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许雪萍 《新民周刊》2020,(17):95-95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在我家里和她们秘密对话,了解她们的生命细节。利用周末读完了《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这本甫一出版便颇受好评的书,是真的好看。但用"好看"来定义对一本书的感受,好像显得草率了,想想应该是词不达意。《三种爱》写了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关于爱的生命故事。她们被作家张翎从法国的诺昂镇,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国麻省的艾默斯特镇邀请到一本书来,而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  相似文献   

2.
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寿农 《法国研究》2006,39(3):10-17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作家。在他屈指可数的作品里,《包法利夫人》(1857)是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在它发表的第二年却被当局告上有伤风化、诽谤宗教等罪名,幸亏福楼拜请出一位地位显赫、能言善辩的大律师,法庭最后判福楼拜无罪。这场官司的结果,反而使小说声名大振,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两万册书很快一售而空。自此以后,《包法利夫人》的盛名历久不衰。一百多年以来,这部名著一直是批评家评论的热点,后代对福楼拜在艺术上的探索众口一词地加以称赞。由于这篇小说多层次的、丰富的内涵,更由于持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林中树旁的房屋里,我们曾生活在一起,那昔日的山岗上,泉水穿流,灌木摇曳。夜蛾碰撞在上头。她十岁稚龄,我三十之际,我是她心中的世界。啊!浓荫碧绿树下的草坪多么温馨沁人脾!天使的娇姿处处在她身上显露,她的问好使人忘掉忧愁!苍天把一切真诚全部凝聚在她的双眸。有了她,我生活充实,工作愉快,兰色的天际展示着美好的未来。当她叫我“爸爸”的时候,上帝哟,父女之爱溢满情怀!啊l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她就来到了人世,令我乐悠悠,她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扰如东方启明的星斗!追思无数的梦幻,我听到她那欢欣的笑谈,她那明澈的目光,使我的容颜在暗处…  相似文献   

4.
兰波致乔治·伊藏巴尔 1871年5月13日于夏尔维尔亲爱的先生! 您如今又作老师了。人对社会是负有义务的,您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您已经进入教师行列:您现在是走上坦途正道了。——我也一样,我坚持我的原则:我仍然玩世不恭地由人豢养;我要把学校那批蠢材校友全部发掘出来:一切我能想出的愚蠢、肮脏、恶劣,不论是在行为方面还是在言语方面,我都一并抛给他们:他们赏我喝啤酒和姑娘。Stat mater do-  相似文献   

5.
自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以来,关于这本书的研究及评价从未淡出文学评论界的视线,其中导致女主人公爱玛·包法利悲惨命运的原因分析,也一直是福楼拜研究专家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不过以往的分析多集中于爱玛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及情感生活等方面,而对小说作者本身的政治诉求、成长经历及世界观对其所塑造的主人公命运的影响研究不够。福楼拜憎恨资本主义社会,对其所宣扬的"民主"、"平等"的思想充满怀疑,对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更是厌恶,在这种政治观点影响下,他笔下的主人公爱玛难逃悲惨命运,她的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完成于1856年并于1925年由翻译家、小说家李劼人译成中文,十年之后译者本人的文学创作《死水微澜》在中华印书局出版。这部《死水微澜》被誉为李劼人学福楼拜式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代表作,它的问世引来中国文学界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关于两部小说的文学评论不断涌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发现关于《包法利夫人》和《死水微澜》两部小说的文学比较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来深入研究两位女主人公结局不同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两位作者的政治主张、文学选择、人生态度等几方面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进而找到两位女性生活经历相似但结局却不同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缘分     
姚谦 《新民周刊》2012,(13):85-85
我几乎夜夜听着这首曲子,感谢她的配合,也感谢老天赐给我这把美好的歌喉,来完成我写这故事、写这首歌时所要描写的追求梦想的心情……不知道是谁说过,在生命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像圆圈,总在绕了一圈后有缘还是会再遇到的。许多偶尔想起已许久未见面的朋友,忽然在一个时间段里,又纷纷出现,仿佛是老天有意让彼此互相见证,时间只是...  相似文献   

8.
非虫 《新民周刊》2023,(7):72-73
<正>美妙的音符通过黑白琴键汇成曼妙之音,让现场的每一位听众如沐春风,沉醉其中。“看到孔祥东老师按下琴键,我感受到了爱。这一曲,就是爱的传递!爱,让社会更美好,生活更有希望。作为一名962525心理热线的志愿者,我也将把这份爱,通过962525热线传递给我们的受众,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相似文献   

9.
张瑞 《德国研究》2007,22(3):4-8
尊敬的万部长,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能到这里来、在这个大厅里面对着全会说德语的人讲话.不用翻译直接交流,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值此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到贵校作客,我感到很荣幸,也非常高兴.同济大学是我们两国人民之间友谊最美好的见证之一.我向所有在这里教书、学习和工作的人为了这个美好而值得骄傲的庆典表示祝贺.借此出席百年校庆的良机,我也祝贺万教授就任部长.  相似文献   

