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直在不断调整防务政策,以便应付国际安全形势的新挑战,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最近,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年度防务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防范—威慑—击败”三位一体的防务新理论,将其作为处理冷战后安全危机的指导原则。这是美国政府对传统的以威慑为核心的防务战略的重大修改。这一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将“防范性防务”,即“防止对美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变为全面爆发的现实威胁”,置于新时期防务战略的首要地位,从而改变了冷战时期主要依赖核威慑来对付现实威胁的防务战略。  相似文献   

2.
王林霞 《党史博采》2005,(6):110-114
美国的对华总战略是“接触战略“.在这一战略的统领下,美国制定了各种具体战略,其中人权战略是最重要的次战略.美国的人权战略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安全.如果美国的人权战略得逞,中国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将会解体,政治、社会将陷入严重动乱,国家结构也将因此走向解体.因此,要充分认识美国人权战略对中国的危害性,制定相应的对策,粉碎美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相似文献   

3.
刘霏 《学习月刊》2016,(5):30-31
美国军事学家马汉表示,“得海权者得天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总统的支持下,海权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美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实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21世纪后,印度洋的战略价值愈益凸显。一旦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在印度洋区域发生触碰,印度洋就有可能成为“冲突之洋”。因此,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印度加紧强化“东向”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内部需求和外部诉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陈海宏 《理论学刊》2007,(11):103-108
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灿荣  刘丹阳 《前线》2021,(1):40-43
无论美国选举结果如何,至少有3个不可能改变: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发展趋势、美国两党都认为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的认识、美国社会短期内对华态度。拜登胜选后,中美关系的基本结构仍以竞争为主,但政策的可预期性、连贯性和双边关系稳定性将会增加。中美双边对话可能部分恢复,但不可能扭转中美关系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发展,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自身实力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新走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走向的变化及诱因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以港、澳、台中小资本为主。此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其对华投资战略走向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变化:1.将中国作为全球竞争和长期投资的战略重点。这种新的战略走向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华设立高层级管理营运中心,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营网络中的地位。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将中国从亚太地区分离出来,设立一个与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相互独立平行的地区总部。其二,加大对华投资力度,激烈争夺中国市场。目前,跨国公司以全球竞争和争夺中…  相似文献   

7.
新千年来临之际,美国大选落下帏幕,可谓是尘埃落定。随着共和党人布什上台执政,新总统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不仅关系到亚太的和平和安全,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以及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本文旨在通过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回顾,以及中美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对美国在新世纪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作一些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华军事战略是美国整个亚太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美国国家利益这根基轴,美国对华军事战略走过了几个不同的时期。美国对华军事战略演变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战略扼杀”阶段(1950—1953年)1950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纠合所谓“联合国”军大举侵朝,企图在征服朝鲜以后,进一步侵略中国。侵朝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公然声称:“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表明了美国企图借朝鲜战争的机会,将战火引向中国,以扼杀中共政权。但朝鲜战争并未沿着美国所设计的方向进行。在中朝两国军民的顽…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以来,美国高层接连访问中国。8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来华“战略对话”;10月,美财政部长斯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首的经济班子集体访华,随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到京;11月,美国总统布什到访。美国高层如此密集访华,既有现实需要,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更趋理性、更趋现实的调整,美国对华“接触加遏制”的政策正由倾向“遏制”向更加倾向“接触与合作”转变。出现这种微调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方面:一、美国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认识徘徊,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遏制中国论”,美国朝野…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高科技等领域竞争的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纪,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的世纪。据报道,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美国要“重振霸权”,日本要“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欧共体要“同世界上其他的技术霸主并驾齐驱”。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措施,其中焦点是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培养跨世纪的高科技人才。从国家、民族命运考虑,作为12亿人口的中国,自然不能安于落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在跨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竞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经济转型期发展起来的。受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 ,中小企业在新世纪挑战中的生存战略是 :技术创新战略 ;营销创市战略 ;专业化生存战略 ;寄生依附生存战略。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是 :市场填补者战略 ;市场追随者战略 ;联合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自身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城市圈作为区域经济运行的平台与竞争的载体,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旅游欠发达区域的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呈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十二五”开局进行战略研究,更新发展理念、秉承发展原则并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十大关系”。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战略引领,实现城市圈内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景治 《新视野》2003,(4):10-13
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战略机遇期是由当前国际大环境、美国全球战略和中美关系、我国周边环境、台湾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决定的。为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我国国际战略的制定,主要应当依据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国家综合实力、理论指导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因素。我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包括核心利益和外延利益。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运用广结善交、相互融合、睦邻友好、多元制衡和有效威慑等谋略。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五角大楼正在加紧制定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重新调整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以打造一支今后50年“无可匹敌”的武装力量, 实现其继续称霸全球的野心。按照美国法律,五角大楼每隔4年要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份防务评估报告。这个报告一般是在新总统就任后,由国防部长亲自组织专家和官员制定,它对美国的国防战略走向有重大影响。在尚未出炉的新报告中,五角大楼的决策者准备对其现行的全球军事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将“同时打赢两场大  相似文献   

15.
金灿荣  戴维来 《党建》2012,(6):60-63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邵峰 《前线》2004,(12)
遏制威慑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虽然以前国际关系中也有过先发制人”的说法和行动,但把先发制人”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次则形成于布什政府。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首次明确提出先发制人”论。布什声称,冷战时的威慑”秘遏制”战略已经不适用尹序lr之后的形势,美国必须准备对恐怖分子和暴君”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他还指出,反恐战争不能依靠防守而取得胜利,美国必须向敌人发起进攻,在最危险的威胁未形成之前就将其消除。接着在6月14日,在共和党的一次筹款集会上,布什正式减孝先发制人”论上升分布什主义”Ru…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2):8-8
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谈到,“十一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令人振奋。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军现代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防和军队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周边安全环境比较复杂,影响我国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有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在新的起点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8):17-18
由于美国广播理事会在2012年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将“美国之音”对华短波广播列为削减预算的对象,曾被美国视为“民主利器”的“美国之音”近日传出停止对华广播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谢萍 《发展论坛》2000,(7):62-63
冷战结束后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同时 ,美国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而动 ,积极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 ,力图确立“美国霸权下的和平” ,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美国的单极战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美国单极战略的背景1 “战略机遇期”观点的提出。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崩溃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内盛行的观点认为 :从现在起到2015年 ,美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 ,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中心难以向美国挑战。美应利用这一时机加紧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全…  相似文献   

20.
崔莉 《共产党人》2017,(8):52-53
伴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宁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宁夏商业银行要加快推进本外币一体化建设,打开国际业务转型新局面,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为宁夏企业“走出去”全面保驾护航,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