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群 《当代世界》2015,(8):42-45
<正>近来,美国的南海政策愈益以国际法为中心,尤其强调争端各方皆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其对中国南海主张"不合国际法"的指责也越来越公开和明确。目前,中美在南海的博弈,除硬实力调配和建设的比拼外,更主要是集中于"规则"之争,尤其是关于海洋法的解读,中美之间存在一些重大分歧。以"航行自由"为国家利益的美国虽欲"平衡"中国在南海的势力,  相似文献   

2.
严阳 《国际展望》2016,(1):135-151
国家间投票交易是指一国通过为他国提供一定利益甚至使用威胁等方式,以换取他国在某一国际问题上对其立场的支持。国家间投票交易是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其利弊。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和国际立法空白,都是促使投票交易产生的原因。在现代国际法中,强行法和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整体义务,加上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尽管在现实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但也为规制国家间投票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完全禁止投票交易抑或将其合法化都不现实,这也需要各国际行为体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国际软法的方式达成规制不公平的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文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就中国而言,既要坚决反对并积极应对不公正的投票交易,也要团结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规制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治建设,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的新尝试。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成就与积极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项跨学科议程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主要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此项研究与学科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专访厦门大学法学院刘志云教授。刘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交叉研究及金融法研究,著有《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法》《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国际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原理研究》,以及《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原理研究与实证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是规定国际法规范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的法律的总称,其功能是解决国际法在时间层面上的冲突问题。国际法在时间适用范围内的冲突包括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相应地,解决积极冲突的时际法规则应当为适用该法律事实发生时正在实行的国际法规范;而解决消极冲突的时际法规则则应当是在遵循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同时,根据特定情形做出例外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王新月 《法制博览》2023,(1):151-153
随着各个国家对北极的科考和研究,北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步上升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格局,现有北极国际环境法律体系主要由北极的国际环境条约和专门性的环境条约所组成,其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冲突,这些法律冲突体现了国际法不成体系的特性,而国际法不成体系性又提供了今后解决北极环境及其他法律冲突的新思路。目前我国也积极关注北极环境问题,为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郜璐 《法制博览》2013,(5):110-111
国际法作为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自然国际法和实在国际法构成了国际法的基本,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自然国际法为实在国际法提供基本的指导,对其起着评价、指导和转化的作用。而作为自然国际法的正义原则,更是国际法体系的核心范畴。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车臣冲突中的法律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的法律战是指发生武装冲突时,特定主体为获取和维护其利益而进行的法律交锋.俄罗斯车臣冲突中,俄罗斯为维护其国家和民族利益,灵活运用国际法,与其交战方围绕统一与独立、人权和人道保护,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法律斗争.总结其法律战的经验教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软法理论总体上学术创新性不足,但也存在特定的价值.该理论从行政法学研究的视角转换到社会中没有强制执行力的行为规范上,以"软法"概念取代社会规范,进而试图挑战突破法律理论概念限制,并划定具有学科研究特点的软法范围,但其实质是一种学术研究"新瓶装旧酒"的方法.因为传统的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法学理论,可以覆盖这一公法研究进路及其...  相似文献   

9.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1):7-7
16、工会组织如何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才能使国民经济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也才能使广大职工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同时,改革又是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调整,必然涉及到广大职工方方面面的权益和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工会把推动改革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中国与周边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海外利益也显著增加。无论是经贸关系还是境外投资,抑或是人员往来,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海外利益都日益凸显,周边地区在中国海外利益中的分量也与日俱增。但是,周边地区海外利益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四大风险,而且在海外利益维护方面面临不干涉内政与建设性影响的"原则困境"、安全问题频发与海外军事支援受限的"力量困境"、依法保护与法律缺失的"法律困境"。对于周边海外利益的维护,要划分海外利益的层次与领域。总体上,海外利益可以划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层次,同时可以区分为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四大领域。对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海外利益,要针对性地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五大手段,积极建立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力量参与的"四位一体"海外利益维护模式。  相似文献   

11.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1):48-50
"U型线"里面的海域既不是内水也不是领海,而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性水域,中国对其拥有历史性权利,比如捕鱼权。近年来,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海域,纷争不断。除了外交、军事阵线的频繁动作,各国也常常诉诸国际法,最大化海洋和岛屿利益。但就像纷繁复杂的岛争和海洋划界争议一样,各国对国际法的解读和奉守的理念也存在各种歧异。中国在迈向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应该如何理解国际法,尤其是《海洋法公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82-85
法治最核心的内容是不仅仅要求普通的公民遵守法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也和民众一样遵守法律,也就是说用法律规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法治已成中国政治热词。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去年底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是,中国在法律制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环保宣传和教育,也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法律等措施.总的来讲,人们在观念上都能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行动上却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和利益矛盾决定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交织、相制约,利益矛盾与生态危机具有内在关联,这一关联在现代社会得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企业劳资关系紧张、纠纷频发,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迫切需要我们基层工会干部要用法律武器捍卫职工利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在市场经济下,职工往往是企业的弱势群体。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自搞一套比较苛刻的规章制度,并强加给职工,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否则,就要受到处罚,其处罚手段也是五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非法移民的处置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国际法问题,即未成年非法移民遣返回国权利的国际法依据、遣返过程中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国际法保护、以及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组织未成年人偷渡的国际法规范。现行的相关公约过于原则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社会应通过完善非法移民处置的国际法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中针对未成年人偷渡的特点做出特殊规定,从而为未成年非法移民处置提供一套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3日是中哈建交13周年纪念日。13年里,两国的双边合作关系得到不断完善和 巩固,其中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两国的合作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 1993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首次正式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 署的"哈中友好共同宣言"为两国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性文 件宣布"两国将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前提下,在相互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互利  相似文献   

17.
难民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难民保护是国际社会所要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本文立足于国际法的角度,从当今国际社会关于难民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国际难民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难民保护问题的国际法解决对策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利益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上看,个体利益的追求史促使民法的产生与完善,而社会利益的追求史促使经济法的产生与完善。社会个体在追求利益时出现了冲突,从而希望有固定的规范来予以协调,民法便是保障个体利益的法律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利益的追求达到一定程度后,新的社会利益诉求的出现,必将产生经济法作为保障新诉求社会利益的实现;在法律体系中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背后暗含着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跨境安全威胁也与日俱增,对中国的周边外交特别是跨境安全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战。2011年10月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后续处理行动,成为通过"创造性介入"实现跨境安全治理的重要尝试。本文重点考察这一案例的国际合法律性问题,即从国际法角度来分析中国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跨境侦查、引渡与审判嫌犯、判决执行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此举不仅符合国际法律规范和规则,而且通过跨境安全治理提升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尽管不能高估其普遍意义,但这一跨境安全治理尝试对中国未来的周边跨境安全治理、海外利益和公民保护等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转型期间的特别群体,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层加剧、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保障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得维护其权利和保障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