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燕娟 《两岸关系》2013,(11):54-55
一直以来,台北台风雨水多,台北的排水系统一血让台北人引以为做?十几年来,陔系统经受着多重暴雨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1,(2):46-46
其实,台北人的穿着打扮跟上海、北京或者其他大陆城市的居民差不多,若要较真,顶多就是因气候、环境、习惯的差异导致了一些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曾嘉 《两岸关系》2007,(12):49-50
走,到牯岭街逛逛旧书摊有人说,在台湾,尤其是台北逛书店是一大乐事,而说到台湾书店,就不能不提牯岭街。在老台北人的记忆中,牯岭街几乎成为旧书摊的代名词。上个世纪50、60年代,牯岭街上书摊聚集,旧书飘香。而后很多书店搬到光华商场,这里曾一度  相似文献   

4.
人在异乡,最不愿碰上下雨天了,尤其是在冬天。可当汽车从嘉义往台北驰奔时,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心中却充满了窃喜。这种不一样的情愫,来源于20多年前,那个叫孟庭苇的歌手唱红的那首细雨纷飞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相似文献   

5.
姚小敏  孙立极 《台声》2002,(9):23-24
“日头将会沉落西,水面染五彩……”悠扬婉曲的歌谣叙说的正是美丽动人的淡水风情。淡水,位于台湾西北隅的淡水河口,是早期大陆移民进入台北盆地的登陆地点,又是贸易进出口的转运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淡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17世纪初西班牙人入侵后,荷兰人相继而来,随后淡水历经明郑、清廷、日据等时代。淡水,是台湾历史的缩影。数百年来,淡水接纳一波波汹涌澎湃的历史风潮,演绎一出出撼人心魄的历史事件。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弥足珍贵的痕迹。这些历史的碎片,散落在淡水的老街古巷、山野…  相似文献   

6.
参加重庆、汉城首航代表团,在汉城观光数日,印象最深的是: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融洽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去年9月去台湾旅行。下了飞机,与澳大利亚友人接上头,已是华灯初上。我们在位于台北市信义路二段永康路口的鼎泰丰总店解决了口腹之欲后,步行来到了信义区松高路的诚品书店。  相似文献   

8.
1993年12月,应台湾“中华文物学会”邀请,我们代表北京故宫赴台,参加两岸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我得此机会参观访问台北故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赴台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亲笔写信,让我捎带给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副院长张临生女士.抵达台北的第二天,安排好其它事务,我们就去台北故宫拜访两位院长,可秦孝仪先生去法国访问,几天后才能返台.我们见到了昌彼得、张临生两位副院长,转达了北京方面的问候,还就两岸故宫的文物保管、陈列、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交谈.之后由主人安排参观陈列展览.台北故宫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两大部分.基本陈列大体分为铜器、陶瓷、玉器、书画、工艺、宫廷服饰用品等类.每一类都很讲究陈列形式,采用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加现代照明、视听手段,对参观者具有很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9.
陈斌华 《黄埔》2006,(2):50-52
台北市——台湾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许多人心目中台湾最重要的城市。从2001年2月开始,台北也成为除北京之外,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因为作为新华社赴台驻点记者,近几年来我几乎每年都有两个月的时间要在台湾工作、生活。每隔半年,我就要从北京出发,赴我与台北的又一次  相似文献   

10.
李扬 《中国残疾人》2006,(11):26-26
前不久,应台湾无障碍协会邀请,我作为副团长,随以中国残联副主席张海迪为团长的大陆残疾人访问团对台湾省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参观考察了台北、高雄残疾人生产生活情况,台湾颇具民族传统文化的残疾人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台湾特别重视残疾人称谓,所有残疾人  相似文献   

11.
这次到台北讲学,在机场大厅正好看到温家宝总理访美的实况转播,他在对纽约侨界讲到两岸关系时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一瞬间,这充满深情的话语令俺眼泪险些掉下来,一个乡愁,道尽多少人对台湾的遐想与期盼。乡愁,是一个浪漫的文学修辞,却不经意地道出了中国人的真实心声。 走出机场大厅,台北的夜色很美,天上高悬一轮明月,舒适的温度下穿梭着往来的人群,我们置身在同一片月光下,置身在同一种语言中,既亲切又陌生。望着爬上天穹  相似文献   

12.
印象台北     
从福州到台北,直线飞行只需1小时左右,可由于种种原因须先向北再折向南飞来个倒V型线路,整整多了一倍的航程。本想可以在空中鸟瞰一下美丽的宝岛,然而飞临台湾上空时已夜幕降临,地面上的灯光灿若繁星。不过我心目中早已有一幅宝岛鸟瞰图了,她犹如一片翡翠雕成的晶莹剔透的玉叶,漂浮在苍茫的东海之上,美丽而富饶。在台湾10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台北度过,因此对台北的印象尤为深刻。一月虽是冬季,  相似文献   

13.
苏枫 《小康》2012,(4):103-105
正在台湾,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仍然讲着不同的乡音,他们友好、亲切,他们习惯于对陌生人微笑,他们喜欢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家在何处,这就是台湾人的踏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唐晓 《两岸关系》2010,(2):54-55
说到台北特色地,万华区算是一处。听台北的朋友说,万华区就是老台北城,也就是台北市的发源地,古名叫做“艋舺”,在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把这里改名为“万华”,不过直到现在,人们在使用台语时仍然习惯把这里称为“艋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3):102-103
西门町诬门町是台北市第一条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徒步区。每逢假日这儿总是人潮不断,把骑楼与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无论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各种流行时尚、新奇有趣的商品,这里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台北最热闹的街道。  相似文献   

16.
在台北,把出租车叫计程车。计程车一律像早些年北京街上奔跑的“面的”一样喷着明黄色的油漆,从早到晚穿行在台北的大路小街,成为都市流动风景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据说台北有出租车六七万辆。除市区里的车,也有台北县、嘉义、桃园的车进到台北市区讨生活、抢生意。一个司机开的车要是不属于自己,就得向车行交行费。大多数司机说:“杂七杂八的费用一扣除,也没有什么好剩  相似文献   

17.
远猷 《黄埔》2006,(3):56-58
台北市向来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名人故居相当多。大陆人比较熟悉的就有胡适、张大千、林语堂和钱穆故居。  相似文献   

18.
扈苔莲 《台声》2001,(4):39-40
近日,台北市兰亭社应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之邀,由理事长何勤贞女士率团一行 16人来沪参观访问。   兰亭社是 1995年由台湾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中心辅导成立的社区老人自助团体,成员大部分是退休的公教人员及热心公益人士。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这座磅礴大气的现代化都市 ,以其独特的风采深深吸引了这些来自岛内的同胞。在活动日程中,兰亭社的乡亲参观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上海港,在聆听了原上海市港务局范增胜副局长对上海港口建设发展的介绍后,曾游览过法国塞纳河港口的何勤贞团长感叹道:“…  相似文献   

19.
廖宁 《两岸关系》2010,(12):52-53
<正>2010年9月,应台湾台北医学大学的邀请,大陆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学习考察团一行26人赴台湾考察。在台湾期间,先后考察了台北市立万芳医院、长庚医院桃园中医分院、台北新店慈济医院等,通过听取考察医院的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考  相似文献   

20.
吴亚明 《黄埔》2006,(2):53-54
台湾,街区多大陆地名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台湾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台湾的路名和地名也是如此。穿行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陆的某个地方。大陆人到台湾,总是感到非常亲切,无论是语言文字、饮食习惯,还是风土人情,几乎没有什么陌生和隔阂。而这其中,乡镇市街道的名称也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