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境)外治理公款大吃大喝主要依托政府和社会两股力量:政府一般采用预算控制、区别对待客人、议会和审计监督、明确接待标准、严格财务管理、制定吃请禁令、管制吃喝行为等措施;新闻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参与、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等则是制约公款大吃大喝不可缺少的社会因素。国(境)外公务接待的治理措施对我国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峡 《瞭望》1993,(24)
中央曾三令五申: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禁止借各种考察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这也是报纸登过、电台播过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结果呢?去年,全国大中型饭店、酒家、宾馆,60.8%的营业额仍然来自于公款;今年初,又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公费旅游也有新发展,国内名山大川已没什么吸引力了,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92,(3)
最近,山西、甘肃、大连等省、市党政领导机关纷纷召开电话会议或发出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在元旦、春节期间严格禁止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滥开茶话会等不正之风,将新年过得喜庆而文明。这个“预防针”打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廉政肃贪方面失误太多,而且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的腐败现象已成一股风气,上下左右,畅通无阻。职工谈起来都是一肚子意见。比如买国库券,职工本愿勒紧裤带帮着国家渡难关,但一听到盖楼堂馆所,进口豪华小汽车,用公款大吃大喝等等,又觉得这种奉  相似文献   

5.
左右 《瞭望》2005,(38)
最近,笔者了解到这么一件感人小事:一位局长和乡镇干部因公到南方出差,两人没有住高级宾馆,而是拣最便宜的旅馆住下,每人一晚上只花了20元钱。他们这种为公“小气”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遗憾的是如今这样的“小气”干部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相反的是时下一些干部“因公大方”倒是令人咋舌。用公款大吃大喝,一桌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元,抽的是进口烟,坐  相似文献   

6.
用公款请客送礼风盛行,已成为党风和廉政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资料显示,全国用公款请客送礼年开支超过1000亿元,实际上远远不止。 一、原因透视 用公款请客送礼成风,其原因主要有6点。 1.观念错位。一是潇洒论。现在社会上流行潇洒之风,有些人误以为不坚持原则,有能力用公款请客送礼,就是玩得潇洒,玩得开,不仅广交了朋友,而且办事也方便。二是搞活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十月中旬,黑龙江省建委副主任周淑萍带十几名工作人员到勃利县召开全省乡镇建设竞赛总结表彰会,途经鸡西市,顺便到该市汽车公司了解扭亏为盈的改革经验。当晚,这个公司为他们摆上了丰盛的“过路酒”。他们说,整党中有“约法三章”,不许到基层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婉言谢绝了。翌日,到了勃利县,县委也为他们安排了  相似文献   

8.
有友人从远方来,谈起该省招待处长的一句名言:“接待也是生产力”。据说,此言一出,下面干部不顾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反对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垂钓陪舞、游山玩水种种规定,竞相效仿高规格接待。理由是:让客人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就会转化为工作动力。招待费用花得越多,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勤俭节约,反而会落得个限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罪名。  相似文献   

9.
持续近一年的查处公款吃喝玩乐行动取得了多大的成果?公款吃喝玩乐风能否刹住,并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又是一次考验。 元旦前夕的12月28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委派的6个落实“两不准”规定(不准接受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的娱乐活动,或统称公款吃喝玩乐)专项检查组在经过20多天共检查15个省(市、区)后,向中央纪委的主要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听完5个明察组和1个暗访组的汇报,中央纪委副书记王德瑛宣布:1996年继续把查处公款吃喝玩乐作为反腐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5,(6)
在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股新的不正之风正在蔓延滋长,而且有愈刮愈烈之势。这股风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已扫当严重,很有必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进行第三期整党的单位,应把狠刹这股歪风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抓。 新的不正之风有诸多的表琨形式,如套购国家紧缺物资,倒买倒卖,随意抬高物价,扰乱市场;乱要提成、回扣、好处费,甚至收贿受贿,敲诈勒索;多发或溢发奖金、实物,偷税漏税;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突击提取提级,以各种名目滥发津贴、补助;以重奖为诱饵推销滞销劣货,等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新金县城,人们称赞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吴同德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铁纪检”。 一九八二年,吴同德刚上任,就发现县纪委里积压的新老案件一大堆,他决心彻底清理。这时,有些关心他的人好言相劝了:老吴啊,你都五十好几的人了,还是多栽花少栽刺,睁只眼闭只眼算啦!老吴幽默而坚定地说:党把纪委书记的重担交给了我,在大是大非面前,我怎么能抹稀泥呢?为了维护党的利益,就是引火烧身、荆棘扎手,我吴同德认了! 近几年,不少地方刮起了一股动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这股风也波  相似文献   

