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读书读到小学毕业,毕业以后就开始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做了很多工作。1944年,他在当时的诸北边区当边区区长。后来担任《时事简讯》的社长。我  相似文献   

2.
苏大平 《台声》2010,(1):40-42
<正>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老人,平凡得就像路边散步的老者。平时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但从不呵斥,用行动教育我们应该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个人的事永远要服从工作需要。父亲淡泊名利,推先揽责,尽管一生换了许多岗位,每次从一个驾轻就熟的岗位换到一个需要从零开始的新岗位时,他从来不畏惧困难,总是愉快地在新的岗位上开辟新的天地。在他逝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几乎没有什么优秀先进的证书,但是他用一生的平凡书写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相似文献   

3.
苏小川 《台声》2010,(12):41-42
<正> 父亲辞世11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身材消瘦,精神矍铄,时常穿一身蓝色旧中山装,慈祥而和蔼,威严而庄重。每每忆起,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今年是父亲离世11周年,我代表兄妹几人,拾笔追忆父亲的一生,以寄托子女们对他无限的哀思。父亲别名苏晓云,号子明。1913  相似文献   

4.
常嘉煌 《台声》2006,(4):86-88
2005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母亲诞辰80周年,现在两位老人都已离开我们.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教诲如同在昨日。  相似文献   

5.
戴澄东 《黄埔》2012,(4):17-19
1904年11月25日,我的父亲戴安澜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他原名衍功,入学读书取名炳阳。他知道自己能去学习,是家中对他的期望,为此刻苦用功,成绩优秀,数年后考入在南京白下的安徽公学,后由于时局动荡等等原因,学校停办,返回家中务农、自学、教书,但经常得不到温饱。  相似文献   

6.
7.
熊文正 《春秋》2014,(5):32-34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104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10周年的日子,每当看到他参加台儿庄大战时的戎装照片和可歌可泣的抗战、解放战争史料,心里就充满着无限的崇敬和思念。聪颖好学考入黄埔父亲熊顺义,号止仁,1910年12月25日生于四川省威远县一户贫苦农家。由于家境困难,父亲5岁起,就跟着哥哥上山放牛、拾柴,早早体会到了生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农工党成立75周年,回顾我党的革命历程,不由得使我想起一段往事。我是1912年11月生人,于1933年春加入农工党,介绍人是我的表舅裘朝慎和邵武省立高中校长黄农。裘朝慎是我外婆的侄孙,我母亲是他的表姐。1927年冬,经我的小学校长介绍,我在福建省光泽县国民党党部当了宣传干事。以我当时的情况担任这一职务是力难胜任的,好在我和校长之间是师生关系,校长是常委。在他的关照下,分配我一些誊写工作。但参加县党部工作必须是国民党党员,而入党必须年满十八岁,这些规定使我很难解决。由于校长的许可,要我冒填十八岁,理由是我已十五周岁,按老…  相似文献   

9.
吕凤显 《台声》2013,(6):74-74
2012年12月18日清晨7时18分,父亲吕宝贤衰竭的心跳停止了,安祥的闭上了眼睛,依偎在我臂中的身体缓缓滑下,父亲就这样永远的走了。  相似文献   

10.
齐海鸥 《黄埔》2013,(1):63-63
父亲齐树声于1912年11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因病于2001年4月去逝,享年89岁。他自幼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初中,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1937年高中毕业。抗战爆发,为报效祖国,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38年毕业。1944年随国民党部队进疆,1949年10月随陶峙岳将军在南疆光荣起义。  相似文献   

11.
苏民生 《台声》2003,(8):42-45
父亲走了父亲是下午走的,5月的最后一天。进入昏迷状态已经两天多。母亲忍受着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苦痛,回去休息了。我和妻子守候在病房。突然间,监视器上的显示急剧下降。医生护士赶来抢救,已经回天无力。病房立即整理好,父亲盖着白色的被单,安详地躺在病床上。我和妻子忍着撕心的悲痛,告诉母亲和女儿赶到病床前作最后的告别。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解脱了疾病的折磨,告别了纷繁的人世,父亲安详地走了。父亲是上一年确诊为肺癌的,经过北京医院精心治疗,到下半年控制住了,不幸的是,春天查出转移到脑干多处,已经难以治愈了。虽然没有明说,…  相似文献   

12.
吴琼 《台声》2013,(11):80-81
父亲的一生经历了生命中两个重要的30年,这其中的情感演变与两岸关系发展紧密相连。以1979年为分界,前30年,思乡情怀深深埋藏在父亲的心间;后30年,和暖春风渐次化解了父亲的乡愁。  相似文献   

13.
秦岭 《黄埔》2009,(6):31-31
家父秦与廷,自幼在江南水乡的书香门第过着优逸的生活。然世间风云,变幻莫测,七七事变爆发,救国图存之声高呼如雷。因国土沦丧,人心涣散,家父再也坐不住,怒发冲冠,急报国仇。毕业于开封二河中学的他毅然报考黄埔军校,在雄壮的的校歌声中步入了他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14.
黄慧南 《黄埔》2012,(6):8-10
上海,17岁的我第一次见到父亲1965年的一天,我正在上海北郊中学的教室里上课,突然被教导主任叫了出去:你父亲来了,现在住在锦江饭店,你去看看他。我不去!回答出乎教导主任的意料。我当时感觉和父亲没有什么关系。1948年夏天,父亲与全家人正在庐山避暑,突然接到即刻下山赶回武汉参加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的命令,就这样告别了家人,那时母亲正怀着我。父  相似文献   

15.
李向阳 《今日民族》2001,(11):30-32
2001年7月21日,不管我们怎么呼唤,父亲再也睁不开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名叫李长猛,1921年12月17日生于昭通市一个回族贫民家庭,在父亲的生卒日期中,我发现了三个基本数字:1、2、7,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生日:1921年12月17日,又是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卒日:2001年7月21日。这三个数字的组合也是党的生日:1921年7月1日,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巧合?几天来我一直若有所思。当党组织写出父亲的生平时,我心里不觉一动,1、2、7不正是父亲一生的总结吗?“1”是一心一意跟党走…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人的一生能尽自己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刘万祥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参加工作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忠诚党的事业;从北到南,从部队到地方,从城市到偏僻的少数民族山区,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劳苦奔波,尽心尽力,做了许多实事、好事、群众受益的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何大欣 《台声》2013,(8):72-74
今年8月14日是父亲百年诞辰,9月6日则是父亲仙逝16周年纪念日。如今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中寻找“何非光”的名字,可以看到上千个条目,人们在评论、在怀念、在探索、在走近这个传奇的名字。每每看到这些文章,我都感动不已,因为人们没有忘却我敬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去世已经15年。他慈祥的面孔,他朴实的性格,他诸多的往事,让我时常忆起。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我的家乡在浙江北部的湖州,地处杭嘉湖平原和上海、杭州、南京的中心地带,是自古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我的家就坐落在湖州素有"桑林"之称的双林镇的农村,当地的农民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种植水稻。我的父亲就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