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轶男 《法制博览》2011,(16):53-53
不少人问我:“如果遇到同事老公那样的男人,你会嫁给他吗?”那个男人什么样呢?长相好、气质佳、脾气温厚、收入中上,是个典型的理科男人。唯一的缺点是,有点闷。  相似文献   

2.
上上签 《法制博览》2011,(14):63-63
这年头男人越来越胖。很多男人在把老婆的肚子搞大的同时,把自己的肚子也搞大了。近来我发现饭局上的话题越来越有一个奇怪的趋势:女人们闷声不响地听男人大谈减肥话题。这在过去,可绝对是男人侧目而女人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点兵 《法制博览》2008,(22):20-20
在谈到男人的缺点时,已婚女性往往更人木三分,因为有了深刻的肉体接触和探索,也因为了解而产生轻视。但是,别无选择,女人还是要爱男人,明明知道男人只不过是不完美的女人,而这个“不完美的女人”到底欠了哪些火候?特别是情色方面还有哪些没有进化完全?  相似文献   

4.
女人对男人的定义,很多时候是有点简单和粗暴的,我们经常听到女人这么谈论男人,“男人这东西”,“男人都一样”,“男人的话不能信”……  相似文献   

5.
程乃珊 《法制博览》2010,(14):23-23
女人都爱“作”,上海女人更会“作”。其原因是,男人在女人前一一列明自己的原则时,女人便想着要颠覆他这些原则,闪为女人爱见到男人因她而显为难,女人最想看到男人为她放弃一切,看到自己是最终的胜出者,那才能显出她是男人生命中最重要最无可比拟的。对女人来说,“作”,有如我们测试血糖的试纸,可准确无误又清晰地测试出男人对女人的感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于湘 《法制博览》2009,(16):20-20
何谓“公家男人”?我文章里所谓的“公家男人”是特指基本上不需要在家吃饭,基本上天天有人请吃,基本上不会按时下班回家,基本上天天需要“加班”的现代男人。“公家男人”也和华威先生一样,是“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只二十四小时”来工作着的。  相似文献   

7.
杰汉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在公司里,人人都叫他“拼命三郎”,在他的心中,事业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他说过,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事业,就是一个懦夫,一个失败的人。他无法忍受不工作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慈悲的手段     
明媚 《法制博览》2009,(18):9-9
上海男人很难,难就难在了“男”字上。从中国古人造字的角度分析。“男”由责权利的角色定义,那就是“田”和“力”的组合。在田地里出力气劳作的人就是男人。我没有考证过英语,男人的man,似乎没有什么对男人责权利规定;在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中,对男人的考核标准是田地里的苦力活。这就委屈了上海男人。从有上海那一天起,上海男人就输了。虽然上海也有人种地,但是上海的主流人群是市民而不是农民。  相似文献   

9.
方成 《法制博览》2008,(2):11-11
田力合为男,女子和为好。男人——难人也:女人——好人也! 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十全十美。于是,男人有七分权利,女人只有三分的反抗!  相似文献   

10.
邓笛 《法制博览》2008,(20):32-33
一群孩子看一张家庭合照。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的肤色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一样。于是,看照片的孩子中有人说,这个男孩一定是这家人收养的。“什么是收养?”另一个孩子问。“我知道,”一个女孩抢着说,“我就是收养的。收养就是,你不是被妈姆际在肚子里,而是怀在妈妈的心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