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漫谈荣与辱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荣辱观念,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从来就把荣辱看得很重。“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这些都说明“荣”“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周琦 《思想工作》2006,(10):15-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正反对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荣辱观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道德话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八荣八耻”呢?我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崇尚文明、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不知耻则无所不为.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到近现代遭受外强欺凌多少仁人志士发出“勿忘国耻”的呐喊……可见,知耻之心从古至今有之.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祖国的使命、人民的重托,理应“做光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模范践行礼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一面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4.
亟需呼唤华夏传统美德冯树鉴当前虽然再三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但对精神文明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内容,目前亟需有较系统的道德教育。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准则,可以概括为"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相似文献   

5.
陈伟龄 《群众》2006,(5):48-49
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列为“八荣八耻”之一。这一荣辱观的重要方面,是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亟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共识,在全社会牢固  相似文献   

6.
赵玲 《青年探索》2009,(4):15-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互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八荣八耻”代表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荣辱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珍宝。“八荣八耻”中“团结互助”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界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也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上,目前讨论“马、中、西”对接的重要性、必要性的文章已经很多,问题在于路径。路径就是结合,建立一种既与历史,又与国际接轨的价值体系。在政治上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德教育上重建赋予现代内容的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教育,找回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又是对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荣辱观念,古已有之。“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名言警句,都说明古人对于荣辱的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辨荣耻说古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荣耻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国之有礼,个人就有制度规范;国之有义,社会就有公平正义;国之有廉,世间就有浩然正气;国之有耻,主体就有勇猛精进"国有四维"论最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来的,他在《牧民第一》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到了宋朝,欧阳修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正>时下,“八荣八耻”成了高频词。何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精辟概括,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面观照现实、分清是非、善恶和荣辱界限的镜子。当总书记在实施“十一五”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八荣八耻”系统地提出来,其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可视之为立下“国德”。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又弘扬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于贯彻“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学习宣传实践好。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要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非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抓起不可。“八荣八耻”的提出,正是“非抓不可”的举措。耻辱不知,何以为荣?我们在强调“荣”的同时,也要把“辱”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静观历史画卷上这一位位铮铮傲骨的人物,不难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有着强烈耻感意识的民族。但反观当下,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一些人中还有…  相似文献   

16.
东方亮 《群众》2006,(5):45-47
荣辱观是社会道德的基点、民族精神的基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正确的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既承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端正党风政风,匡正社会风气,提高个人品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维系我们国家生存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最;无论过去、现存还是将来.都是中华民族立国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精辟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凝练提出的“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完整统一,体现了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各个民族都秉承的基本价值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的爱国主义既与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结合在一起,又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八荣八耻”接着提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是服务于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还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一切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始终是个...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连日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发表理论文章,共同探讨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作为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