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嘉锡主席寄语《前进论坛》《前进》改为《前进论坛》,成为正式刊物,是可喜可贺的事。有几家党派的刊物已公开发行,现在我们的刊物也争取到这个机会,值得庆贺。《前进论坛》今后的办刊方向,我同意一是要立足农工党,二是要反映农工党的特点、发挥农工党的优势,三是...  相似文献   

2.
十一年前,我还是一个对民主党派一无所知的青年,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农工党福州市委会机关报到。当时我被分配在宣传处工作,接手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负责登记订阅《前进论坛》的党员的地址邮编,并报送给《前进论坛》发行部。可以说,当时我对农工党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党的党刊《前进论坛》。十一年来,由于这份注定之“缘”,我与《前进论坛》相伴相随,共同成长,对党刊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辽宁省委常务副主委关在汉在农工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座谈会上发言说,我作为农工党省级组织的负责人,之所以关心和重视《前进论坛》的组稿征订工作,因为《前进论坛》是农工党唯一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刊物,是我党的党刊。在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农工党中央的重要决定;报道农工党中央的重要活动和农工党各级组织的工作经验;发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真知灼见;宣传报道农工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  相似文献   

4.
我的回忆     
接到《前进论坛》的约稿函,倒引起我对参加农工党半个世纪以来的回忆。一、参加农工党我是1953年5月参加农工党,当时我在中央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工作。至于为  相似文献   

5.
与党刊的第一次结缘,那是1991年5月,我应约去农工党杭州市委会面试,蔡继绍主委和程家宽秘书长接待了我,并递给我一本《前进论坛》,说是农工党党刊,可以通过它了解农工党。尽管我学的专业是历史学,也听过邱钱牧教授主讲民主党派  相似文献   

6.
正案头的书刊林林总总,其中,与《前进论坛》的缘分最为深厚。参加工作伊始,前辈告诉我,想要了解农工党、熟悉民主党派的工作,就从学习《前进论坛》开始。于是,十几年来,每月阅读《前进论坛》,已成为自己的"必修课"。阅读《前进论坛》,既有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的感悟与体会,也有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的总结和升华。与《前进论坛》同前进,是责任也是动力,是目标也是情怀,已成为我们做好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党刊,感慨颇多,《前进论坛》既是引导农工党党员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的重要阵地,也是弘扬农工党优良传统和履职成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农工党平阳县委会于1989年12月成立,但办公室里珍藏着1982年以后农工党中央出版的《前进》与《前进论坛》,那是我的高中老师、县委会副主委陈虹生前于1982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组织后,将每一期《前进》、《前进论坛》按年份一期不漏地收集,并用黄色的牛皮纸作封面,整整齐齐的装订着。  相似文献   

8.
我大学毕业进入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机关工作,邂逅了农工党的党刊《前进》(1995年更名为《前进论坛》)。之后,在她的陪伴和指引下,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2003年1月,我参加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后,被任命为宣传部门负责人,从此与党刊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当时正是非典肆虐南粤的严峻时期,我就位的第一天,接到了《前进论坛》编辑部主任马镇的催稿电话,要求尽快报送抗非一线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从1993年4月,我加入农工党的第一天起,就与《前进论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前进论坛》的忠实读者,我亲眼见证了杂志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她如同一位师长、一位好友,时常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新知,给我鼓励,给我力量。《前进论坛》如同一位亲切随和的老师,让我对党派工作越来越有感情,也越来越熟悉。拿到每期杂志,最先看到的是中央领导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是农工党的高层声音,这些让我们能  相似文献   

