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胡锦涛同志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9月的十个月左右时间里两次在国际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要求,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脉相承。那么,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到底是什么,其约束条件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发展、现实环境、未来要求、国际背景上看,倡导包容性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公正性增长、和谐共生增长、共享式增长是理解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要素。践行包容性增长核心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难点在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开发人力资本和实施充分就业,国际责任在于实施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一脉相承,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胡锦涛在国际场合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环境的新把握、发展内涵的新拓展、发展路径的新探索、发展意义的新思考。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必将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12,(10):55
9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尹蔚民代表部党组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尹蔚民要求,一是要坚持把巩固发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思想  相似文献   

5.
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企业而言,倡导包容性增长能够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胜利油田是一个拥有50万职工家属的特大型国企,要坚持科学和谐发展,实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愿景,也必须遵循包容性增长理念。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增长实现与否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但只有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才能对我国的包容性增长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如何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本文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梳理,主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尝试建立一个评价包容性增长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述评了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在国家发展与繁荣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制度是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包容性经济与政治制度一旦确立,便会趋向产生正反馈;攫取性制度则会诱致恶性循环,无约束的权力、严重收入不公和政治博弈中的潜在障碍会减缓经济增长。虽然历史节点在国家建立包容性制度中作用很大,但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与相对分权的政治制度、渐进性的良性循环改革会使社会更进一步接近包容性制度。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制度决定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能够促进国家繁荣的制度因素,对我们洞悉应该如何夯实包容性增长的政治经济基础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总量与人民幸福指数的协调增长。包容性增长坚持马克思主义,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包容性增长是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完成国内经济社会第二次转型的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包容性转变,需要推动和平外交,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等。  相似文献   

9.
宗合 《人事天地》2011,(4):10-12
加快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最核心的是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深圳卫视记者提问时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社会救助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需对其进行科学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包容性增长需求。本文论述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并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阐述社会救助体系优化的重要意义,找出我国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3,(1):56
正2012年12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出席开幕式,并向首批"外专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颁发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在开幕式致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约束条件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虽然对减少贫困是必须的,但并非是充分的。基于动态的结构性经济变革的可持续和平等增长,对于实质性的削减贫困是必需的;它能更快地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动态的结构性的一种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在我国应当受到重视。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脉相承。本文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的演进及科学内涵,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其实现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是指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以单纯经济增长为发展导向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包容性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平等、可持续的发展,是对单纯经济增长型发展的解构。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是致力于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统一战线工作理念与包容性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内在契合性。统一战线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着力点包括:统一战线工作范围适度扩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等新形式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统战工作;加强网络统战工作,促进“参与”和“共享”。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这是胡锦涛主席继去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以来,一年之内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科学、可持续的增长,是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相和谐的增长。"包容性增长"的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增长"是我国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概念。包容性增长的提出给我国民间组织,特别是区域内民间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应当从围绕共同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创设资源共享机制,实施深度融合;调整民间组织结构,达到平衡发展;扩大区域内外交流,共谋和谐发展等方面实现区域内民间组织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7.
包容性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增长,并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相和谐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是对科学发展观"人本精神"的进一步阐释,其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种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理念,二者统一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8.
财政分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而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诸多学者试图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来透析中国经济发展,但其基本上都是单纯从GDP的增长率来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跳出单纯GDP考察指标的视角,以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对中国的财政分权作用进行再衡量。采用SPSS的相关分析进行考量,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无益于促进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并进行了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考核指标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19日至9月23日,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2016年联合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立主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同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主席吉尔特·波科特、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IASIA)主席米歇尔·德·弗里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助理秘书长雷尼·芒第尔、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总干事罗莱特·罗瑞坦和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20.
论包容性增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的宽窄、保障水平的高低以及财政支出的多少等方面。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就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