10.
选择     
从不惑到知天命 ,在生命最富有能力、魄力、经验的十年 ,与一群人 ,一个单位 ,紧紧地连系在一起。一些老领导曾好意地提醒我 :那可是一个很清贫的单位呵 ;一些老朋友、老同事曾关心地问我 :为什么呆那么久 ?又不是没地方去 ,那儿对你发展不利啊 !上述的话都不幸而言中 ,这的确是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地方 ,的确是一个无法令我“升值”的地方。然而 ,我竟一干就是十年 !这就是东南亚研究所。这些年来 ,我亲眼目睹了她的崛起、兴旺、壮大 ,我也无悔地为她尽了我之所能。每天 ,这里都有一群人 ,像蜜蜂似的忙碌着 ,有的忙着搞科研、写文章 ,给研究生…  相似文献   

11.
虚的智慧无处不在,吉奥诺笔下的"虚之爱"和东方智慧道家思想相互映衬,珠联璧合。"虚之爱"的极致就是追求自由和洒脱达到化境的空灵状态。  相似文献   

12.
杨柳 《法国研究》2010,(2):93-96
虚的智慧无处不在,吉奥诺笔下的“虚之爱”和东方智慧道家思想相互映衬,珠联璧合。“虚之爱”的极致就是追求自由和洒脱达到化境的空灵状态。  相似文献   

13.
小芭 《新民周刊》2012,(2):43-43
最美满的爱情是男女志同道合。靠包容心维持爱情,往往不能持久,因为人的包容是有限的。旅美作家艾米撰写的《山楂树之恋》让很多人感动。2011年出版的《等你爱我》则描述了另一则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子再到离婚的曲折故事,同样让人唏嘘不已,这部长篇小说被评为《新民周刊》2011年度爱情小说。实际上,艾米自己的爱情故事也颇多曲折,她...  相似文献   

14.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想说对能在你们面前讲话,感到十分高兴,因此特别感谢贵校为我提供这样的机会。校方让我同你们谈谈一位法国名人,一位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民族独立和战后法兰西共和国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他就是夏尔·戴高乐。戴高乐于1890年出生在法国北方的里尔市,很年轻时就立志从戎。我认为有两个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伦理学?康德早就指出,全部哲学要回答三个最基本问题:1.我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应该期望什么?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是形而上学;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是神学,而回答第二个问题的任务就落在了伦理学的肩上。对这第二个问题,萨特作了自己的回答:“我要行动”。怎样行动?“自由地行动”。为什么“自由地”?因为“我被判决为自由”。  相似文献   

16.
雨果在序言中写道:“在这两卷里,一个灵魂在倾诉,一道死亡的深渊隔开了《往昔》和《今朝》。”如果说第一部分《往昔》是黎明的曙光、幸福的憧憬、甜密的爱情;那么第二部分《今朝》却表现了沉沉的黑夜、幻想的破灭、冰冷的死亡。第四章“献给女儿的诗,是第二部分的第一章,它象一首悲怆曲,表现了悲哀、痛苦、回忆和挣扎,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莱奥波蒂娜是雨果最喜爱的长女,她和夏尔·瓦格里心心相许,于1843年2月15日举行  相似文献   

17.
江迅 《新民周刊》2012,(21):20-20
人是散落的珠子,文化使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匆匆去了一趟台北。5月19日,瓢泼大雨,10万人上街呛马,日子难过,百姓怒吼,反对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翌日,马英九宣誓就职。时下,台湾民间的流行语是:"好奇怪耶,你",此语是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在她先生就职大典上私底下说的。  相似文献   

18.
张佳玮 《新民周刊》2017,(11):106-106
2015年秋天,我开始翻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然后,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众所周知,1928年,D.H.劳伦斯去世前两年,出版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他最后一本大部头小说。小说最初在佛罗伦萨印刷,1960年才得以在英国公开发行——那是劳伦斯逝世三十年后的事了。至于此前此后,被禁被删改引发的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走进拉贝的世界———赖因哈特夫人访问记蔡玉华徐宗文不久前,笔者因洽谈《拉贝日记》版权购买事宜,亲赴德国,两次访问了约翰.拉贝的外孙女、现今关于拉贝身世的最有发言权的赖因哈特夫人。听她一番畅叙,可说是让我们走进了拉贝的世界。一、誓作渡鸟,飞向遥远而古老...  相似文献   

20.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自诞生起一直吸引着学者、文人及普通大众的阅读兴趣。如果说一百五十年前的那场诉讼刺激了随后小说的发行,一百五十年之后,单凭小说中几段女主人公的风流韵事已无法保证小说的可读性。然而,无论是作品文字本身,还是小说然而,无论是作品文字本身,还是小说塑造的种种人物,都在二十世纪读者的阅读中展现了更多层次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