

16.
在保持和实践先进性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思想理论基础;赋予时代内涵是活力所在;实践“三个代表”是根本途径;加强自身建设是根本保证;构筑保障体系是重要举措;保持党的先进性,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党的统一战线以新的使命。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各种力量相互合作的多样性统一、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统一和各种功能相互促进的多样性统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治改造在监狱“五大改造”新格局中占据统摄地位。监狱强调以政治改造为统领,对当下我国监狱改造模式的转型升级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政治改造,既涉及罪犯本人,也考量监狱职能的实现,更关乎法治的运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其哲学价值在于:一是修复罪犯的反社会性;二是实现监狱属性的归回;三是回应广大人民的期盼。在监狱的运作层面,必须把握和设计好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三个教学范畴,以增强政治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区警务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区警务”的英文全称是Community orientedPolicing ,中文直译为“社区导向警务” ;细加分析 ,可译为“共同 (开展 )治安工作”。对于社区警务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是“治安需求”论。我国的社区警务 ,在观念上要解决社会治安、警务工作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以谁为主的问题 ;在工作内容上要处理好公安 (治安 )业务与为民服务的关系 ;在任务部署上要解决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问题 ;在警力配置上要做到相对固定与机动调整相结合 ;在目标考核上要以“群众满意”为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20.
司法警官教育的基本性质、基本特点和主要任务取决于司法警官职业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司法警官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一种特殊的法律纪律教育,一种特殊的医师(即社会医学)教育,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一种特殊的强制管理教育。司法警官教育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解决做人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做事问题等三个层面。当前司法警官教育中存在两个基本矛盾。司法警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多样化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