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国家权力携带资源"回归"乡村社会的延续,资源的输入与权力的下渗深刻改变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格局。在精准扶贫场域内存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双重治理目标、外部与内生的两种治理资源、正式与非正式的多维治理规则以及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由此形成复合治理的结构样态。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治理更为关键的是使复合治理结构运转起来,即不同治理要素之间实现融合互嵌。但在社会转型与治理逻辑转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治理精细化、直接性、标准化和组织化的逻辑与乡村治理简约化、间接性、非正式化和个体化的现实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碰撞。有效调适精准扶贫场域内复合治理的张力进而实现治理要素的融合互嵌,需要推进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目标耦合、机制并轨与规范融合,根本上需要在政党引领下激活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从而实现常规化、制度化减贫。  相似文献   

2.
合法性资源与党的执政资源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是指党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前提下 ,为增强执政能力、有效实现执政使命可资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与有利条件的总和。党的执政资源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主体部分包括党自身拥有的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党在执政活动中产生的政治权力资源与合法性资源等。合法性资源在党的执政资源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不断积累和优化党的合法性资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是欧洲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特别是近年来,欧洲恐怖主义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主体复杂化、攻击广泛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这种态势是欧洲社会治理不足的反映,欧债危机冲击、传统价值观约束、少数族群整合失当、区域反恐缺乏合力等构成了欧洲恐怖主义治理艰难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反恐局势,欧洲国家调整恐怖主义治理政策,增加反恐资源投入,加强反恐武装力量建设和法治建设,推动反恐行动的预防转向,防控社会族群激进化,强化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深化区域内外的反恐合作。基于欧洲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全球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依法治恐反恐,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4.
全球卫生治理具有高度的无国界性。全球化的深化使人的联系愈加紧密,也使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不断变化。全球卫生治理理念更为包容、参与主体多元、私人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治理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多样。但是,全球卫生治理因理念的差异、治理领域的复杂性和政治性、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而面临挑战。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将通过"南南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此过程中,中国应明确提出全球卫生治理理念,实现从执行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扩大与全球卫生治理多方主体的合作和政策协调,重视卫生发展援助过程中的本土性知识作用的发挥,并注重培育和发展国内私人部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相似文献   

5.
严新龙 《法制博览》2023,(16):59-61
跨区域生态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行政法治应当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发挥良好的规范、保障功能。由于跨区域生态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行政协议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有效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为解决行政协议的合法性,确定行政协议的法治边界,行政协议应当坚持国家担保责任与“国家保留”原则。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的复合型、多元化在行政法治框架下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行政刚性与生态治理连续性的冲突,通过行政职权配置的优化,实现跨区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生活本质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 ,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治理主体 (平等参与者 )、治理客体 (社区公共事务 )、治理规则 (社区成员认同的社区规范 )、治理过程 (社区治理是实体活动 ,表现为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行为 )。从价值理念看 ,社区治理主体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它包含各种利益相关者 ;二是治理主体的平等性 ,它强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均是平等的参与者 ,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明确界限。  相似文献   

