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清代台湾官民建庙祀神之比较——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二颜章炮*在台湾学者黄典权、刘枝万和邱秀堂三位先生各自编辑的《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中部碑文集成》和《台湾北部碑文集成》中,搜集了大量反映清代台湾寺庙修建的碑文。笔者通过对这些碑文进行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特别兴盛,有林立的宫庙、众多的神灵、大量的信徒、频繁的宗教信仰活动。本文就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及发展作初步的探讨。一、“好巫尚鬼"的传统与民间信仰的滋生秦汉之前,中国大陆东南为百越族的聚居地,居住在福建境内的原住民称“闽越”。同一时期居住在台湾的土著民族的族属问题十分复杂,他们是不同时期,从不同地方迁徙入台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支是从福建迁徙人台的闽越族,泰雅人至今仍流传着其祖先来自大陆的神话,传说上古时期有一男一女为了朝拜太阳,由  相似文献   

3.
妈祖信仰是当今台湾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其神庙与信众的数量远远超出其他民间信仰之上,这从大甲镇澜宫的每年声势浩大的绕境游行和北港朝天宫旺盛的香火中可见一斑。实际上,妈祖信仰在台湾广为传播并非始自今天,据尹士假《台湾志略》的记载,早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妈祖就与关帝、大道公等同为台湾“灵异最著而为民所咸奉”的神明。至嘉庆年间,妈祖神庙已遍布台湾各地,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记载:“天后庙祀,所在多有。官建者尚有鹿耳门庙;康熙五十八年,文武官公建,经历王士劾董其事。今总镇爱新泰重修。又,道署、府同知署皆有庙。其附郭者,如镇北坊水仔尾,俗呼小妈祖宫;则始初庙祀也。  相似文献   

4.
叶青 《台湾研究》2005,(1):59-64
解放战争后期在国民党政权趋于崩溃的形势下,蒋介石加紧经营台湾,妄图以台湾为反攻基地,并尽力保持福建、广东和西南各省,控制东南沿海岛屿,以屏卫台湾。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渡江战役后,迅速向全国进军,准备攻打福建,解放台湾。因此国共双方对福州攻守之博弈都把对台的攻守战略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对福州攻守战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18月,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厦门“海峡论坛”宣布“河南固始根亲博物馆”为两岸民间交流基地。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数次大迁徙中由中原经福建再到台湾的。每五户台湾居民中有四户称先民来自“光州固始”。在闽台人的心目中,“光州固始”就是原乡,就是中原,就是他们永远的根。  相似文献   

6.
钟岷源 《南风窗》2011,(14):56-58
近年大陆与台湾民间信仰的交往十分热络,亦是现在对台交流的重点之一,目的就是要做好台湾基层民众的工作,从而增强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政治化倾向。第三届海峡论坛于6月12日在厦门如期举行。两岸民间信仰交流成为今年论坛的一个重要板块。  相似文献   

7.
台湾证券柜台市场为破解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台湾证券柜台市场发展空间狭小,加强闽台证券柜台市场合作,既有利于扩大台湾证券柜台市场发展空间,又有利于破解福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在充分论述闽台证券柜台市场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引入台湾上柜和兴柜交易机制与福建产权市场对接,阐述了闽台证券柜台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合作路径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宗教给印度带来的究竟是福是祸,真是一时难以说清的。去印度,印象最深的就是寺庙林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人稍微多一点的地方就有寺庙,香火旺盛,热闹喧嚣,教徒虔诚。  相似文献   

9.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大道公,姓吴,名本,相传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自幼聪颖,不茹荤,不受室,立志学医,精通岐黄之术,“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疴奇怪,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以为神医”。后因上山采药,坠崖伤重而逝。当地百姓追悼感泣,立祠奉祀,灵异益著。“民有疮疡疾疚,不谒诸医,惟侯是求。撮盐盂水,横剑其前,焚香默祷而沉疴已脱矣。乡之父老私谥为医灵真人”。于是吴本由神医转化为医神,其祠庙遍及闽南各地。明末清初,随着闽南百姓大规模移居台湾,保生大帝信仰也传人台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台湾各地共有保生大帝的庙宇约270座左右,与妈祖、观音、关帝等同属台湾10大民间信仰之列。其实在早期的移垦社会时代,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就已经相当盛行。刊行于乾隆三年的尹士偎《台湾志略》记道:“开山宫,祀吴真君也。台邑之新街、东安坊、镇北坊、北线尾、安平镇及凤、诸各邑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祀宇之多,埒于关帝、妈祖”。保生大帝信仰会在台湾流行与早期移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闽台民间信仰蠡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民间信仰蠡测连心豪民间信仰在宗教信仰范畴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闽台民间信仰的关联性、共同性、从属性,体现了闽台之间亲密的人文历史渊源。闽台民间信仰文化交流及其学术研究是个方兴未艾的重要课题。一民间信仰或多或少都带有宗教成分,显然属于广义的宗...  相似文献   

