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克家庭缘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在改革开放之后传入我国。渐呈发展壮大之势。丁克家庭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例如生育与婚姻的分离、家庭生活目标的变化等。丁克家庭成为部分当代青年的生活形态.不仅直接催生了丁克文化的产生.而且是对传统家庭稳态结构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初,“五好家庭”这一新生事物为促进家庭、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五好家庭”内部出现了多层次在同一档次的格局,已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评上的没有多大光荣感,评不上的也不感到羞耻,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了“五好家庭”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面对现实,胶州市妇联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出发点,把争创“五好家庭”活动升华为创“三户”活动即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走出了一条把五好家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新路子,使广大家庭产生了新的迫求.  相似文献   

3.
在涉外家庭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往往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如何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将“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融入到涉外民事关系立法当中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这一理念,同时也是国际私法中的适当论在涉外家庭领域的具体化和最新体现.  相似文献   

4.
山东莱芜钢铁总厂女职工委员会自五月下旬至八月末,在全厂七千多名女职工中开展了“理想、事业、家庭”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在广大女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反映选题好、发动好、效果好.在上半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女职工委员会分析了全厂女职工队伍的现状.在女职工中,有些只满足于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事业上无所追求;也有不少女职工,事业上执着追求,可又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因而正确处理好“理想、事业、家庭”三者关系就成为每个女职工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5.
爱情和家庭     
爱情和家庭的一半是女性.家庭是以“性”为轴心的“生命圈”,——一个血亲的网络,社会的细胞.这细胞的“核”,便是——“性”.这是个古老、陈旧而又新鲜的问题.这是个科学界定.我们的法律明文规定:没有性行为的人是不准结婚的.这是文明社会对生命本体的爱护和尊重.就中要义之一,不仅仅因为他们不能繁衍后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具有维系家庭生命力的“细胞核”.这是指的“性残缺”.另一种情况是,即使是“性健全”的人,由于“性结合”的一方或双方无爱情,抑或双方原来均有爱情,但是在性爱和性结合的发展史上发生了进行过程中发生变政,如“外遇”和“第三者插足”,这“细胞核”即行裂变,旧有的爱情和家庭便不复存在,或者名存实亡,新的“细胞核”可能在废墟上生成.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已经进入“90后时代”,随之而来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进入了“90后时代”.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详细的从家庭、教育、就业、网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他们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活动深深地渗透和贯彻在人们的饮食、两性关系、家庭亲情、身体等治序乃至生命快乐之中.以其“治道”与“身道”的彻底统一,以其对“生命和谐”至极宗旨的追求,体现为一种“祛政治化”的“原生态政治”.在不同的政治文明对话和重建人类政治文明的今天,“原生态政治”的重新发掘不仅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政治学的正本清源,也可为当今人类克服其愈演愈烈的“政治异化”现象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教育公平与否的实质取决于其资源供应由谁主导.国家、市场、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教育的最重要支持系统以及最主要的供给者,纵观中国的教育资源供给,先后经历了“国家独揽”、“市场主导”以及“国家+市场+家庭三方共同提供”三个阶段,由此,教育的公平程度也相应经历了“低水平的公平”、“教育不平等增加”、“不平等再生产”三个阶段.教育公平应打破原有研究中对教育公平以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解,从更宏大的层面上来改善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凤凰女”指的是那些通过高校招生进入城市学习并且在毕业之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女性.本文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于“凤凰女”的生存、择偶、婚姻、舆论方面的困境进行了一一揭示.因其女性的身份与人际关系网络的缺乏,“凤凰女”在求职市场上是弱势群体.因其年龄的劣势、家庭的劣势、性格的劣势,“凤凰女”面临着择偶的难题.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凤凰女”面临着经济压力、子女教养难题、家庭地位不对等、婆媳矛盾尖锐等问题.公众及其亲人对于“凤凰女”的困境缺乏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10.
“家长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家长权”的瓦解,个人从“家庭”中脱离出来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作为现代西方法制体系的直接渊源的古罗马法的家长权的产生、发展和逐渐消减的过程,就鲜明地展现了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并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所谓“家和”就是指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家庭伦理道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约定俗成或以法律法规为约束,旨在调整家庭成员之间乃至邻里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优胜劣汰,新旧代谢,是其最一般的规律.一个不称心的、低质量的、不幸的家庭的解体,应该预示着两个称心如意的、高质量的、幸福的家庭的诞生,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幸事.然而,离异女性的再婚却背离了上述规律,畸形发展.伴随着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从50年代初,在我国城乡发生过一场“婚姻革命”.许多“刘巧儿”,摆脱了父母包办,娃娃亲等婚姻关系,争取到自主的幸福婚姻,从而积极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建国前后投身革命的相当一批干部中,自身素质的差异和其它历史原因,使得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婚姻,也加入到这场“婚姻革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中期,安大略法律改革委员会(简称“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在安大略省立法范围内开展有关家庭法研究的计划.委员会指定本文作者担任被称为“家庭法研究项目”(简称“研究项目”)的该计划的主任. 在起草研究项目报告时,人们就对世界各地的婚姻财产法改革深感兴趣,并且早在研究项目开始前十年左右,对基本法律重新评估的程度也已非同寻常.这些改革和研究的动力,部分地是来自二十外代的期堪的纳维亚国家。研究项目在开始后的三、四年间,向委员会提交了十二卷研究和建议报告.然后,委  相似文献   

