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日民族》2004,(6):31-32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刘布弱 《创造》2003,(9):10-1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口号提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了加快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几年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这样迟缓?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大究竟应该表现在哪里?如何把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强云南文化人。  相似文献   

3.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4.
来自云南的冲击波一次次激荡着中国文艺界。空灵绝美的《云南映象》成为今年中国舞台上的璀璨明星:清亮婉转的“海菜腔”进发出歌舞之乡无尽的光芒;聂耳音乐基金会的成立成为音乐界的盛事: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版图上.一个民族大省、文化大省的旗帜正在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5.
关于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创造》2003,(4):21-22
要把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造出一系列国内外公认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20世纪5、60年代拍摄的《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等优秀影片就是其典型的范例。“金花”和“阿诗玛”不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代表给人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而且还作为良好的地区形象得到肯定和高度评价,产生了文化品牌效应,获得了人们预想不到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估计,“金花”和“阿诗玛”为云南创造的民族文化和经济品牌的无形资产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金花”和“阿诗玛”极大地鼓…  相似文献   

6.
郑维通 《创造》2003,(9):4-5
说到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任何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经史子集"。这一点没错。可再要言及孔子、孟子的东西如何在今天成为聚生财富的源泉,则相信能够找到路子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能够这样想的人都极为罕见。于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当今世界文化产业规模中它本应当占有的席位,似乎总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把诸子的文化思想精华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并出版了系列作品,在大陆各地成了最为热销的东西,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经典文化也是可以大赚其钱的!这也许是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一种源自市场表…  相似文献   

7.
闻杰 《创造》2004,(7):7-9
应当承认,"文化"与"产业"本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特有的本质表述.而把"文化"与"产业"相提并论,则是人的主观作为的结果.人当然不会凭空作为.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精神需求打开了文化消费的涌流,从而使文化的表述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于是,人们发现了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积淀,并参照现代文化消费心理予以加工与包装,直到洞开了另一方文化产销两旺的天地,因而文化消费、文化贸易、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出现亦是必然.  相似文献   

8.
李锐 《创造》2013,(5):56-57
近几年来,云南积极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加快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版权、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珠宝玉石、茶文化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在充分肯定云南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虽然云南2011年文化产业占GDP的6.11%,但由于云南经济总量较小,云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534亿元,而广东文化产业虽然只占GDP 4.8%,但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却达2529亿元.差距大而明显,已是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9.
易为进 《创造》2003,(9):6-7
K县在所属地区有些名气,因为这里早年出过不少历史名人:朝政、商界、民间的都有,稀罕的是当地还盛产一种省内知名水果:甜瓜。于是,在全国大兴文化产业的热潮中,该县苦心策划了一出首届"甜瓜节"。开幕那天,外来客宾云集,把个小县城挤得水泄不通,甜瓜吃得满地都是,但事后一结帐,现场签订经济协议的几乎没有,两三个待考察的"意向合同"最后也不了了之。就这样,前前后后准备了半年,耕资几十万元的"甜瓜节"夭折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谋划付诸东流。S君早年从机关下海经商,在本市繁华地段租赁两个铺面做服装生意,十多年苦来家底已算厚实。近几…  相似文献   

10.
周斌  杨清心 《台声》2006,(1):34-36
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三年的实践之后,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景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丹增 《今日民族》2004,(6):4-5,Z006,Z007,8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6,(1):78-83
云南文化资源的原始性、丰富性、厚重性举世罕见,云南因此被誉为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拍摄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件随着《丽水金沙》名扬全国.《云南映象》走红海内外,数十部电影、电视剧在云南各地投入拍摄.文化产业在红土高原上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谈起这个现象时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4.
木红春 《创造》2003,(12):42-43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实质就是文明的历史,每一种文明都有区别于其它文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邢易 《创造》2013,(5):54-55
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已经走过十七个年头,其历程与云南民族的历史一样独特而多样,能对现在和将来的人们思考生命、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提供启迪与帮助.但由于缺少话语能力,长期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各种对话中处于弱势地位,很多东西逐渐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日渐富裕,人民的有效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发展成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一些地方借助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震撼了云南各界,云南民族文化的巨大产业潜力逐渐受到关注.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1996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文化立省、科教兴滇、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让文化融入经济,把民族文化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云南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强省"为目标的民族文化大建设战略,并领导全省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实现目标,省里和各州、市、县也纷纷制定规划、纲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深化相关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建设.2008年4月,省里又在民族文化建设规模达到大省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五年来云南一直按这一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7.
李彩霞 《创造》2010,(11):54-55
文化交流的官方色彩较浓重,"走出去"的行为存在盲目性和短期性,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及市场竞争力,是制约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毕励 《今日民族》2006,(2):12-14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创造和拓展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刘彬桂 《创造》2004,(11):45-46
人人都知道云南简称"滇",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云南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其实一直都与古老的"滇"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历史的记载上,"滇"国已经消失了23 00多年,但近51年来,从大量考古发掘的"滇文物"中,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古老的"滇"国,一直对云南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南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其地域的隔离和封闭的自然环境在技术手段等条件落后的过去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些因素恰恰造就了云南文化的丰厚积淀,从人类早期开始到现代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形态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孕育了古老而充满生气的独特历史文化。近年来民间投资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鼓励和发展民间投资是未来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途径。而云南民间投资无疑对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地区的经济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护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