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经历了不同过程。选择和采取任何一种动员模式,都与当时所处的政治背景、社会条件以及广大民众的自觉意识等因素密切关联。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承接和角色递进的演变趋势,同时,在某一个时期也会出现几种动员模式同时并存、各司其职的格局。尽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动员模式在整合民众、推动社会发展上都发挥了应有的历史功效。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建设的出发点或立足点上,之所以要把党情凸现出来,也是党的建设的规律使然。党的建设与世情、国情紧密联系,与党的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它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同时,它又不为其他方面所替代。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着决定自身状态、趋向的内在因素。这种因素的主体部分即党情。党情,包括党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包括党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教化之所以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与它在历史中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化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儒家思想合理内核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尽管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存在本质不同,二者在具体内容、历史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二者教化和灌输对象同为中国民众这一点没有变,中国民众接受思想灌输教化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相似性和继承性。儒家思想教化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和迷信、文明与愚昧的斗争,一直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人类社会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当时人对自然现象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因而误以为某些现实的动物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于是就把它们崇拜为“神”。今日之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航天技术、核能利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等,科技的创造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但是,在人们为科学的魅力所折服、享受科学所带来的丰硕果实的同时,一些占卜…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群众”历史地位的同时,赋予了“群众”概念以政治上的积极意义。“群众”是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民众的集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在当代中国,一切从事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军中马 《廉政瞭望》2004,(10):10-14
一个社会如果不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各种社会群体总是围绕权力崇拜、金钱崇拜、指标崇拜、分数崇拜、学历学位崇拜、名次崇拜的指挥棒转,能不浮躁吗?教育浮躁是这个时代人们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它所戕害的不仅是一批人,而是一代甚至几代人;它所摧毁的,是教育的根基,是社会的公正和良知。  相似文献   

7.
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人民大众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事业,正是集这种灵魂根脉于一身,才演绎了一场近代以来的中国最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走出了一条堪称世界榜样的“中国道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生存诉求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在中国广大民众中的传播,也正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奠定重要的思想条件和群众基础,为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条件和政治基础,才使得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艰难中前行、在发展中完善、在创新中成功。  相似文献   

8.
吴晓明 《党建》2013,(4):19-19
《共产党宣言》显然不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课程,而是一部借助历史教育我们的课程。马克思的论述集中于此前为历史学家所藐视的人类基本活动,诸如农民对食物的生产、房屋修理、甚至人类繁衍等。这在社会理论上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因为它清晰地结合了社会生产活动,必将推动广大民众争取权力的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杰出人物作为人民的一员,与普通民众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马克思的政治参与是深刻的批判。他暴露虚伪,揭露阶级偏见,打破幻想。他还鼓励广大民众组织起来、武装自己去捍卫自己的利益,而非仅仅依赖于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中日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他们在文化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研究中发现,在神树崇拜这一方面,也有着很多共同点,如贵州省印江县永义乡与日本的和歌山县的两大神树都不用于祈愿子孙满堂,都是粗壮健硕的大树,对其崇拜源于对自然的敬畏等等。此外,笔者还通过比较贵州省神树"千年紫薇王"与和歌山县"百年樱树"的祭树习俗与两棵神树上所挂之物,进一步剖析中日两国民间崇拜树的深层次原因,透视中日两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引导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宗教信仰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对党的宗教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 ,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日益活跃 ,深刻影响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甚至制约着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因此 ,探讨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传承状况 ,提升文化品位 ,实行合理扬弃 ,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间宗教信仰现状的基本特点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主要是指那些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形成的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核心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宗教组织及宗教经典 ,具有分散…  相似文献   

11.
民惟邦本     
梁齐勇 《前线》2014,(4):110-115
在我国光辉绚烂的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始终如一支干流汩汩有声。它原本是儒家治国的基本主张,却又超出儒家的苑囿,经常出现在后世的治国方略中。历史充分证明,民本思想与民族存亡、王朝兴败、社会治乱、民众苦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一思想也确实为历史上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局面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本刊节选的是孟子、柳宗元、黄宗羲等几位古代思想家关于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文化及其影响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世香 《探索》2002,(4):48-51
公共行政文化主要是由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的总体价值观,功能结构观、行政过程观与政民关系现等四方面基本价值取向模式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对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政系统的价值重心、功能范围与分工发达程度、运行机制及公民与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都发挥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随着行政环境的改变,各种模式的基本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公共行政系统面临着进行变革乃至革命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朱丽 《世纪桥》2011,(3):36-37
在文明与民主程度相对较低的历史发展的早期,“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中的指引作用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的发展,普通民众的民主观念得到提升,他们越来越自愿地介入社会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此时,“英雄人物”的作用得到削弱,民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得到释放,历史就越来越表现为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4.
油画《父亲》的完成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多年来,当人们谈论中国当代美术的成就和涉及中国衣民题材的艺术创作时,经常会提到这件作品。时光流逝,世事更迁,《父亲》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早巳为艺术史论界所认定,世人更愿意谈论的是这件作品曾经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民众对它的关注。 笔者曾见证《父亲》从创作、出辰到获得殊荣的整个过程。多年后,回顾和梳理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更清楚地认识一个道理:长存于人们记忆中的艺衣不仅须是艺术上的精湛,更须与民众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这在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富强的漫长征程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5.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频繁地使用改革一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语境中,改革的含义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建国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提出的改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革命:二是新制度下具体政策的调整;而前者是主要的。改革开放后所说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两个历史时期所提的改革,虽然在内涵上有着原则区别,但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后者与前者有着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发展论坛》2002,(1):51-52,59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在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胜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必须坚持不懈地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努力把它减少到最小程度。既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抓紧工作,坚决斗争。”腐败的社会历史根源认真考察中国的社会历史,就会发现,目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种有着一定社会历史根源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腐败现象与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的国情、中国的阶级结构特点、中国的干部队伍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中国曾经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在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本文试图对这一历史运动的产生与近代社会的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一从总体上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它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在淞沪地区先后举行了一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抗战。这两次轰轰烈烈的抗日之役,英勇悲壮,震惊中外,影响深远。在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二八与八一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联系,然而知不是历史的重演,两者在历史上的地位与诈用不可同日而语.(一)一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抗战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都是长达15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同一战争历史过程中,在同一地区先后发生的两个重大战役和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所不同的是;一二八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历史上的众多伟大领袖人物中,亚伯拉罕·林肯是一位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佼佼者,被人们当作圣人一样地崇拜。1865年4月15日,他遇刺身亡的噩耗传出后,美国人民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人们自动组织起来悼念他,送殡的人超过了700万。这绝不是偶然的原因所致,也不是人们对他的盲目崇拜,而是因为林肯的伟大人格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与尊敬。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早期“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民众,这是毛泽东早期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不仅因为他有着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命运,而且还因为他常常是通过对民众命运的探讨去完成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追问和对国家前途的确认。透过他早期的“民”观,我们可以把握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政治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