14.
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其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我国古代思想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家和万事兴”的民间俗语更是广为流传,这都说明公民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文明幸福的家庭是社会问题的“减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亲子关系呈现断链或缺位状态,隔代抚养使乡村家庭遭遇育儿和养老双重压力.本文以H省D村家庭育儿观念变迁和代际合作实践为例,根据祖辈参与儿童抚育的程度和方式,把隔代抚养模式分为祖辈“较少参与型”、“适当参与型”、“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在祖辈“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模式中,祖辈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儿童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及时提供社会保护和支持,形塑“断链后的再链接”机制,破解隔代抚养儿童社会化障碍,增强乡村家庭自我保障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土地权利自发形成了农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结构体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后,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被赋予了抵押、担保权能,农户始终持有承包权,理论上任何法人、组织及自然人均可成为土地新的经营者,土地经营的市场化空间显著扩大.农村土地权利“三权分置”下,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与“四荒”地承包经营权呈现大体一致的流转方式,然而,国家政策的意图和土地经营权分离的法理逻辑以及稳定家庭为基础的土地承包法律关系,决定了规范新的农地财产权利法律关系,尚难以整合两种不同承包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而也不能在土地经营权上构建一体的抵押担保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中国家庭对市场化的照料劳动需求日盛;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女性接受技能培训,成为城市照料市场中的护工。以山西省的“吕梁山护工”为例,来探究日常生活“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的农村“三转婆姨”如何变为城市护工、城市护工的生产如何实现,以及作为持家者的农村家庭女性如何变为养家者的城市护工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妇女在转变为城市护工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借助于农村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将力量作用于农村的个体和家庭;作为主体的农村家庭女性,在家庭生命周期变动之下,利用“性别化的年龄”形成的照料劳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对去性别化的父辈责任主动担当,“三转婆姨”转变为城市护工的同时,也从持家者转变为养家者。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本质特征是“仇恨犯罪”,即由于行为人自身、行为人家庭或者社会等因素导致的对他人、国家机关、特定群体或社会的仇恨而引发的犯罪.我国刑法、刑事政策皆应作出及时的反应.当前,我国应当努力实现“三公”的各项制度,减少“三仇”等仇恨心理,这也是抗制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最好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步入九十年代,在新的形势、新的思潮面前,文登市葛家镇妇联针对着如何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这一社会热点,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五好”家庭评比的新路.为了防止“五好”家庭评比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自88年开始,我们镇妇联从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原来的评比条件,充实了具体的要求.如在第一条: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中,加上“积极完成国家粮油任务和集资、提留、义务工等:在遵纪守法一条中加上了“遵守乡规民约、服从村级规化、计划生育、赡养老人等具体条文,违其一者则不能评为“五好”家庭,使评比条件具体化.其次改变过去开大会、发选票或村干部凭印象点一点的方法,采取干部与群众代表合评的方法,如会计掌握粮油、集资等方面的情况,妇女主任掌握妇女工作、计划生育等情况,再挑几名思想进步、做事公道的村民一起逐条卡,挨户议论、评比.第三,目标明确,边评边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入托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是全家人感情与希望的寄托,爱的汇集点和注意的中心.为了他们的成长,家长尽其所能为他们创造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从这些千庞百爱的“小太阳”身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反映出一些家庭对孩子“爱”而无“教”的一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家庭只注意为孩子提供物质享受,对孩子的溺爱远远多于应有的品质的启蒙教育和正确引导,致使孩子逐渐产生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养成了骄横、任性、自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二是家长总怕孩子累着,从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环境逐渐滋长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思想,使得他们缺乏自理能力.三是由于家庭的过分保护,与同龄孩子之间相互交往太少,致使他们性格孤僻、胆小懦弱.这几方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如何才能克服独生子女教育方面的这些弊端,促进和保证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呢?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采用幼儿园——家庭联合教育的方法,可以较好地纠正以上种种不良现象,避免使独生子女教育走入误区,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