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洁华  王晓春 《求实》2007,(1):52-55
“硬发展”是显性的发展,是量的增加;“软发展”是内涵性的发展,是质的变化。“硬发展”与“软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软”、“硬”并举,正确处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人的道德素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GDP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等关系。  相似文献   

2.
行健 《前线》2006,(10)
如何使领导者的决策更有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有效决策》(王鸿春、周灿著)一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书不仅探讨了有关决策理论方面的问题,而且为领导者们的决策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作者对决策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按照“软”方法和“硬”方法两条主线,分别介绍了鱼缸观鱼法、对演法等决策的“软”方法和模型法、关联树法、回归分析法、马尔柯夫法等决策的“硬”方法。在决策技巧方面,作者重点探讨了如何获取有效的决策信息,如何进行决策分析和把握决策时机,如何控制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3.
4顽固派:“重点突破”的阴谋破产了。张策安下台,改换韩涵担任专员。韩涵问陈石和业主团的地主们:“你们甘愿就此罢休了吗?”陈石颇有心计地回答:“既然‘硬’的啃不下,我们就要改换策略,找‘软’的下口。”来“软”的有3种“软法。”一是地主挑选“软”的咬,到所谓的“软”地方去牧租。哪些是“软”地方呢?就是我们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比较差的地方。而能对“软”地方采取“硬”手段的,大多是带有武装的反  相似文献   

4.
于东 《前线》1964,(23)
有的人说:思想工作是“软”任务,完成生产和工作指标是“硬”任务,因为思想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差,效果不那么明显,而生产和工作任务完成得好坏,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真是这样吗?不。政治思想工作,像生产和其他工作任务一样,也是“硬”任务。谁如果轻看思想工作,把它看作是“软”任务,谁就会在这个“软”字上吃大亏;他就不可能顺利完成生产和工作的“硬”任务,甚至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然而,近年来“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却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要从根本上改变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状况,就必须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和基层,多年来,已采取不少措施。然而,时至今日,“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不能说没有一些改变,但决不可估计过高,其状况仍然令人堪忧。与此同时,我认为,如何正确认识“一手硬、一手软”也有一个方法论问题,即也有个科学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目标制定上的“硬”与“软”。在政绩目标的制定上,对经济工作是“硬”目标,对非经济工作是“软”目标,因而造成衡量干部政绩的前提条件“软硬”不均。个别单位也不是按干部的职责、工作能力、专业特长分工,而是按领导班子成员的亲疏好恶分工,致使定量不统一,总量不平衡,目标不对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实践,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物质文明受到应有的重视,而精神文明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要解决“两个文明”同时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探究“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本文试从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探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源起。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认识根源。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基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基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并把两个文明作了明确的区分。物质文明,指的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7):80-80
海瑞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相似文献   

10.
据悉,前不久上海市经委和人事局相继聘请了两位外国专家担任决策顾问,从而为上海市政府在引进“软资本”工作上又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毋庸讳言,在我们许多人的思维定势中,引进大宗资金、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硬资本”。而对于借助外脑、购买点子这类“软资本”投入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其实,在经济学领域中推崇着这样一个理论,当资本处于初级积累阶段时急需“硬资本”进行夯基筑梁,这是资本的浅层次运作;而当资本走上良性扩张之路时,则需“软资本”进行提档升级,这是资本的高水平谋划。史例可鉴。二战结束时,美苏两个…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认为,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务虚”的工作,所以工作起来往往有无所适从、无从抓起的感觉。永兴县委宣传部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紧紧围绕县委“力保全省十强,打造三湘名县”的总体目标,科学理解宣传工作中的“虚与实”、“软与硬”的辩证关系。通过树立“项目化”理念,宣传思想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成为操作性强,可量化考核的“项目工作”,从而构筑起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实践观点看“两个文明”的内在统一关系□贺来裴庆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党的十二大对此有过明确阐述,指出二者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者不可偏废。但是,从现实来看,“一手软”、“一手硬...  相似文献   

13.
副刊是整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样充满时代的声音。人们习惯上把副刊版和新闻版上内容划分为“软”“硬”之别,事实上,如果副刊远离社会生活,仅是无病呻吟、风花雪月、身边琐事,变成一种“消闲录”或“快活林”,也不会有生命力。所谓“软”,其实是一种版式的艺术包装,一种文字的平实处理,一种把严肃主题编排得轻松好看,又能引发读者思考的清新文风;所谓“软”,还是在保证新闻内核的基础上的创新,它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硬”新闻内涵的不足。去年10月1日,武进市组织50对金婚夫妇和50对新婚夫妇,举办“霞光辉映”金婚庆典活动,场面宏大,情景感人。新闻版只编发一则特写消  相似文献   

14.
时下,招商引资工作从过去只 重视硬件建设转变为“软”“硬”两手抓 并更突出软件建设的阶段。于是有些 地方打出了从用地、审批、登记实行 “一路绿灯”的承诺,以此实现优质、 高效的服务,来吸引企业投资。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既要看一个 地方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这类硬 件,也要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环  相似文献   

1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物质文明建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切实硬起来呢?我们认为,树立全面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 一、片面的发展观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思想根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它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地方在抓“中心”的同时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弃之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利益关系和发展模式破“旧”立“新”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硬”“软”同步发展,上下配套建设,才能高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早有指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中央一个接一个地下发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文件和规定,但是有些问题总是纠而复生、制而不止。为什么?这里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多多少少同各级领导干部对这类问题不负责任有着重要关系。因责任不明,这类“软问题”便“软处理”,这类“软任务”就“软”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一些地区和单位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使腐败现象蔓延不止。1998年11月21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这一规定的关键在于用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在…  相似文献   

18.
稍稍用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近几年,报纸变厚了,因为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软新闻;新闻好读了,因为硬新闻变得越来越软了;版面更吸引人了,因为图片、标题越来越吸引眼球了。美国人为这种越来越“软”的新闻取了个专有的名字叫“Info-tainm ent”(这是一个新造的组合词)。在中国这一词被形象地译做“新闻娱乐化”。这就是当前全球新闻发展的新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媒体“硬新闻”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托马斯·彼得森教授的报告,到2001年时,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从25%增加到40%;以灾难和犯罪为主题的新闻从8%增加到15%。这种全球化新闻变“软”…  相似文献   

19.
招商引资,是开放带动战略的一个重点。俗话说,“欲引凤凰来,先种梧桐树。”要广泛吸引外资,势必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作前提。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到,目前影响我省吸引外资、开放不够大的症结,在于该硬的环境不够硬,该软的环境却又不够软。  相似文献   

20.
《求贤》2006,(7):48-48
江曾培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现代管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相对于“权力性影响力”而言。“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管理者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情感状态等素质和行为形成的。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可视为一种“软”性力。“软”性力虽然不具备“硬”性力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其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却也可以远远大于“硬”性力。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表明“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管理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