10.
《前进论坛》2011,(11):63-64
农工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 一年来,在农工党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下,农工党党刊《前进论坛》圆满完成了征订、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鼓励先进,特此对2011年度《前进论坛》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2010年度《前进论坛》优秀“三特”人员、“好文章”奖获得者给予表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正惊闻农工党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人原中央副主席宋金升去世,不胜悲痛,禁不住回想起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情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为农工党的发展大计,指导制定党刊《前进论坛》办刊方针的日日夜夜。这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定格,但在这个时刻重提历史,更让我们从老一辈农工党人身上学习到胸怀大局、克己奉公、联系群众、从善如流的优良品质。宋老是1998年正式接任退休的田光涛副主席分管农工党中央意识形态工作的,我所任职的党刊《前进论坛》便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之一。第二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化身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看到母亲会经常收到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用大信封装的党刊《前进》。我不明白《前进》中到底有什么力量吸引着我的母亲。在我的脑海中,党刊已成了母亲的心爱之物。在一个初秋的凌晨,母亲忽然走了,留给我的是一大批《前进》。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来,从《前进》到《前进论坛》,几代党刊人不忘合作初心,牢记职责使命,不断开拓进取,为农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为农工党的理论研究宣传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60年来,《前进论坛》杂志见证了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农工党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郭瑞 《前进论坛》2011,(9):29-30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单位的档案室里“淘”到了八本党刊合订本,甚是喜悦,因为自2002年进入农工党江苏省委机关工作以后,我只阅读过近十年来《前进论坛》的单期刊物。我如获至宝,急忙拭去浮尘,登记借阅后,暗自窃喜地捧回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夜宿麻疯医院农工党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中刚这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不过我还是记得很清楚,因为我经常想着它。每当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我也爱谈起它。这件事已成为鞭策我、鼓励我前进的动力。1975年,我负责华南花岗岩的一项专题研究,为了采集一些特殊的样品,我出...  相似文献   

16.
正《前进论坛》是农工党留给历史的足迹。我们还可以说,农工党的党刊是农工党留给历史的足迹。五百期的《前进论坛》已有着55年的历史,但它是农工党创建85年以来延绵不绝的党刊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是酝酿建党时期的《突击》、《灯塔》,建党时期的《革命行动》,还是抗战时期的《抗战行动》、《中华论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报》;无论是伴随新中国诞生的《学习通讯》、《前进报》,还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前进论坛》,都清晰地记载了农工党的胜利与挫折、正  相似文献   

17.
正吉林白城,素有八百瀚海之称。这里苇海如云,鹤鸣鹰飞;这里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里沃野千里,稻麦飘香。美丽的白城,正迈着跨越式发展的脚步行进着。在白城政通人和的前进道路上,民主党派人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农工党党员,我为此而倍感骄傲。曾几何时,加入农工党,是我们家两代人的心愿;成为农工党党员,是我和父辈的自豪。我们的生命与价值也因身为农工党党员而变得沉实;我们的人生与生活也因走进农工党而充满阳光,在体味温暖的同时,也令内心充满了希望。1987年5月11日,时任农工党吉林省委会主委阎洪臣、秘书长王健来到白城,发展农工党党员,5月26日,成立了农工党白城市小组。经农工党吉林省委会批准,文尔昌、刘鸣山、王凤竹、申恺、李雅林成为吉林省白城市第一批农工党党员。同年10月19日,成立农工党白城市委会。在召开的农工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信息窗《前进论坛》1997年度优秀特约记者、撰稿人和通讯员名单特约记者王位东(农工党商丘市委会)卢士梅(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宣传部)许冬(农工党辽宁省委会宣传部)杨超元(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宣传部)特约撰稿人李滋仁(厦门大学)傅志泉(农工党常州市委会)周超凡...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12,(11):43-43
《前进论坛》是我党的党刊,是农工党中央联系广大党员的桥梁,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平台。农工党杭州市委会把征订《前进论坛》作为宣传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布置,确保《前进论坛》征订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主要抓了“四个落实”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加强对农工党党员的优良传统教育,巩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学中共党史、讲农工党史”活动,2020至2021年,农工党厦门市委会编发“70年70人-农工党厦门先贤谱”,在全市农工党党员中开展“薪火相传,接力前进”党史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