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赓大将一生戎马倥偬,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四次光临有英雄城美誉的南昌。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和斗争形势的复杂,陈赓的四次南昌之行也各具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三次南昌之行)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直至全国解放前夕他率大军兵临南昌,才使自己的南昌情缘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匆匆过客,陈赓一进南昌城1926年9月,风华正茂的陈赓挟“黄埔三杰”之盛名,受党的派遣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次年2月,学成回国,奉命到上海辅佐周恩来等人组织并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
尹家民 《湘潮》2010,(8):11-13
<正>1949年5月22日,陈赓率第四兵团经过艰苦奋战,解放了南昌。6月6日,他进入南昌城,会见南昌市军管会主任陈正人。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冒雨到南昌,这是历史上第四  相似文献   

3.
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南昌是英雄城,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陈赓是其中之一。他曾经四次到南昌,每次都带有传奇色彩。 陈赓于一九○三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今龙洞乡)一个武官家庭。一九一六年入湘军,在鲁涤平部第六团二营当兵。不久,他离开旧军队,到长沙铁路局当了办事员。这期间,他  相似文献   

4.
一、天降大任1954年10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推荐,担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的谭政调任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绅商家庭。1927年,谭政在妻兄陈赓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到汉口加入了北伐军,先在陈赓担任营长的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后到营指导员办公所任准尉司书。“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谭政随陈赓一起逃出汉口。陈赓前往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由陈赓陪同,奉党中央之命从九江秘密潜入还处在国民党控制下的南昌,住在花园角2号朱德寓所,进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周恩来随身带了一床红色毛毯,四周边为米黄色。起义期间他一直使用这床毛毯。起义胜利后,部队按原定计划于8月3日开始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后由于敌强我弱,又没有与当地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6.
程龙 《党史博采》2002,(1):16-20
一 1950年6月22日。昆明。 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兼第四兵团司令员的陈赓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要他以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到越南协助越南人民军指挥边界战役。 这是一次抗法的重大战役。打这样大的战役,越南人民军还是第一次。胡志明认为,在越军中还没有能够胜任指挥这一战役的指挥员。他想到了中国,想到了陈赓,两次写信给毛泽东,点名要陈赓来协  相似文献   

7.
1949年4月,国民党凭险据守的长江天堑被人民解放军突破。5月22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解放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英雄城的上空飘起了人民解放军的鲜红军旗。5月26日,暂驻南昌莲塘的第四兵团前线指挥部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电令:第四兵团归第四野战军指挥,参加对白崇禧作战,五兵团之第十八军归四兵团书制。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拿着军委的电令看了两遍,有些纳闷,心中在想:“怎么会是这样?”副司令员郭天民看了电令也是不解。二人相视片刻,还是陈庚先开腔:‘“既然是军委作了决定,我们服从就是,别的不管了,一定要协同好四野完成作…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早期众多领导人曾在这块土地战斗、生活过,他们在赣鄱大地留下的深深足迹,永远印刻在江西人民的心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也在江西从事了众多影响中国革命和政治发展的实践活动,建国前,他曾四次进入江西。1927年大革命时期,他在江西吉安毅然通电反蒋,后三献妙计策应南昌起义;30年代初期,他再次进入江西,到赣南苏区工作,致力于创建、发展、巩固中央苏区;解放前夕,他第四次来到江西,主持召开赣州会议,对解放广  相似文献   

9.
<正>开国大将陈赓一生中至少3次来到山西太原,在此留下深深的红色印记。第一次是1937年10月,他率部东渡黄河,从侯马乘火车到达太原,前往位于成成中学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面见周恩来,接受配合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队、侧击自娘子关西进之日军的战斗任务。第二次是1946年3月21日,他以军事调处执行部太原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身份,进入太原与阎锡山谈判。第三次是1960年6月19日,他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视察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原国营第七八五厂,今山西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为该厂亲笔题词。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5月22日,陈赓指挥的部队解放了南昌。不几天街头上就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招生广告"。设在原中正路警察局门前的报名处一时人如潮涌。我挤到桌前,招生的同志看了看我的证件,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对我说:"小同志,你还只有15岁不够格,我们只招18岁以上的。"原来这张民国三十八年春颁发的初中学业证书上,  相似文献   

11.
湘赣战役中的分歧1949年5月2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解放南昌后,部队在南昌、丰城、临川地区进行短期的整训。5月26日,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命令第四兵团归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指挥,参加对白崇禧的作战。这就是说,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在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领导下进行作战了。在战争年代,为了战事的需要,把一个建制的部队划归或者暂时划归另一个建制的部队指挥是很正常的情况。比如为了增加解放大西北的兵力,中央军委就将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十九兵团划归第一野  相似文献   

12.
幽默的陈赓     
厕所里叫西餐陈赓在南昌起义中受了伤,左腿三处中弹,膝盖处的筋断了,胫骨、腓骨都被打折,不能行动。后来他在副官卢冬生的救护下来到香港。他们刚坐到马路边,巡捕就过来用棒子乱打。副官只好搀扶着陈赓往前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陈赓指指路中间的房子:"你背我到里头去坐坐吧!"  相似文献   

13.
刘晓文 《世纪桥》2002,(3):22-24
第三党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它是在中国人民反蒋和抗日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党的组织和发展经历了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四个阶段。它的政治指导方针则经历了由排共反蒋、反蒋反共、联共抗日到拥共反蒋的历史转变。本文主要阐述了第三党  相似文献   

14.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15.
陈赓是我军历史上战功卓著并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将领之一,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曾先后三次赴朝考察、指挥作战。为其长期的军事生涯又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心系边陲 一赴朝鲜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后两天,美国置国际公约于不顾,公然出兵,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我东北边境,对我新生的共和国构成了严重威胁。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而此时的陈赓承中央军委之  相似文献   

16.
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认为教育子女有"四戒"和"四宜":"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纪晓岚家书》)今天读来,仍觉韵味深长,教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认为教育子女有"四戒"和"四宜":"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纪晓岚家书》)今天读来,仍觉韵味深长,教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日:“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日:“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日:“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日:“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  相似文献   

19.
<正>事隔56年了,我已是耄耋之年(85周岁),多少往事回忆不起来,或者模糊不清,但是,忆起1959年3月25日至6月24日跟随邵式平省长到南昌县蒋巷公社旱上大队蹲点调查的情景,却犹如昨天,历历在目。1959年3月,邵省长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回南昌以后,提议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定坤带几个干部组成工作组,跟随他一道到蒋巷公社蹲点调查。经省委常委会研究批准,省委宣部派出  相似文献   

20.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