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自十九世纪简牍陆续出土以来 ,(通过对秦汉时期简牍的研究 ) ,简牍作为文字与文化的时代载体 ,对于中国文化的详细记录体出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动物致人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虽然现有法律规定是源于西方的,但是我国清代即有相似的法律:"畜产咬踢人".该律对动物致人损害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该律是将侵权行为法规范夹杂在刑法规范之中的,与现代法律体系不符,所以未被采用,但是该律因承袭了中国自古以来关于动物致人损害的法律规定与传统,确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是一种新类型的侵权行为,是中国近年来司法界和学术界非常重视的一种侵权行为。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作出了司法解释,使这种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有了初步的依据。在制定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应当进一步借鉴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的违反安全保护义务侵权行为的立法经验和英美法系侵权行为法的土地利益占有人的侵权责任的立法经验,确立完善的法律规则,制裁这种侵权行为,使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论侵权行为法陶广峰*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侵权行为法,作为规范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不法侵害公共财产、公民个人和法人财产或人身权的法律工具,作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或利益的重要法律形式,在当今各国民事法律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当今各国人权思想及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经历了从混同到分离的嬗变。当代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区隔的基础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需要对二者之间的界限重新梳理。违法性是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的核心,彻底检讨违法性的差异有益于厘清二者的内涵与外延。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违法性上的差别包括三个方面:侵害法益类型、违法性的实质与违法性的程度。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至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栖身"的法律文本的规范目的之上:刑法关注惩罚,侵权责任法重视恢复。  相似文献   

6.
竞价排名是一种搜索引擎商业化产物。我国法律对其没有相应的定性与规范,这导致搜索引擎商在竞价排名活动中利用法律漏洞滥用技术优势地位,恣意侵害网络用户权利,严重扰乱网络信息秩序,直接或者间接成为民事侵权的始作俑者和帮凶,竞价排名所引发的民事侵权行为有点击欺诈、强迫消费、帮助侵权,对此必须明确竞价排名的性质,从技术及法律上杜绝由于不规范使用竞价排名规则所产生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7.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做出了明文规定,然而却存在诸多疑议。该条应修改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权利来源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与该侵权行为有联系的其他国法律。  相似文献   

8.
权利是法律规范中的基本范畴,其类型经由霍费尔德的精致分析达到非常细腻的程度。霍费尔德的权利类型是建立在普通法系的经验之上,对于习惯借助法律规范思考的我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借助于凯尔森的语言来表述霍费尔德权利类型,就可以在法律规范层面获得权利的四种表达:根据法律规范请求对不法行为人进行制裁、法律规范没有对不法行为规定制裁的"自由"空间、根据法律规范改变法律关系的能力、法律规范在此种法律关系中对主体不适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运输领域侵权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法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部门,既包括公法又包括私法,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航空器高速飞行和跨界运输的特点,加之各国航空运输领域民事责任立法之间的歧异,不免引发国际航空运输有关法律关系的法律冲突。华沙公约体系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仅仅调整航空运输责任问题,而大量案件的处理需要由冲突规范来指引。受海商法的影响,航空法中的国旗国法原则逐渐被各国实践及公约所接受,但是,与船舶主要航行在无主权存在的海域航行不同,飞机主要在主权国家的上空,所以航空运输侵权行为能在多大范围内适用国旗国法原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私法角度对航空运输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中的国旗国法原则及例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新出土的陇右简牍材料极为丰富,如果用力于此以研究古代文化、文学,必然会扩大研究的视野。在古代文化研究方方面,陇右简牍的作用在于:首先,陇右简牍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先秦到秦汉时期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其次,陇右简牍是中国文化史的“硬档案”,记载了陇右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信息;再次,陇右简牍在中国古代书体源流的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陇右简牍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是散佚典籍、作品的发现,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栽体;二是订补现存文献的阙误,促进作品研究的深入进行;三是陇右简牍中所留存的许多古用语,大大丰富和扩充了汉语的词汇,为研究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语料。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保障制度、责任保险等制度的冲击下,一些学者认为侵权行为法已走到了尽头,出现了危机。文章通过对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的分析,论述了在21世纪,侵权行为法将发生以重构道德基础、整合归责体系、扩张适用领域、增强社会化功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赔偿为首位的原则改变了侵权法的性格,突出表现在从个人责任的追究转移到损失的分散。侵权法开始扩张到严格责任,并在规范或事实上受到保险观念的影响。但是,以原告—被告的利益关系为基本结构的侵权法仍然面临着责任追究成本过大、赔偿范围与数额不确定、人际不公平等批评,其进一步扩张也导致了责任保险业的危机。道德论者在矫正正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奠定了侵权法的正当性。功能主义论者也大多认为,侵权法在损害预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此外,保险制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某些损害不能通过它来填补。因此,侵权法规则并不能被保险所取代,但是无论从现实上还是理论上讲,过分扩张侵权法缺乏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做出了明文规定,然而却存在诸多疑议.该条应修改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权利来源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与该侵权行为有联系的其他国法律.  相似文献   

14.
杨立新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侵权法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侵权法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为中国侵权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侵权责任法》的起草立下了汗马功劳。杨立新教授的侵权法思想不但具有本土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侵权法体系化展开和类型化研究的结合。杨立新教授的侵权法思想主要分为侵权责任构成论、侵权行为类型论、侵权责任形态论和侵权损害赔偿论四个方面。在民法典中侵权法独立成编思想指引下,杨立新教授的侵权法思想具有一定的立法主导性。《侵权责任法》最终吸收了大量杨立新教授的研究成果和立法建议稿内容。  相似文献   

15.
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不仅是一个概括性的条款,其在我国侵权法中是统领性的条款。因此,一般条款的完善对我国侵权立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考察一般条款的基础理论,对各国立法例进行探讨并对我国立法草案中的规定进行剖析的基础,应当对侵权行为一般条款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时,劳动合同无效,欺诈方应承担侵权责任。除此之外,应赋予受欺诈方撤销或变更劳动合同、追究过错方违约责任的选择权。求职者为防止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而进行的欺骗不属于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起草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的主要理论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民法典既要规定绝对权请求权,又要在侵权行为法中规定侵权请求权,因此必须协调好绝对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之间的关系;第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应当采纳"埃塞俄比亚体例",概括全部的侵权行为内容;第三,侵权行为法必须规定侵权行为类型,但如何进行侵权行为类型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要适合中国国情和便于司法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8.
暴秦的速亡,促使汉代统治者重新选择警政思想,由此出现警政思想的儒家化,并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在警政职能和机构设置方面,汉承秦制,又略有区别。王国和豪强大族的存在,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警政权力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汉代的常规警政管理措施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警政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传统法转型的时期,不啻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与秦朝分野,在法律制度上多有改革,它继承和创制了许多具有人文精神的法制原则和法律制度,是一个在传统法延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代。从人文视角探究汉代法制的理性元素,诸如矜老恤幼、容隐制度、录囚制度等内在的价值,挖掘传统法文化遗产的优质内涵,可以为现代立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20.
非法性同过错的区分原则仅仅是少数国家的法律所规定的现象,大多数国家的侵权法认为过错同非法行为是内涵和外延等同的概念;过错实际上是一种注意义务的违反行为,是一种非法行为;将非法行为看作过错之外的独立构成要件既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的明确规定,也违反了民法所贯彻的法典内在平衡的公共政策,还违反了当代侵权法的发展潮流;废除主观过错理论,确立客观过错理论是我国未来侵权法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