12.
瞭望哨     
《瞭望》1996,(41)
也谈“公款随礼” 黑龙江 许文阁 “公款随礼”是一种现象,是群众对时下名目繁多的社会性应酬交往活动的戏称。其实质,是一种变相贪污行贿,实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官场腐败”。 乍一看来,“公款随礼”是拿公家的钱,又送给公家了,表面上存在着某种“合法性”。其实,一些“公款随礼”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及其领导  相似文献   

13.
瞭望哨     
《瞭望》1995,(4)
t望哨开业志忧江西张言成人谓"开业志喜",我谓"开业志忧"。开业志忧,忧在何处?一忧:大凡某某商厦大楼开业,总免不了"敬请光临"之类,并随之搭上一份不薄的"礼金"。这些"礼金"送出的是公款,落脚处却是个人腰包。借开业之机用公款行贿受贿无疑加剧了社会腐...  相似文献   

14.
张迁 《瞭望》2006,(46)
有媒体报道,当前正值我国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换届之际,一股公款旅游风再次刮起。这股风不容蔓延。公款旅游风并非始自今日,中央刹此风也曾三令五申。在换届期间此风重起,实际上是“官本位”作怪。换届期间公款旅游风再起,说到底是一些地方以公共资源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搞“政治平衡”。一些地方领导或者在换届中以公款旅游安抚他人,或者抓住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整理了近年来10起公职人员违法事件,发现事件发生后,八成是由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先行赔偿的。政府赔偿用的是公款,而公款源于民众所缴税费,群众利益因为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受到损害,到头来还要群众自己拿钱补偿自己。这是哪门子道理?对此,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二。一是政府负有管理失职等责任,需要对受害者赔付;二是考虑到诉讼时间较长,由政府先行支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0,(9):46-46
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近日向全省下发了严格禁止领导干部用公款或利用职权打高尔夫球的暂行规定,违者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南方某县清收被拖欠公款达5250万元,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21%。拖欠公款之风在全国各地,在企事业单位,甚至在党政机关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为啥借了公家的钱久久不还?是因为家境贫寒,无米下锅?是因为生老病死,急需补贴?还是用于干一番利国利民的事?恐怕哪一条都不是。而是有的借机侵占挪用,挥霍浪费;有的借大笔公款放私债得高利息;还有的拿公款垫底经商  相似文献   

18.
一位朋友在一个比较贫困的乡镇当书记。日前,他对我说,和他同样都是乡镇书记的富裕地方的同事,都用公款报考了北京某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而他由于乡财政十分紧张,实在拿不出这数万元的“读研费”,只能望洋兴叹。否则,二年过后,他也可以在各种表格学历一栏中大大方方地填上“研究生”,说不定靠这公款换来的研究生学历,过几年就可弄个县长当当。 按说,在职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读研究生,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读研究生不是花自己的钱,而是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花费公款,读研究生,作为日后加官晋级的…  相似文献   

19.
鉴于近年来公款送礼之风愈演愈烈,形式、内容、手段不断翻新升级,危害越来越大并呈显性化.于是,很多人惊呼要把公款送礼与公众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款购车这"三公"消费并列,对它的危害引起足够重视,严厉予以铲除.公款送礼至少有以下"四宗罪":  相似文献   

20.
瞭望哨     
《瞭望》1999,(27)
克服这个“光荣的缺点”江西凌志明时下有人把“廉洁自律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视为“光荣的缺点”。比如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中,不少领导干部的个人剖析材料中就似乎都有这个“光荣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一是下基层“客随主便”,接受宴请,接受土特产;二是公车私用,私客公请,老上级、老朋友、老同事、或同乡找上门来,用公车接送,用公款接待,等等。为什么把“廉洁自律的标准不高”视为一个“光荣的缺点”呢?因为他本来就不认为这是个缺点。来个老朋友、老上级,以个人名义用公款盛情款待一番,甚至安排到名胜古迹游玩一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