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诗人李金发,20世纪20年代,通过移植与模仿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等人的创作,在中国诗坛上建造起一种新的诗格:“象征诗”。这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无疑是“新的颤栗”。它推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初期象征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第一个初具流派思潮性质的诗歌潮流。象征主义对诗歌"暗示"的要求,使初期象征派诗人将诗歌的音乐美与绘画美看成一种超越形式文法的组织法则,一种利用语言技艺来营造诗质的手法,体现了诗歌艺术本体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罗斌 《求索》2011,(2):217-219
评论界曾给罗伯特·弗罗斯特贴上象征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标签,弗罗斯特对此进行了反驳,他称自己既非象征主义也非地方主义者。为此,本文从集体身份的角度出发,解读评论家对弗罗斯特身份的界定以及作家本人所期望的身份特质。我们认为,评论家对弗罗斯特所做的身份界定主要是基于本质主义身份之关照进行的,而弗罗斯特本人对自己身份的重构却反映了身份的建构主义观点。这两种迥然的结论源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于是,我们认为,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本质主义标签式身份界定,也要对建构主义背后的意图进行客观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作品,评判作家。  相似文献   

4.
焦传凯  叶江 《求索》2011,(5):253-255
法国遣返罗姆人事件既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有深刻的现实原因。罗姆人问题在欧洲不仅长期存在,并且将来可能更为突出。但根据民族主义的族群-象征主义方法分析,欧洲罗姆人问题既不可能出现具有革命意识形态的破坏性的民族主义,甚至也不能有效地动员起来提出明确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欧洲已经存在完善而有效的制度途径,使罗姆人在制度框架内和平有序地主张其利益诉求。因此,罗姆人问题不会对欧洲的政治和一体化进程造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886年,法国诗人让·莫雷阿斯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他当时并未意识到,西方文学的历史大转折从此就开始了,席卷文坛的、以非理性主义为其根本特征的现代主义之风从19世纪刮到了20世纪。以至于加缪多少带点自豪的意味宣称,也许没有哪一个时代比我们的时代对理性的攻击更为猛烈。  相似文献   

6.
“草根工业”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卢云昆岁末年初,读沈关宝先生的新著《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苏南乡村的历史巨变之中,一股时代赋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铀然而生。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阿瑟·兰波有一句名言:“生活在别处”。后...  相似文献   

7.
王光利 《求索》2011,(9):187-189
英美意象主义诗歌与中国诗歌在二十世纪初的互动对双方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在意象呈现方式上的契合,意象派诗歌主动向中国古典诗歌寻求营养与变革的驱动力。同时,中国诗歌受意象派运动的影响,冲破了旧诗格律与体式的藩篱,获得诗体的大解放,迎来了中国现代新诗的诞生。本文分析了中西诗歌互动的渊源,总结了中西诗歌互动过程中的得与失,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珂 《思想战线》2003,29(3):74-78
英美意象派诗歌及自由诗革命对中国新诗初期诗体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意象派诗歌为代表的欧美现代诗歌运动促进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而处于"五四"激进时代的新诗人对意象派诗歌和自由诗革命的误读,特别是对意象派诗歌诗体的自由化和内容的平民化的过度迷恋,导致了新诗的过度自由化、散文化,直接加速了中国的新诗革命,不仅影响了新诗革命的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到了新诗草创时诗的形态、体式及初期新诗的文体特征、文体价值,甚至整个新诗历史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者强调把握现实,历史在其思想中置于次要地位.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朦胧诗"承担启蒙功能是学界的共识.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对历史的反思成为北岛传递其启蒙思想的通途.此时的历史已超越自身的过去时概念而获具时代性.北岛凭借理性意识,用诗歌分析个体与群体在历史中的角色,揭示其弊病及前行方向.北岛持启蒙姿态呼吁...  相似文献   

10.
一、中法关系源远流长   中法两国人民早就有交往。从 13世纪中叶起,法国就有使者访华。 17、 18世纪,法国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伦理、哲学思想、精美工艺、园林艺术等带回法国,对法国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和启蒙学者以及巴黎公社对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派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法国勤工俭学并从事革命活动。另外,几乎所有法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在我国都译成中文。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法国各阶层对中国的兴趣并未减弱。但是当时由于两极严重对立,两国没有…  相似文献   

11.
易立  马淑贞 《理论月刊》2006,(6):115-117
"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的形象在现代主义诗人眼中成为"恶"的载体,恶的化身."自然"作为审美客体在欧美现代诗歌中形成了两大形象系统,一是以浪漫主义文学时代中的湖畔派后期浪漫派等为代表的"自然之神圣"的形象系统,二是以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后期象征主义以及由之派生出来的意象派和隐逸诗派等为代表的"自然之恶"的形象系统.本文试图分析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转变在诗歌文本中的体现及其转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毛振华 《求索》2014,(1):144-148
陈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但陈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创作手法等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后世文人多化用其佳旬,袭用其篇制,显现出对陈代诗歌的积极接受与继承。  相似文献   

13.
士大夫诗歌在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察传统政治、儒道佛思想、民间文化和音乐等四方面的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宏观上考察古代士大夫诗歌的源流变化,从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诗歌也就有了一个框架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诗的国度,诗歌优秀传统源运流长。诗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诗歌标准和诗歌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诗歌的基本态势和面貌,从而,产生了诗歌与时代、与大众的关系,诗歌的社会影响,以至对诗与非诗、好诗与非好诗问的小同评判。我认为,真正的好诗应该反映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立钱 《求索》2010,(3):187-188,209
相对于艾略特和奥登等人对穆旦的影响而言,英国诗人、诗评家威廉.燕卜逊对于年轻诗人穆旦的诗学塑造更为直接而持久,尤其是他提出的一系列诗学观念有力地支持了穆旦诗歌文本的成长。本文将回顾威廉.燕卜逊在西南联大时期的诗学传播史,分析其诗歌主张即以含混为诗歌的特质尤其是写作"未解决的冲突"诗歌等,并阐明这些观念在穆旦诗歌文本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胡玉兰 《求索》2012,(10):145-146,159
佛教对上官仪仕途的影响表现为他在朝廷佛教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他诗歌创作"清空"风格的形成与"玄远"诗歌意境的建构,对于其诗歌理论的影响则表现为对诗歌声律形式理论的开拓与佛教情怀抒发。  相似文献   

18.
白薇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派戏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薇是中国现代女剧作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她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 ,充满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色彩。虽说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 ,现实主义仍是创作的主流 ,白薇也创作了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使她的戏剧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英国玄学派代表诗人多恩(John Donne,1572—1631)的诗歌巧智而清新,对文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宛如一颗水珠滴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形成美丽的涟漪,产生不绝的余韵。本文运用新批评理论重点分析玄学派诗歌的时代张力这一大张力场,以及后世英美作家对多恩诗歌语言张力表现技巧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王峰 《求索》2011,(3):214-216
中国诗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绝不仅仅止于意象派,在诗歌题材、诗歌形式、中国诗的化用以及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中国诗都给美国诗人提供了无穷的文学想象空间。作为"他者"的美国诗人对中国诗的异国文学构建和创造性的文学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美国诗歌创作,其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