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5,(1):28-34
西方国家经济犯罪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并形成了针对性较强的经验与对策,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犯罪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侦查经验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涉众经济犯罪的涉案范围更加广泛、涉案金额愈发巨大、犯罪手段更具欺骗性、危害后果更加严重,致使在案件定性、证据收集、协调处理、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具有较大难度。因此,在处置涉众经济犯罪中要尽早发现、处置,在司法过程中要做到区别对待、严格依法、综合平衡、自由刑与财产刑并重以及慎用死刑。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 ,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不仅是刑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更是一个难点问题。说其“热” ,盖因经济犯罪是当今世界一个具有国际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经济犯罪对社会造成的物质损失远远超过传统的财产犯罪 (盗窃、抢劫、侵占等 )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总和。经济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不仅表现在干扰和破坏经济秩序 ,阻碍社会生产发展 ,而且强化损人利己的观念 ,对精神领域也带来巨大的腐蚀作用 ,因此 ,加强研究对经济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之策 ,对立法和司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应是刑法学者的责任 ,所以 ,研究经济犯罪的著作可说是“汗牛…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是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可能同时产生的多种法律责任之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责任的特征,其特征与经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并具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揭示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特征,并强化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正确界定和把握其归责原则、类型划分及其构成要件、承担形式等,从而有利于确保对经济犯罪分子行政责任的及时、正确追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氢  黄辉 《政法学刊》2000,17(2):40-42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犯罪情况也十分突出,不仅在量上呈继续上升态势,而且在质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于经济犯罪的防范和惩治对策也应当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全法制制度。健全市场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经济犯罪的侦查和打击、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都是不可忽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单位成为经济犯罪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法定性、二元性、独立性”是单位经济犯罪主体必备的三大基本特征,这是对司法实践中单位经济犯罪主体认定之疑难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理论依托。单位经济犯罪主体亦存在“一般与特殊”之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极少数国家之一,但死刑的适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并随着国际社会对限制、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其合理性受到了质疑。通过从经济犯罪的特征、刑罚的目的和功效以及国际司法实践等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应对经济犯罪废除死刑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经济犯罪侦查过程中,司法会计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经侦部门侦办案件时的重要侦查措施.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司法会计的研究、教育.  相似文献   

9.
戴蓬 《犯罪研究》2003,(6):37-42,36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组织与指挥。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环节:合理调配侦查力量,精心组建侦查专班;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提请有关部门配合;把握侦查工作进程,推动案件侦查的深入;运用侦查谋略,突破侦查僵局;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提高侦查工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趋势与我国处于转轨时期的特定国情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最突出、最集中的风险因素——经济犯罪这一角度,对经济安全战略的概念界定、起因、应对之策作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营模式的不断丰富,经济方面的犯罪日益突出,而且形式和内容都比以往复杂。但是尽管如此,从经济犯罪的特征、刑罚的实际功效以及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角度来看,我国刑法对经济犯罪刑罚的规定过于严苛,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设置和适用死刑的社会成本高于收益,不但背离刑法的价值追求,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刑法"轻刑化"的发展模式。寻求合理有效的预防经济犯罪的方法与途径,比严酷地惩治犯罪,有着更为积极而长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经济犯罪 ,刑法学界对单位经济犯罪的主观罪过特征分歧颇大 ,本文对单位经济犯罪的主观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单位经济犯罪的主观方面特征既包括故意 ,也包括过失 ,同时对单位经济过失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惩罚根据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重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洁 《犯罪研究》2000,(6):33-37,41
本文概括了法律责任重合的五种基本形态以及法律责任重合发生冲突的五种常见表现,并以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者的性质与功能、强制程度、追究责任的提起途径三方面的不同为基础,着重探讨了各种情况下法律责任重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被称为"村官"的村干部有着相对广泛的权力,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村官"经济犯罪案件,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直接导致村民多次上访、多头上访、集体越级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因此,对"村官"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剖析,针对其犯罪特点提出切实的防范对策,对于全力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培杰 《法制与社会》2012,(28):236-237
对于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适用缓刑、免刑较多的现象,不能简单以数字进行考评和评价,而应深人分析原因,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对待.在实际工作当中,要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有自首情节或悔罪表现,积极主动配合检察机关办案的,应积极建议和主张对职务犯罪嫌疑人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以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创造社会和谐.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不退赃,不悔罪,不认罪伏法的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国走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偷税、抗税、盗窃公共财产、诈骗等经济犯罪相当猖獗,出现了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表现出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发案数量多,案件大幅度上升。据司法部门统计,1985年全国法院审结严重经济犯罪案件50152件;1986年77386件;1987年60691件;1988年55710件。与1982年审结的33260件相比几乎成倍增长。 2.大案相继增加,案值大幅度提高。80年代初,黑龙江省查处王守信特大贪污案,案值约60万元,曾哄动全国。近年来,经济犯罪案值达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已屡见不鲜。据检察机关统计,1983—1987年5年内受理的数万元、数十万元以上的大案件4200件,追回的赃款折值达16.3亿元。据最高法院统计,1988年仅贪污类案件审结的贪污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犯罪侦查的专门手段--司法会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琼 《政法学刊》2004,21(1):77-79
经济犯罪不可避免地在财务会计资料中留下痕迹。司法会计就是利用这些痕迹进行调查取证的特殊而有效的手段。它 包括司法会计检查和鉴定两个方面的专门技术。经侦部门有必要加强司法会计知识的普及,并逐步实现司法会计技术的专门化。  相似文献   

18.
麻锐 《行政与法》2008,(1):124-126
经济犯罪刑事责任是经济犯罪行为引起的必然性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本文以分析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概念为基础,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特征,从而有利于区分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与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犯罪侦查情报的专门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犯罪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多变性。经济犯罪侦查需要从犯罪情报入手,因此,应建立经济犯罪侦查情报专业机构,逐步建立专门对付经济犯罪的情报网络,建立各类企业背景资料信息库。而且,公安系统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情报人才的培养,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经济犯罪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方面性、有效控制经济犯罪的艰巨性、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各自的利弊等方面,论证了构建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的正当性。笔者认为构建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能够确保刑事责任在惩罚和打击经济犯罪过程中发挥其核心作用的同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予以辅助和配合,使三种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强大核心力和合力,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和综合作用。我国经济犯罪法律责任制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均衡性、有序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原则,并应从不同方面作出具体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