7.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参与对外援助主体的多元化,对外援助治理模式逐渐从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垂直管理模式转变为纵横交错的多元主体互动模式。经过实地调研并结合中国—FAO南南合作项目的案例,综合考察中国农业多边对外援助中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可以发现中国农业多边对外援助治理具有"双轨制+"的特点。一方面,政府、实施单位及个人等主体遵循以科层制为中心的垂直权力机制;另一方面,一线管理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主体形成横向扁平化的网络合作机制。这两方面共同形成纵横双向的双轨合作治理结构。同时,"+"为选择的第三方,即国际组织平台,架起了援助方、受援方合作的桥梁,实现了援助治理的资源优化与整合,提高了援助效率和有效性,并促进了中国通过对外援助治理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进程。研究"双轨制+"结构将既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援助的宏观规划和管理能力,也为理解发展援助有效性这一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治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考察党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执政方式得出经验教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国后,党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经历了一元化、制度化及多主体参与的发展、演变,这总体上体现了党应对经济、政治、社会环境转变进行的自我革新。在这个过程中,党始终充当了国家与社会的桥梁、纽带,而新时期,多主体参与的地方治理也标志着地方政府独立性增强和政治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治理: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农村改革进程中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发源于村民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村民自治上升为国家制度,导入到现代民主的轨道。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也是现代民主元素不断增多的过程。进入21世纪,村民自治被置于乡村有效治理的体系之内,成为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础。对于村民自治而言,民主与治理并不是分离和对立的。无论是基层民主,还是有效治理,最终都要体现为广大村民根本利益的实现,都要求作为政治主体的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在有效治理的指引下,村民自治日益深化,不断充实内容,探索多样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市场化是通过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渐进过程。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市场化的不同发展方向。近代以来,中国国内革命力量、改革力量的对比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历史进程,是经济市场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历史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为经济市场化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保证了经济市场化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重新犯罪的构成、特点、原因等出现了许多新交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刑释人员趋于分化等新情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刑罚和刑事政策的作用,完善刑罚执行体系,加快综合治理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另一方面,应把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和社会再就业工程,大力提高刑释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以切实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度关注环境犯罪的技术治理,先后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形式对环境犯罪技术治理设定体系化的规范依据。在实践中,环境犯罪的技术治理具有防范“行转刑”、双面利用工具属性、密切联系物理空间、多维获取案件线索等特征。然而,治理主体人员有限,被治理对象的相关主体在逐利心理以及侥幸心理下形成的合作排斥心理,监测数据有限真实与技术手段介入下客观行为评价的错误空间,为环境犯罪技术治理带来了实践难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治理预期,首先应正视技术治理的合理定位。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环境犯罪预防时,不仅需要客观看待数据分析的辅助性能,还需要均衡因预防行为而投入的治理成本与实际获得的治理收益。其次,强化行业在线数据监管是缓解治理主体人员压力的备选方案。行业监督在促进环境监测执行的过程中充当义务执行者,而非权力共享主体,且该行为有别于企业合规。此外,为了给技术治理实施提供更好的执行环境,应该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相关活动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政府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治理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崭新理论,又是一种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理论,它是对传统政治学所体现的国家统治理念的超越,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发展到全球政治新阶段在政治结构、政治主体、管理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作为一种客观发展进程,它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新形态,是国际规制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既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就是,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以公民社会成长为依托,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让市场、国家(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者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熊伟 《南风窗》2011,(9):32-33
村委会贿选现象为什么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就是权力过度集中在村主任、村支书等少数几个人手中,没有建立起权力互相制衡的村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甘艳君 《法制博览》2024,(4):114-116
人民法院在社会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但也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治理方式选择不当、治理内容脱离需求、治理主体协作不足、治理效果不如人意等方面。基于此,要发挥出人民法院社会治理的功能,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实现事半功倍的社会治理成效,应采取积极措施,主要是从厘清角色定位,落实人本治理理念;强化诉源治理,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群众路线,善于技术优化治理等方面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治理是一种典型的"存量外部性"全球公共产品,多元主体往往引发"集体行动的困境"。欧盟公共产品的供给逻辑却超越了传统的主权国家模式,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治理"特性。它超国家、国家与次国家三层治理的有机整合,一度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正是超国家、国家与次国家的三层镶嵌,欧盟气候治理网络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社会资本就是凝聚各方合力的关键变量。根据制度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组合差异,可以揭示出欧盟跨层治理的运作机理。欧盟气候治理的成功源于社会资本的跨层次整合:欧盟与成员国之间构成"制度强连带",欧盟与次国家行为体之间构成"关系强连带",以及欧洲国家与次国家之间则构成"双重强约束"。  相似文献   

17.
郑晓萍 《法制博览》2022,(12):47-49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主体权限有交叉、法律关系存在冲突等实际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新时代社区环境的改变、治理主体缺乏法治意识以及缺乏健全完整的社区治理法律体系;本文主要针对统一社区治理立法体系,明确各主体权利义务,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  相似文献   

18.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努力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话与协作,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平等协商与有效合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关键变量,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主要力量,还事关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诉求,更涉及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发展优势的延续。与此相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既是推动金砖国家强化合作的动力,同时也从经济增速、市场规制、要素配置、治理能力和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其合作构成新的挑战。对金砖国家合作而言,推动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渐进式变革"和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补位式改革",是现阶段金砖国家合作的必需也是其战略特点。着眼未来,金砖国家的有效合作取决于经济实力、利益纽带、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四个因素。其中,经济实力和利益纽带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内核,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是金砖合作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公共卫生治理历史悠久,且随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卫生防疫观的持续更新,形成了"联邦—州—地方"纵向分层、"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志愿团体"横向分工的多主体复合治理框架。这一治理模式考虑不同行政层级对公共卫生资源、产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与时俱进设定绩效标准,积极贯彻"社区导向",且采用大量高新技术作为依托。尽管从法律基础、设计理念和流程安排来看相对完备,但在应对严重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具体实践中,美国公共卫生治理依然暴露出联邦与州的权力拉锯及各地执行差异、公共卫生专业安排与政治运作相互抵牾、公共卫生资源结构性短缺、卫生公平缺位等困境。特朗普政府有意把卫生治理打造成高度政治化的工具,使得美国当前公共卫生安全的处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发展成就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国家治理尤其是权力治理方面的成效密不可分:通过严格公平施政与公正司法的机制,确保公权力得到公正行使;构建权力问责机制和自律性机制,确保权力主体责任担当;以法定权力和法律制度制约公共权力,确保公权力运行得到有效控制与监督。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治理权力的成功经验对提升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即依法治权确保权力公正运行、责任法定化确保权力主体的责任担当、权力监督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