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计 《楚天主人》2008,(2):34-36
寄托着民众无限期望的物权法,正走在一条艰难曲折的赶考之路上。白2007年3月16日诞生后,物权法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5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有关议案,决定将物权法草案提请今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标志着中国物权立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赶考     
寄托着民众无限期望的物权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自2007年3月16日诞生后,物权法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云南人大》2007,(5):18-20
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是什么?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仅在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期间,人民群众就提出1万多件意见。那么.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从一审到六审,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物权法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制定物权法,势必要协调各方意见、兼顾各方利益,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阿计 《公民导刊》2007,(11):29-32
自2007年3月16日诞生后。物权法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明晰的答案。寄托着民众无限期望的物权法。正走在一条艰难曲折的赶考之路上。  相似文献   

7.
从1993年初次列入立法计划,到今天,物权法已经走过了整整14个春秋。其立法时间之长,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立法争议及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制定是对我国近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法律固化,是民法典诞生的关键一步,对于保护民众的财产权益将产生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引发许多争议,对物权法的立法权源、保护重点、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不动产登记制度、私产征收与补偿、国有资产保护、建筑物区分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若干热点问题的梳理,剖析物权立法中的各种争议,有助于展现物权制度中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成为目前我国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经历时间最长的一部法律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的代表们审议认为,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了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对国有财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物权法的立法目的、平等保护原则、物权法对国有财产范围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所有权行使主体的规定、物权法对国有财产强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以期透视《物权法》对国有财产保护的不足,并对之完善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雪梅)5月24日上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专题辅导讲座,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杨明仑副主任,就物权法的基本概念、立法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阿计 《人民政坛》2007,(5):22-24
物权法的法理思想源自西方,但在民事法律体系中,与日趋国际化的合同法等相比,物权法却最具个性化。一部成功的物权法,固然需要移植世界先进的物权规则,但更需要立足本国的现实体制、历史文化、道德意识、传统习惯等等。有统计表明,中国物权法70%以上的规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物权法。从宏大的立法原则,到细微的民生关怀,从果断的制度突破,再到谨慎的现实考量,在中国物权法中,处处可见“中国特色”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国有资产流失为大众所关注,物权法制定适逢其时。立法要勇于担当,打开眼界,从善如流,以图化解改革难题。——《人民日报》物权法能否平衡好各方利益,发挥精确的法律调整功能,这是个大课题。——《人民日报》物权法,是财富光荣的时代的标志。——《人民日报》制定物权法,是落实依宪治国的有力举措。——《人民日报》物权法出台,有利于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人民日报》物权法不能仅局限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必要强调对国家主体和命脉的国有财产保护的重要性,并…  相似文献   

14.
田军 《人民公安》2007,(6):18-22
从创意到通过历时13年.先后拿出七个草案版本.历经八次审议、百余次座谈会和立法研讨会以及不计其数的专题调研和论证.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时一个月内收到一万余条修改意见.迥然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了数年激烈辩论…… 这就是今天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经历之曲折.在我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如此受人瞩目,实在是因为这部法律关乎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太密切了。  相似文献   

15.
7月1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介绍物权法立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自1993年开始起草,多方征求意见,草案几经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7次,创下我国立法史上的纪录。这一“艰辛坎坷”的立法过程凝聚着众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田军 《人民公安》2007,(6):27-29
从创意到通过历时13年,先后拿出七个草案版本,历经八次审议、百余次座谈会和立法研讨会以及不计其数的专题调研和论证,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时一个月内收到一万余条修改意见,迥然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了数年激烈辩论……这就是今天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经历之曲折,在我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如此受人瞩目,实在是因为这部法律关乎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太密切了。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草案进行六审,我认为确实很不容易,物权法提到立法议程上已经13年了。应该说,从现在物权法立法情况来看,可以作出一个判断,就是以物权法的立法为标志,立法工作开始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2010年要建成法律体系,现在还剩3年多的时间,物权法草案现在就审了6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物权法“事无巨细”,大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小到公民的财产,要“公私兼顾”,还要“内外结合”,专家和老百姓都要读得懂,这确实比较难。六审稿的修改,我认为已经比较成熟了,特别是在涉及基本经济制度,国有、集体、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以及其他的一些重大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之担保物权编是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统一、完善的中国担保物权制度。从确保债权实现、媒介资金融通、尊重意思自治、简化诉讼程序、强化诚信机制等方面评析其价值功能,从而体现担保物权立法的新趋势,立法理念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从创意到通过历时13年,先后拿出七个草案版本,历经八次审议、百余次座谈会和立法研讨会以及不计其数的专题调研和论证,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时一个月内收到一万余条修改意见,迥然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了数年激烈辩论……这就是今天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经历之曲折,在我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如此受人瞩目,实在是因为这部法律关乎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太密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