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在华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战。这一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战役中我军对华北之敌实施战略、战役分割包围,分别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守敌接受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军举行起义。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战役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2.
解放天津     
解放天津(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李宪科解放天津是平津战役中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仗。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反攻。当时,国民党在华北地区还保留了44个师约50多万人的兵力,由傅作义指挥,以继续支撑华北地区残局,掩护长江...  相似文献   

3.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制造借口突然袭击当地中国驻军,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接着日军30万兵力大举向华北地区进犯。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遭到的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3个月内击败国民党中央军,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立即  相似文献   

4.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大批特务组织、单线情报员和秘密联络员有计划地潜伏下来,妄图在北平解放后长期与人民政府周旋,梦想东山再起。北平解放后(1949年  相似文献   

5.
正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策动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是党领导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完成对北平的包围后,为争取和平解放,在国民党军欲战无力、欲逃无路的情形下,仍然一再推迟进攻时间。在地下党员实施一系列策反工作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最终选择了和平道路,使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也使百万北平人民免遭涂炭。  相似文献   

6.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  相似文献   

7.
1948年12月31日,党中央任命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第一副书记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及市长。毛泽东在西柏坡亲自找叶剑英等谈话,嘱咐他们在接管北平的同时,要认真筹划好党中央移驻北平的工作。在当时全国尚未解放,天上有国民党飞机袭扰、地面上有国民党特务活动的情况下,将党中央领导及其机关从西柏坡迁至北平,确实是一件极为重大和艰巨的事。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夕的北平古城.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北方的最大堡垒,东北、华北各地的军政要员、特务、溃败的散兵游勇以及封建军阀、官僚政客、土豪劣绅、流氓地痞等陆续汇聚到了这里。辽沈战役胜利后,我人民解放军迅速入关.会同华北部队对平、津形成分隔包围之势。北平之敌已成惊弓之鸟,一些国民党军政大员纷纷携眷南逃。但也有国民党部队在调兵遣将修筑工事.准备凭借城池与我军决战。为了及时掌握敌情.尽快解放北平.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国民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电信局的地下党组织团结、教育广大职工,并在进步职工中积极发展党员,领导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为冲破国民党统治和推动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韩兢 《世纪风采》2008,(3):23-24
1994年2月,我去澳门看望原国民党军将领吕文贞先生。 吕文贞是先严韩练成在同防研究院时期的好友,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第十一战区参谋长、华北受降区北平前线指挥所主任、北平行营参谋长等职,陆军中将。1990年,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第一支飞行队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空军随时可能对北平进行骚扰和轰炸。为了确保定于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中央决定建立一支飞行队,负责北平的空中安全。遵照中央的指示,飞行队于194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队。这个飞行队的队长由徐兆文担任,政治委员是王平阳,飞行员大部分为驾机起义的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少部分为东北老航校受过双发飞机训练的飞行员。作战指挥和飞行训练…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当年,新华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连续报道,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进程。近日,笔者查阅了中共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载的新华社报道,梳理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10,(5):54-55
抗战前,薄一波被国民党逮捕,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南京曾拟立即枪毙薄一波等12名重犯。可是.华北国民党当局却没有执行。  相似文献   

16.
奔向解放区——演剧二队撤离北平亲历记刘正言编者按1948年初秋的北平,发生了一件令当局震惊的事:国民党国防部直属军中演剧二队在一夜之间神秘地失踪了。这个演剧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在武汉指示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同...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驻地确定在香山,首先是为了确保安全,保证中共中央机关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的安全。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反动势力的残余未能一下子扫除干净。北平又是国民党北方的第一大城市,东北、华北等地的特务大都潜伏于此,因此,北平的敌情相当复杂。香山距城里较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束侵略的斗争史上,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邹韬奋是“一二·九”运动的大力宣传者和热情支持者。 1935年12月9日,为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责,北平一些大中学校6000余爱国学生冒着严寒,冲破国民党军警重重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北平当局请愿,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六项要求。当这些要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月,蒋介石得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开除邓宝珊的国民党党籍,并予以通缉。邓宝珊是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一封疆大吏,在当时国民党军事上十分吃紧,正是用人之际,何以至此?  相似文献   

20.
十五、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西安事变后,全国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是全国要求抗日的力量日益增长,北平和全国各地学生爱国运动更加发展;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和各地受其指使的反动势力,加紧了对学生爱国运动的压迫与限制。这种情况,在北平许多学校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