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八桂侨刊》2005,(2):1-1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关于我国目前分配秩序的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的社会公平是由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基本内容组成的一个体系,要通过建立社会公平调节机制来实现.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收入分配状况通常是人们评价社会是否公平的依据和标准.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出现分化,这就要按照合理调节收入差距的要求和中央的部署,整顿我国目前的分配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分配的机制,而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07,(3):11-11
美国:美国虽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其贫富差别仍十分巨大,只是贫富阶层对立状况并不明显,社会相对稳定。这是美国重视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和努力实现社会公正的结果。美国调节社会分配的制度化建设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美国政府建立了一套较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尽量确保社会分配公平。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征收的一个最普遍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美国政府一直注重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税收制度,采用较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政策,采取多收入、多交税。少收入、少交税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最初,为了反对“平均主义”与“大锅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适时地提了出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已逐步意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它们的关系。人们还逐步认识到:绝对平均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它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实质上损害了贡献较大者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5.
汤文华  段艳丰  刘小进 《前沿》2013,(15):95-97
实现财富价值是人们的理想.市场经济奉行功利主义逻辑,结果引致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克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贫富分化的有效办法是采取公平分配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实行企业剩余分享制.  相似文献   

6.
秦海霞 《小康》2006,(11):17-20
社会不公成为不快乐第一诱因《小康》本次调查发现,引起人们不快乐的因素中,“社会不公平,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一选项名列第一,在6464投票总数中占据了1180票,占18.25%。“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导致心理不平衡”紧随其后,名列第二,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不公平以及贫富悬殊过大已经成为国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具体表现在,目前的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绪,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和谐企业的基本价值。一个和谐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企业,只有维护企业公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收入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别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寻找多种途径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即以发展来促进公平;从思想上更加关注公平;以制度来保障公平;从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来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9.
和是"和谐"。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和是"公平"。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分强弱、贫富、亲疏,都需要公平对待。和是"友爱"。世界的力量构成,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和"就是要互为依存,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平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纵观历史发展进程,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继强 《前进》2005,(5):14-15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并不完全能够走向一致和协调,现在仅仅关心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远远不够,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和“二律背反”关系。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中功利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罗尔斯主义“收入分配公平观”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应为我国所批判地借鉴。在现阶段,要较好地解决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中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必须要弄清当前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特征、现状、成因、后果等及需要采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社会制度以及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受公平效率观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的时代主旨.这一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需要从条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三个层次进行科学调节和统筹.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贫富常交战”。穷与富是一对古老的矛盾,也是一对现实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处理穷与富的历史。穷与富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丧失和谐。今年“两会”之前有媒体调查。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排列在群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首。而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最多的话题。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而贫困与土地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民而言,土地是生计之本,是财富之源,无地、失地无疑有切肤之痛,一本城市户口簿抵得了一亩三分地吗?本期特别关注,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关于“扶贫”和“土地”的检查工作切入,关注贫困,关注土地,更关注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胡穗 《湖湘论坛》2006,19(1):6-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构建这一方面的和谐,主要依靠政府运用公共政策来推进。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协调过程中,能否实现利益和资源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得到公平、合理、有效的协调和配置,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能否主张公平。公共政策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推进器。第一,能促进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关于利益分配合理与否主观共识的形成。公平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的主观认可。公…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特征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加大收入分配的差距的效应;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不合理性本身加大了贫富的差距,由此导致的就业难又使原本已经很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资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有不良影响,造成了就业弱势群体,进而影响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增加劳动者收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1]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第一的理念。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劳动者收入,逐步缩小贫富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公平的体系构成与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干 《新东方》2005,(10):35-38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平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一、社会公平的体系构成 公平,是不偏袒一方的意思。管子说:“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墨子的理想社会的方案是“兼相爱”、“爱无差等”。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少不了公平。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黄金发展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对头,就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最终建成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橄  相似文献   

19.
胡尘 《当代广西》2005,(6):17-17
腐败是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为腐败所首先侵害的,正是作为和谐社会基石的公平与正义原则。腐败就像是一个存在于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冲突。因此,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唐晓嵩 《中国保安》2014,(12):49-50
现代社会分工细密,每个人都可能归属于某个职业群体。尽管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职业分工不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类的说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着对职业高低之分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是职业的社会评价。影响职业社会淖价的因素有很多,如知名度、收入、社会地位、曝光度等。根据人们现有的评价标准,有的职业光彩照人、受人尊重,社会淖价相对较高;有的职业相对沉默,缺乏关注,社会评价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