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立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对依法治国、加快法治国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表明了新一代党的中共领导集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带领我们迈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把“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全党运用邓小平理论对历史经验进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决定。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无疑,依法治国将是我国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时一以贯之的重要方针,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任务。因此,坚持依法治国来不得半点敷衍塞责,更不能轰轰烈烈走过场,而必须认认真真求实效。  相似文献   

4.
正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制定"路线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  相似文献   

5.
<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法治在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并把全面依法治国提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开启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本期特别策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7,(23)
正法治,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7.
肖扬 《求是》1996,(1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反复强调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地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8.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工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工会组织覆盖面广,会员遍布各行各业,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会,依法治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向全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施战略目标的决定因素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如果没有很强的法制观念,法治国家是断然建立不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科学执政的重要内容,同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行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关键,是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文婷 《世纪桥》2002,(1):19-2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依法治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一种治国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它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我们党之所以把依法治国提到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样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这是因为: 第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  相似文献   

13.
施新州 《党课参考》2023,(Z1):170-179
<正>学原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奋斗目标。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明确了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则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的层面。在构建法治国家的诸多要素中,文化要素是重要的一环,起根本性作用。法治文化的弘扬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要求强化法治意识焦秀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坚持用依法治国思想建设国家,明确指出:"假如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1](P188)列宁依法治国思想丰富,对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斯大林主义、苏联解体等诸多因素影响,列宁依法治国思想一直被误解。其实,以科学的态度完善和深层挖掘列宁的依法治国思想,就会明白其中的真谛,在赋予时代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概念 ,要求我们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两个行为规范体系 ,其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即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依法治国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二者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 ,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 ,总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以“三个代表”为根本标准和行动指南。具体来说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体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优势;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