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师德养成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着重探讨了师德养成的四个层次: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师德养成的底线要求;渊博的学识和永不停止的学术进取心是师德养成的重要环节;爱与尊重是师德养成的核心精神;“魅力权威”是师德养成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识人     
一天,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讲?”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问,而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说:“可我倒觉得此人很不错。”柏拉图说:“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老师也十分尊重,从没有过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见他搜出身上最后的一块钱丢进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事业并就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蕴含了指导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一是师德师风内涵的新拓展,强调要立“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崇高师德;要守“公德”,即精进学识素养,严循职业道德;要严“私德”,即常怀仁爱之心,涵养个人品格。二是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和遵循“四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三是开辟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路径。这些新的理论贡献也构成了新时代教师教育伦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平静外交”各方接受,使潘基文又成功连任了联合国秘书长。宣誓就职时.他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一句名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说,天道的安排总是有利于万物,而有德之人做事,也总是有所作为义不违背大势。这,正是他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点将台     
一是“心太软,下不了手”:在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中掺杂了过多的人情因素,人们往往认为:年轻党员犯点错误是难免的。如果将其处置出党,就断送了他的政治前程,感到可惜;年老党员干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让其“晚节”不保,于心不忍;下岗党员生活没有保障,再从组织上给予严肃处置,下不了手。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为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较为明确的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经过精心策划,我们设计了“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调查问卷”,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向郢 《人事天地》2007,(7):19-20
很多优秀的科学家看起来有点“迂”:他们不“左”也不“右”,能反抗也能妥协,不太在意别人评价是好是坏?他们的头脑里无所谓“左”和“右”,只存在一样东西——没有派性的科学;不务俗,是因为不太在意雅俗: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师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增强了师德建设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增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构建了师德建设的示范引领队伍、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了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罗曼·罗兰说过:“心为一切人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教师万良俊将这句话改写为“心为一切学生跳动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并立志做这样的教师。他从教19年来,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优良美德,高校师德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重点目标在于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几个方面,方法在于高校教师要率先垂范,寓德于教;热爱学生、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终身学习;言传身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等。  相似文献   

11.
维护职工会法权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维权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创建学习型团队,开拓工会维权新途径;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维护职工现实利益;加强师德建设,维护职工发展权益;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工会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12.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乃至生命。教书育人观念、学术文化氛围是师德建设之虚,教书育人环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之实。抓好高校师德建设要理清“虚”、“实”的关系,何时务“虚”,何时行“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的哲学创新,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不是在研究哲学问题中作出的,而是在应用哲学原理与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邓小平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启示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成功应用的前提;与现实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不搞争论”,在实践中探索是应用的保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实际是应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之一。他被世界科学界的一些著名人物评价为:“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他在数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敢于挑战,永不服输”;“持之以恒,勤于探索”;“取长补短,善于合作”以及“有的放矢,扬长避短”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他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他放弃在海南的高薪工作,到艰苦的孝昌县一于就是20多年;他克服家庭困难,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淡泊名利,勤政为民,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品德,没有一种对事业的忠诚态度是做不到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18.
“冒险的事,坚决不做;“豆腐渣”工程,坚决不搞;拿不定主意的技术指标,坚决不下。”短短1年时间,36岁的袁建议的名字和他的“三不原则”,在郧西交通系统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19.
孙玲 《人事天地》2007,(6):24-25
他成功地跻身于三大产业界——计算机、音乐和动画电影;他是“天使与魔鬼结合体”的商业奇才;他创造了诸如:iMac,i—Tune,iPod……等一系列改变人们生活并引领这个时代风尚的产品。他就是美国“苹果”之父乔布斯。  相似文献   

20.
新的形势赋予了师德新时期的新内涵,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转变观念以奠定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完善法律以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健全制度以强化师德政策导向;加强师德教育以提高师德水平;优化外部环境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