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广东党史》编辑部同志: 你刊今年一月号有于光远同志《向他祝贺,为他高兴──记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胡耀邦》一文中,涉及在中央为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六十一位老同志平反中的一些事情。可惜光远同志现在已记不清了,我就趁此机会把这件事说一说,以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 于在文中说:“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我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曾彦修和我曾经写过一个对‘六十一人案’平反有用的材料。”“后来中央为六十一人平反的文件,用了曾彦修和我的证明材料。”“从过程上看,可能我先在口头上对耀邦讲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2.
从孔繁森的两件遗物说起辽宁陆钧孔繁森因公殉职后,人们从他的身上发现了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现金──8元6角整;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几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地区经济的12条建议。这两件遗物,一个属于私,一个为了公,看似出自偶然,互不相关。然而若是把8...  相似文献   

3.
林革 《廉政瞭望》2011,(12):62-62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件真实的小事。 一天,我碰到朋友小李给母亲修三轮车。修车的师傅把三轮车放炮的前胎扒下来,看了看说:“补一下还能用。”等着小李拿主意。小李却说:“里外全换新的吧,是家里老人骑的,万一在半道上又跑气,就麻烦了。”等修好,小李试骑了一段,很满意。然后,小李把旧车带爆开的口子撕得大大的,装在了车篮里。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拿回去给老妈看看,不然她会心疼钱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9,(6):23-23
远离“二人转”十余年的赵本山。在2001年正月十五的夜里感觉到一种回归。他在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后兴奋不已:“我脑子里转出了三件事情:搞个比赛,找人才;拍个‘二人转’的电视剧,把这帮人的能耐弄出来;开个剧场,建个团。”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0):98-99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农夫还是摇头。最后,财神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7.
放谈社会公德□成岩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和一位德国客商谈过生意,他对成交的几十万美元不很在意,却对“一件小事”感慨万端。有一天,我的这位朋友与德国外商在路上散步,外商突然弯腰拾起一块小石头,拿在手中走了挺远找到一个垃圾箱把石头扔了进去。他问这是为什么?外商...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抉择     
在我的同行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感动着我。这里我想讲述一段我的同事——一个纪检员的真实故事。成文前我曾对他进行了采访,为尊重本人意见,此文主人公用化名——王大明。纪检员王大明燃着一支烟,猛猛地吸了一口,他被烟呛得一个劲地咳嗽。他戒烟已多年,此刻却由于心情烦燥又吸开了。自己身为纪检员,经手办过的违规违纪案件上百件,可谓是见过“事”的人。可是,今天的这件事却压得他愁眉紧锁,心情无论如何也难以平静下来。马上就要离休了,应该清清白白地从工作岗位走下来,可眼前的事不处理怎么能行?处理,怎么处理,难道由自己把…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的工资为每月37.5元,到1956年工资调整时,他所在的组里评议给他升两级,后来经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比较平衡,结果只给他升了一级。为此,田云玉找了局领导,并且还哭了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泽东知道此事,幽默而不乏同情地说。轮到小田值班,毛泽东把他叫到身边,沉吟了半天,言语恳切地说:“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毫无心理准备的田云玉一时语塞。“你现在多少工资?”“43…  相似文献   

10.
我来到电信局大厅交话费。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大爷,瘦瘦的,花白头发,穿一件旧短袖衫。他挤在人群中缓缓地向前移动,细密的汗珠从额上沁出。轮到了老人,老人流利地报出了两个电话号码。交完这两个电话号码的钱,老人还站在那儿不动。我问他:“大爷,你交完了吗?”老人赶紧说:“我还没有交完呢!”“大爷,您还要给谁交钱呀?”我耐心地问。“给我自己呀!可是,我把电话号码给忘了。”老人茫然若失“,儿女的电话号码我自然是能够记住的,但我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却想不起来了。唉!人老了,不中用了。”我无语,只好静静地等着。后面的队伍一阵躁动,有性…  相似文献   

11.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0,(12):62-62
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的这一生没有空虚的度过。  相似文献   

13.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0,(12):62-62
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的这一生没有空虚的度过。  相似文献   

14.
李白爵是清代道光时人,他初入仕途时,担任福建省将乐县知县,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向他们宣布自己订立的家规:“只要我在官位上,俸金以外都是赃,家中任何人都不准利用我的名义接受任何钱财和礼物,更不许有丝毫的巧取豪夺而损坏我的名声 !”他指着县衙大院内的两株桂树说:“就连这两株桂树都是公物,谁都不许擅自折取一枝花 !”李白爵在任三年克己奉公,政绩显著。任期届满,他的顶头上司以为他谋取一个好去处为由,向李白爵索取馈赠。李白爵觉得久在官场很难独善其身, 便愤然辞去官职,回乡务农去了。   清代靠俸…  相似文献   

15.
尚霞 《党建文汇》2006,(4):52-52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家陪你妻子?”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9,(9):16-18
我叫樊福林,现任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站长。这些年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电视“村村通”上,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折子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7.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昕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可晏婴坚决不收,一次又一次地向来者陈说,  相似文献   

18.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9):118-118
【求助邮件】本人大学毕业两年了,换过两三家单位,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如何与人相处的学问。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我吃了不少亏。就在前几天单位内部岗位竞争时,我还被一位平时称兄道弟的“哥们儿”告了黑状,他得到晋升而我却下岗了。其实,他在背后和我一起的时候骂单位骂领导最多,可到最后他把那些话都加在了我头上,做人怎么能这样呢?请“三T公司”告诉我,在职场上该如何辨别“小人”?  相似文献   

20.
小巷“瘾君子”“香港城”法人代表I居住在汉口球场街的一条深深的小巷里。由于嗜毒如命,他在派出所里是挂了号的知名人物,只要一提起他的尊姓大名,所里的干警们都知道。“找他作调查啊,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巷的管段户籍警是一位年轻小伙子,对人热情直率,边说边摇头,“他是块掉在灰里的豆腐,拍不得,吹不得,本来还是好好的,毒瘾一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又是哭又是闹,不但问不出什么来,到时候还得想办法招呼他。”小伙子沉默片刻,终于答应带我们去小巷找I试试,不过他又叫了一位同伴:“你们去三个,我们去二个,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