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奥巴马来中国前,首先为其中文名字"正名";纽约政界稍微有一点影响,或打算今后有所作为的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遂.看来美国人也信这个.  相似文献   

2.
知产故事 傻傻分不清的“九阳”与“jiiliyong”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有一个叫得响亮的名称,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容易打开市场销路,增加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便是这个道理.绍兴黄酒“女儿红”、北京白酒“二锅头”、张小泉剪刀等简洁明了的品牌名称,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过去一个时期曾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其实他有许多话是讲得很好的。“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认为就讲得很好。法学方面有些名词,甚至经常习用的名词,概念长期混淆不清,人们在理解和使用上不尽一致,给法学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都带来一定的混乱,使初学者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很需要来一番“正名”的功夫。法制和法治这两个名词就属于这种情况。此外对于“以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正名论见于这样一段话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 ,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 ,由也。君子如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子路》)孔子的话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卫国处于黄河、淇水之间 ,子民都是殷商后裔 ,好乐奢酒 ,民风多承夏俗而不同于周礼 ,政局一直都不稳定。政乱礼失是当时的普遍情况。周…  相似文献   

5.
法律拟制正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法律拟制的概念尽管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但直到今天人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仍是众说纷纭和五花八门的。法律拟制作为一个与法律相伴生的古老现象尽管今天仍具有存在的基础和价值,但至今人们对它的态度却是讳莫如深的。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尸子曰:"天下之可治,分成也。是非之可辨,名定也。"正名,可以是价值评价上的正名分,也可以是概念分析上的正名实。为法律拟制"正名",就是要廓清法律拟制的概念、揭示法律拟制的存在基础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评论人代会"一句话决议"是否妥当这个问题时,虽然我较赞同"人代会上报告决议应实事求是、言简意赅,能短则短、该长则长"这个说法,但我更倾向于人代会决议"还要讲究行文规范"的这个说法。为此,  相似文献   

7.
一、网络社会及检察机关的角色很多人想当然地在"网络社会"中加入"虚拟"二字,殊不知网络之所谓"虚拟",只是就其"空间"这个物理度量而言。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则从来都是现实的。虚拟的仅仅是网络空间,现实的则是网络社会。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网络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的秩序,并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形成层级分明的网络社会管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批捕阶段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关键是看定罪的证据是否为孤证,若是孤证,则不能定案。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从建党那一天起,党员之间就一直互称同志。然而,时下这种称谓却在有的地方悄然发生变化。先是从报章上得知,有的党员干部称上级领导为“老板”,或“老大”。前不久笔者在外地出差,也在一些地方部门听到“老板”“、老大”这种透着江湖气的称呼,看来此类现象并非“虚言”。也许有的同志以为“,老板”之类叫法,乃区区小事,随便说说而已,不必较真。其实不然。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同志者,志同道合之谓也。《国语》中把“同志”一词解释为“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云“: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共产党人来自五…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原则是对刑事诉讼主体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一方面,刑事诉讼原则是作为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规则和程序的基础和依据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刑事诉讼法律规范本身。由于我国学者就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多局限于对刑事诉讼法条文的注释上,从而在总体上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刑事诉讼原则体系。笔者借《刑事诉讼法》修改之机,提出一个初步的刑事诉讼原则体系的框架,以飨学界同仁,同时供立法部门参考。一、“刑事诉讼原则”称谓的确定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本文的主题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长期存在着“刑事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为读者解析的"宋慈绝活"分为11期,已经结束。本期《为官者的良心》是王教授对宋慈及其著作《洗冤集录》的总结与感悟,现刊登于此,聊作本栏的结束语。随文两则附录,一则为王教授录制节目的辛苦,一则为小编编辑工作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高深 《中国监察》2011,(10):62-62
古人说:"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气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物质"?据翻译家说,气,是中国最难译为外文的词儿之一。说它是空气,它却又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易经·系辞上》有云:"精气为物",东汉哲人王充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然而孟子则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这里表达的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气。  相似文献   

13.
王仆现任华阴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从警14年来,他忠诚践行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数十个荣誉集于一身,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爱民优秀警察"、"破案能手"等等,并荣立三等功3次,而他领导的派出所则连年荣获"二级派出所"荣誉。他有一句我言:"当...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政府法制》2010,(20):16-16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词汇的意思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模仿"这个词汇,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学习",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借鉴",有的时候可以叫做"抄袭",眼下则被戏称为"山寨"。最近,笔者和大阪府立大学一位退休的中国学教授谈到此事,有了这样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15.
燕子 《中国律师》2014,(10):35-37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思想或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段话用在律师职业上,则是"必须读书,必须旅行,思想和身体都要在路上"。这就是律师,一个残酷的职业,一个容不下懒惰、愚笨、投机取巧的职业。律师,就是这样一个对智慧和体力都有着极大挑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11,(10):63-63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能够使人摆脱愚昧和狭隘,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历练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宋代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优雅和聪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成长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另一方面,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发生频率趋高。21世纪是国家科技、知识、创造力的比拼,是技术、人才的比拼。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大学生是一国之未来,是一国崛起之实力储备。如何让其安全,乐观地成才,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亟待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价值观与西方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将"权力"视为治国工具,而西方先人一开始就对权力充满戒心。本文分析了孟德斯鸠、魁奈等西方启蒙思想家和梁启超等对古代中国政体的认识,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义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中西不同的权力理念源于对人性认识的差异。先秦儒家认为"人性善",对贤人始终寄予希望;先秦法家则认为"人性恶",主张利用"人性",加强君主的权力。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则坚持以法治限制人性,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权是一个畏惧、荣誉、品德兼而有之的"混合政体",中国的"传统法"是"礼与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启程 《检察风云》2010,(16):62-63
近来,一则首发在天涯论坛上的帖子引发热议。发帖人网名为"来世不嫁穷男",她自称与老公结婚3年多了,老公的父母盼着抱孙子,但自己却不想十月怀胎再去制造一个"穷三代"。"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这有什么错!"  相似文献   

20.
佳木  江南 《法庭内外》2009,(11):23-25
钻戒无言,定情礼物杳如黄鹤。短信作证,10万钻戒完璧归赵。请看——"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一对恋人在分手后因恋爱期间是否送过一颗钻戒而发生纠纷,双方为此两度对簿公堂,终审判决女方返还男方钻戒一只,如不能返还上述钻戒,则赔偿男方经济损失93 495元。而男方最终制胜的法宝则是恋爱期间保存的10条短信。近日,接到终审判决的江苏常州男子冯建军万分激动地感叹说:"真是10条短信10万元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