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读过一则关于兰花的故事。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了许多时间栽种兰花。一天,他外出云游,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他栽种的兰花。在禅师云游的日子,弟子们谨遵禅师的交代,细心照料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兰花散了一地。弟子们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很大、很美的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但是禅师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门徒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相似文献   

3.
独句真言:净土宗大师道绰心中的佛教正学 道绰(562~645),俗姓卫,并州汶水(今文水)人,也有人认为是并州晋阳人。14岁时,道绰离俗出家,宗师经论,心爱《大涅勃经》,反复钻研,颇有领会,后来弘传开讲,前后达24遍之多,深获信徒好评。后来,道绰又向并州蒙山开化寺慧瓒禅师学习空理,修持禅定。慧瓒禅师为人清约雅素,有大名,道绰受其影响,德业日进。  相似文献   

4.
雪窦禅师是宋朝的著名僧人。他虽出家于成都晋安院,但特别喜欢云游四方,并在途中感悟自然、书写禅意。  相似文献   

5.
路琰 《人事天地》2008,(9):28-29
周国平不喜欢热闹,也不懂应酬。他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所以总有人问他: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在何方?周国平只能笑答:“对生命的终极追索哪里会有标准答案呢。”  相似文献   

6.
<正>唐代龙潭禅师出家前是个卖饼少年,天寒无处栖身,道悟禅师准许他借宿寺旁小屋。为了表达谢意,少年龙潭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禅师总要回赠一个,并祝福他子孙繁盛。少年龙潭实在不解,终于有一天向道悟禅师询问缘由,禅师答:"你送来的饼,我还送你有什么不妥?"刹那间,龙潭豁然开悟: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广漠无垠的天地间,爱是你我、爱是你们我们最温暖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党际和谐与党际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人说,因为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既然是“自古以来”的追求,那么,党为什么不在以前,而是在现在要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有人说,因为现在是中国的转型时期,是各类不和谐的社会矛  相似文献   

8.
一个老话题,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走近不了世界杯,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素质问题。于是有人支招,从娃娃抓起。还有一个老话题,说中国人体质不如有的国家的人,于是,有人提出,中国孩子每天要喝一杯牛奶。  相似文献   

9.
正元代著名高僧明本禅师曾任杭州天目山禅宗寺住持。有一年秋天,他到院中散步,只见小徒弟正愁眉苦脸地扫着落叶。明本禅师知道,在秋天时扫落叶确实是一件苦差事,稍一起风,树叶就随风飘落,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于是他故意走过去问小徒弟:"你为什么眉头紧锁还连连叹息呀?"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行业聚会上,几个老板交流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在谈起他手下的三个员工时,颇为光火,发誓要将他们炒掉。另一位老板十分好奇,问:他们到底有什么错?“三个人都不成才。一个整日里杞人忧天,怕这怕那,总担心公司会出事;一个每天四处抱怨,吹毛求疵;还有一个不忠于职守,爱在外面闲荡。”第二个老板听后,略加思索,说:给你一个方便,把这三个人“发配”到我那儿去吧。第二个老板替那三个人重新分配了工作:让担心出事的人负责安全保卫;让喜欢挑剔的人担任公司质检部门总监;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文化的崛起开始。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就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处理矛盾。对内而言,要着力实现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诸多要素的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以及共同发展,需要着力建设生态文化和诚信文化。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现着文化的共性。对外而言,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处理好文化变迁与文化民族性的延续问题,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追求的同时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彰显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2.
“我很愿意和两个学院的教授、副教授、院长、副院长发生工作联系,互相帮助,以便把外语事业、外交干部的培养工作搞得更好。”“大学就是搞基础知识。搞好基础知识,然后专门化,基础知识搞不好,怎么专门化?发音发不好,怎么能学好外语?只有死功夫,笨功夫。不能有什么跃进的,就是要死记、死读。记五、六千生字,突破文法。有人问欧阳修写文章的秘诀,欧阳修回答:“只有多读、多看、多写。”我们学外语也同样如此。要天天习作,多读,多看,要背熟。”  相似文献   

13.
正一身劳动监察员制服,一路做事风风火火,一办案件有条不紊,许多农民工兄弟都喜欢叫她"陈姐",她,就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陈美杏。"人讲良心,就会有公平正义"陈美杏长年工作在基层一线,既要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又要保障企业的权益,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和同事。别人问她如何平衡这种利害关系,她说:"人讲良心,就会有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颜色 《人事天地》2009,(26):3-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年9月10日是第25个教师节。如果重新给职场人一个机会,多少职场人愿意转行做老师?多少忙碌的职场人还记得在这个节日给老师送去祝福?职场人愿意或不愿意做老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某知名人才网站调查,4000一名受调查人中有七成左右职场白领向往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15.
信仰的力量     
一部并未大肆炒作的电视剧《潜伏》,近来颇受欢迎。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55.1%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还有32.4%的人,看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钢铁纪律。  相似文献   

16.
一、卖淫的成因卖淫的成因有以下几种。1.没有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念倒置。我们对100名卖淫者调查,90%的人没有正确的人生目的和道德观念,缺乏远大理想和追求。她们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才活得有意义。她们认为:啥理想不理想,对我有利就想,大利我大想,小利我小想,没利我不想。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和穿戴,为了尽情享受。有人说卖淫是不道德行为,是很耻辱的,是很丢人的,那有啥道德不道德、丢人不丢人,我一不偷,二不抢,两厢情愿有啥不道德,有啥丢人?这些人多数文化水平低、没知识,她们陷入泥坑后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哲学家阿卜·日·法拉兹曾经说过:“有人问哲学家:“什么样的人算得上聪明?”他回答:“竭尽全力向可能达到的目标进攻”。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演讲时却宜称要“尽全力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即用10亿美元,购买联合国的会员国资格。  相似文献   

18.
温暖的手     
正宋朝时,邯郸爆台寺有个云水禅师,他是个瞎子。有几个调皮的年轻人在附近的村子外装神弄鬼,一时间,闹鬼的传言传遍了附近好几个村落,搞得人心惶惶。云水禅师当然不相信世界上有鬼,就在一个傍晚时分来到那里打算彻夜坐禅,以消除人们心头的顾虑。那几个小伙子一看,这个双目失明的云水禅师到这里坐禅,纷纷窃笑,打算要好好地整整他。于是在半夜时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当今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许多人都会说:“人才!”  相似文献   

20.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