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1年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着"女性学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就"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女性学学科定位"、"女性学学科体系建构"、"女性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搭建“国内外、跨学科、多层面”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同行分享女性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体会、经验和成果,推进女性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于2006年9月17-18日在北京举办了“女性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0多篇,来自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70多位女性学教育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代表们围绕“女性学专业与课程建设”主题,采取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形式,就女性学课程的意义、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女性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实践教学及等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开设的课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以史鉴今,加强课程的时代内容,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创新教学途径,把以史育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根本任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6日,由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和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厦门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和其它妇女研究机构。与会者对妇女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经验及今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和交流。自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女性学硕士点研究生后,就形成了一股推动女性学向高层次和向宽层面发展的动力,不少高校也先后在社会学的硕士点上建立了妇女学或性别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点,或纷纷开设一些女性学的相关课程。因此,对各高校的女性学学科…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等目标要求.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是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也是"一课双责"的必然要求.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品德修养、职业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引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合理承接前期课程的知识供给,努力促进前沿成果的实践融入,不断强化知识传授的底蕴建设,辩证看待方法手段的助力赋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承载着对大学生深刻进行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历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及时该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途径的思考等方面的探析.从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的德育目标及内容.  相似文献   

7.
于光君 《妇女研究论丛》2013,(1):122-123,125
近30年来,有关女性学教学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女性学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是,国内学界在女性学学科的界定、女性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女性学的基本理论、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女性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些基本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为了进一步推进女性学学科的发展,规范女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女性学系于2012年11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了"女性学学科范式与学科地位"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10-12日,云南大学承办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会议———“21世纪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及独特视角出发,就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发展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交锋中将中国女性学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9.
发展女性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意义的分析,阐述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开展女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总结该校女性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及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处理好与中学历史课衔接的问题,坚持历史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课程的价值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2.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14.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敢于承认理论的局限性,尊重实践,勇于探索,在各自不同的时代为我们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析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冲突的三种类型和具体条款,并从执法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