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1,(1):6-6
近期,广西启动了第一批八桂学者岗位、自治区特聘专家岗位申报工作,从多个层面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隆重召开了第三次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会前,自治区党委、政府集中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3个配套政策文件。在这“1+3”文件中,设计了我区有史以来资助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两项制度:八桂学者制度和特聘专家制度。2010年12月起,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牵头,正式启动实施这两项制度。经过宣传发动,全区各地各单位累计上报了122个八桂学者设岗申请、186个特聘专家设岗申请。按照第一批选聘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各30名左右计算,设岗竞争指数约为4:1和6:l。经专家小组初评、评审委员会终评、人才协调小组审议并报经自治区党委同意,在我区有关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第一批设置广西大学“应用生物技术”等31个八桂学者岗位,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铝冶炼节能研究”等32个特聘专家岗位。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12,(7):1
<正>本刊讯(记者梁欢梁辉)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西公开选聘第二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的信息。经自治区党委同意,今年广西启动了第二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设岗申报工作。经过宣传发动,各地各单位累计上报了89个八桂学者设岗申请、164个特聘专家设岗申请。按照各设置20个左右的岗位计算,竞争指数约为4∶1和8∶1。经评  相似文献   

4.
李国君 《人事天地》2011,(6):I0001-I0001
2011年4月28日上午。广西召开公开选聘第一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新闻发布会。18家中央驻桂、广西主要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明主持,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在会上发布了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设置等相关信息。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陈大克、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等同志分别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们主要围绕应聘人选的条件要求及其需履行的岗位职责、广西将给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提供哪些资助和支持、选聘工作的组织机构将如何遵循“三公”原则广开视野选到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如何确保受聘专家学者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提问。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标志着广西公开选聘第一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3,(3):58-59
正本刊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第二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聘任人选名单的通知》(厅发〔2013〕3号),正式公布了广西聘任的27名第二批"八桂学者"、22名第二批"特聘专家"名单(见附表)。"八桂学者"每两年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一次,每轮聘期5年,实行动态管理。"特聘专家"岗位每年组织申报一次,每个  相似文献   

6.
上期本栏目刊发了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的相关报道和解读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对“1+3”人才政策文件(即《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的若千政策措施》三个配套文件),读者希望有进一步了解。本期我们继续约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1月14日,中共桂林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聘任仪式,正式聘任王德良等5名专家为桂林市首批漓江学者。桂林市首批漓江学者的设岗和招聘工作,于2012年3月底正式启动,6月上旬完成5个岗位设岗,6月下旬启动招聘工作。经过信息发布、组织报名、专家评审答辩、研究审定和向社会公示等招聘程序,评审产生了首批5位漓江学者拟聘人选。  相似文献   

8.
上期本栏目刊发了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的相关报道和解读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对"1+3"人才政策文件(即《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三个配套文件),读者希望有进一步了解。本期我们继续约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经自治区党委同意,广西决定于2010年12月开展第一批自治区特聘专家岗位设置申报工作。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本期我们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10,(28):26-27,28
9月19-20日,广西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会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三个配套文件。会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通报了近年来我区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有关情况以及未来我区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随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高校工委、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负责人就有关人才工作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1.
刘霞 《人事天地》2010,(20):42-43
一、特设岗位的基本定位从已有的实践操作上看,均将特设岗位定位于岗位而不是荣誉,换言之,特设岗位必须与实际的岗位工作相联系。目前对此类特设岗位的称呼根据职业习惯、任务或项目工作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现象。如"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还有以计划或项目名称的形式出现,如"长江学者"、"东方学者"等。  相似文献   

12.
一、特设岗位的基本定位 从已有的实践操作上看,均将特设岗位定位于岗位而不是荣誉,换言之,特设岗位必须与实际的岗位工作相联系.目前对此类特设岗位的称呼根据职业习惯、任务或项目工作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现象.如"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还有以计划或项目名称的形式出现,如"长江学者"、"东方学者"等.  相似文献   

13.
《人事天地》2013,(11):I0003-I0003
正近年来,桂林市多措并举集聚高端人才。目前,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近2000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居广西首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八桂学者"16名、自治区特聘专家9名、自治区优秀专家57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0余名、"漓江学者"5名,如"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三金药业邹节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电力电容器公司卢有盟,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千人计划"专家周国清等。  相似文献   

14.
《人事天地》2012,(8):45-46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更好地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有关规定,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决定,在我区有关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立第二批21个特聘专家岗位,连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6月18日,省委人才办在汉部署启动人才工作“六个一百”项目,将评选100个重点产业创新团队、100个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100个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00个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10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0名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才,进行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将提供100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招聘2013年应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此举将进一步缓解江西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据悉,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援助的重要措施,全省共计划提供100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招聘2013年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其中"三支一扶"岗位2500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岗位2551个、基  相似文献   

17.
不同招聘情境中人格测验作假的模式可能有所不同。先前研究较多关注岗位信息的影响,目前逐渐有学者认识到组织信息的重要性。在三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操纵岗位与组织文化信息,发现应聘者会表现出与招聘情境相适应的人格测验作假行为。具体而言,在应聘不同岗位或不同组织文化的工作时,应聘者对相匹配的人格特质的评分显著增加。理想员工形象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感知自我差距的调节作用在部分维度上出现,支持了图式采择模型。人-岗匹配与人-组织匹配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对个体的作假行为产生独立影响,其影响无法抵消或叠加。  相似文献   

18.
3月12日至15日,中共玉林市委、玉林市人民政府组织60多家企事业单位,携700多个招聘岗位,先后赴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举办急需紧缺人才招聘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人事天地》2011,(2):7-7
武汉市2011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近期正式启动,280多家事业单位,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00余名工作人员。 据了解,为满足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的需要,今年武汉市将进一步突出“考用一致”原则,重点考查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公共知识、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厦门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不论招聘编内还是编外大学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下工作人员岗位,都把卫生专业科目笔试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一关。我市:卫生专业招聘笔试的题型为选择题,一般由60道单选题和40道多选题等两种类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要求考生在120分钟之内解答完毕。这两种类型已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广泛应用,其标准答案明确,有利于客观、公平和公正地阅卷评分。几年来,我市共推出招聘岗位830个,举行56个专业科目统一笔试8场次,报考人员达3033名,笔试后按成绩从高到低和招聘岗位1:3比例推荐进入面试,受到了医疗卫生单位、应考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与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