11.
回首辛亥百年,不禁想起推倒大清覆亡第一块骨牌的衰人——“橡皮风潮”中的上海道台蔡乃煌。 蔡乃煌号称清末广东文坛“四大金刚”之一。蔡有才无德,早年常做科场“枪手”,每考必中;后因吃花酒争风,被革除功名,改名乃煌顶替堂侄为国子监监生。光绪十七年中举后,入福建藩司唐景崧幕,1894年唐升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蔡随唐入台。甲午战败台湾割让,蔡乘机卷走部分库银,回大陆钻营。  相似文献   

12.
中原与闽台在历史上有着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紧密联系。至今,全台湾人中汉族占98%,其中80%是由福建去台湾的中原“河洛人”。而台湾的中原“河洛郎”,主要是在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响应黄巢起义,由河南“光州固始”起兵,进入福建。迁徙到福建的中原“河洛郎”,部分又从闽南渡海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动两岸高校相互招生,建立健全学生双向流动机制是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往纵深领域发展的关键点。2011年,大陆官方确定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六省为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学位试点首批省市;今年,新增辽宁、湖北两个试点省份。那么,大陆学生对于到台湾高校就读的意愿如何?  相似文献   

14.
台湾高山族有多种来源,“其中从大陆迁去的古越人……是构成台湾高山族的主要成分”。三国时期,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将夷州(台湾)人称为“山夷”。最近,笔者在研究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闽北的建瓯土著也称“山夷”。《建瓯县志·人口》载:“商周时期散落在福建有七支氏族,在闽北的为客家族,和当地土著‘山夷’相处。”这一史料为研究台湾“山夷”与古越渊源提供有力的根据。考察台湾“山夷”的来源,必须对古代祖国大陆“夷”的分布和建瓯“山夷”与古越、闽越的关系及古越习俗特征进行考证,才能得出其水源木本的根脉所在。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历史上因地缘相近、血缘相通而建立了密切的文化联系与经济往来。宋元时期开始,两地就有行政上的从属关系。光绪14年(1888)台湾正式建省,与福建省分治,台湾在行政上归属福建管辖至少有500—600年之久。台湾正式成为福建所辖府治也有200多年。无论是台湾建省以前还是以后,当地的货币铸造、印制、发行、流通与管理,均与福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明清两朝台湾货币的变迁来探寻两岸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6.
福建台商投资状况研究林金枝,林庆华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地理相近,血缘相融,习俗相同。自古以来,闽台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和贸易往来。本文企图通过台商与福建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着重从台商在福建投资的角度,探讨台商投资与福建经济...  相似文献   

17.
台湾傀儡戏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宝岛台湾与大陆仅有一水之隔,海峡两岸人民有割不断的情缘。台湾居民百分之七十以上为闽籍移民及其后代,该地区文化艺术多传自大陆福建,而其中的傀儡戏艺术(包括提线傀儡戏、布袋戏等)绝大多数即传自福建之泉州、漳州和汀州等地区。数百年来,傀儡戏艺术在台湾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宗教与娱乐的功用,与台湾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认为“台湾佛教是中国传统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小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岛内影响最大的宗教。2006年5月,台湾500余名僧人跨过海峡,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参拜台湾佛教人士心仪已久的佛学圣殿。鼓山涌泉寺初名华严寺,  相似文献   

19.
从客家视野看清代台湾史研究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台湾的移民开发史上,客家人是仅次于闽南人的重要群体,以往已有不少文章对客家人的渡台垦殖以及族群关系、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作为族群社会史研究,客家人的移民迁徙不仅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文化创造。从这个意义出发,从民间视角研究客家移民史,对于开拓清代台湾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根据笔者十几年来在客家地区做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和认识.从民间历史的角度,就清代台湾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首要之务是提高素质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能远从事台湾研究,我也还只是一名学生。要说台湾研究的方法,颇有“臣诚惶诚恐,汗不敢出”之感。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台湾的研究乃是一个综合的领域,其间跨涉到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众多学科。单论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