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政党制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热潮。通过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掌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世界维度所呈现的逻辑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必然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在研究中坚持世界政党制度的“比较视野”,从改革实际出发,经过有效地鉴别筛选,为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提供一个可供遵循的参照。比较方法在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为制度特点、优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论据,使论证更加鲜活饱满。  相似文献   

3.
一 当今世界政党制度形态各异,有无产阶级政党制度,有民族主义政党制度,有资产阶级政党制。在基本类型上,可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度。目前世界各国比较成熟和稳定并能发挥较大作用的政党有1000多个。它们以各种方式组织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直接影响或掌握着国家机器,在社会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政治可以理解为政党政治。与此相适应,以确立政党地位、规约政党行为、调节政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政党制度也已成为各国政治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性质上,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民族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本质区别;在形式及具体运行机制上,它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亦有差异。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权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齐卫平 《红旗文稿》2012,(16):14-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着重大意义。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政党制度既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又肯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明显不同于西方的一党制、两党制及多党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是历史、经济基础和国体等决定的结果,西方的政党制度在我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政党学说和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以及中国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这些思想和观点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加强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降瑞峰 《新视野》2013,(3):47-50
政党政治的协调有序发展既根植于政党的实际运作,也需要政党理论的有力支撑。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政党理论的创新,实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在"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要在吸收借鉴西方政党理论的基础上,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在政党领域探索的学术成果,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各民主党派的组织经验。在政党制度建设的实践层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下大力气展开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极为关键的是要从制度上构建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实现廉洁执政、依法执政和有效执政。同时,要给予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更大的政治空间,进一步发展各参政党参政、问政、议政,实现政党监督等基本政治功能,更大程度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建设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借鉴中外政党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实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多次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从而为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现就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项基本要求。江泽民多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牢牢把握三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随着世界政党政治环境变化和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面临诸多挑战,这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客观根据和内在要求。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奠定的基础和条件,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需要自觉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坚持正确方针原则、完善运行机制,发挥和拓展功能、完善和优化结构,培育民主和谐氛围、增强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新型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以及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党心理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主动的政党心理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政党心理可以概括为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目标追求、积极的规律探索和积极的变革创新等四个方面,它们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持积极主动的政党心理,积极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成为全党的共识.而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则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党的制度建设的探索进程,不仅可以深刻把握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新布局新要求,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毛泽东同志60年前的谆谆教导至今仍然颇感亲切,教益良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仍然必须拿起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用好这个鼓舞斗志的精神武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重要的是理顺政治体系。目前参政党与其他政治体系的关系基本处于和谐状态,参政党参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在利益群体中发挥作用。但参政党参政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必须进一步理顺其与其他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不能脱离开政治文化背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建设的曲折就是因为忽视了自身的政治文化现状。中国的政治文化有民族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有马克思主义的和当代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国民主建设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政治文化,吸纳先进的政治文化,以文化为民主建设起点,使得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方竞争性政党体制下,政党之间除了激烈的竞争外,也存在着共识。共识是西方政党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党共识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政治、社会、文化、政党自身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西方政党的共识政治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是我们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在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的基础上 ,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理解《决定》精神 ,本刊特约请了几位在党建理论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撰文谈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的体会 ,将之辑为一个栏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力量源泉,调查研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科学决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论述言简意赅,蕴含深意。深刻理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西方政治科学新的理论体系,它是在对行为主义、理性选择分析理论和传统政治学制度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批判和继承,吸收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产生的。本文对众多学者认可的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分类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指出了对我国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