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日告别此前黄金十年时代,进入动荡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实属必然:日本对战争怀有深刻内疚感而对华友好的老一辈政治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日本泡沫破裂进入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2):17-17
2009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越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对日本产品的需求全线下降,其中发电机械、机动车以及钢铁制品的出口总值降幅最大;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对日本汽车、汽车部件和电气机械的需求大幅转强;二是中日海上领土纠纷冲击了两国关系;三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了日本对华出口。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日本对华出口在近几个月内有所改善,但前景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从鸦片战争战败后,弱点尽显露于国际,列强认为中国有丰富的资源却衰弱可欺,于是相继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与军事侵略。日本与中国距离最近,野心最大,侵略行动也最为疯狂。“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鲸吞中国的行动,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日本的经济和对外政策角度探讨侵华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日本花了30年就进入了“列强”行列。二战失败后,也只用了20多年就跃居世界经济次强。而我们以优于日本的“硬件”,经历了30年高速成长,仍与日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仅此一点,就仍需虚心学习。中国向日本学习,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最大的相同点,第二是最大的相异点。中日国情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人多,而两国最大的相异点就是“人”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发达国家之一,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入本国的主要竞争对象。近些年来,由于日元升值,日本企业积极寻找机会在海外投资建厂,规模日趋扩大。就目前来看,中国已成为日本企业的投资热点。尽管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日本对华投资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投资发展进程之比较1、世纪上叶起步发展阶段(1897—1904年):1895年中国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外国取得在中国的投资设厂权,也就开始了日本对华投资的进程。1900年日本在华投资数目约为50万至100万美元,公司主要分布在烟台、上海、福州、厦门等沿海通商口岸.(资料参考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突飞猛进阶段(1905—1930年):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得了东北的控制权,对华投资突飞猛进。1914年日本在华直接投资总数达1亿9000万美元,已一跃而居英俄之后,到1913年日本在华…  相似文献   

7.
吴贻伙 《党建文汇》2006,(11):44-44
人才在人员和科技方面,日本在战争期间借用巨额军费,培养了比战前多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二战末期,日本有很多十四五岁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学生,甚至文科教授被迫加入作战而被击毙,但日本数万工科大学生却未上战场而被保存下来。这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一直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而有关货币侵略的专题研究更是寥若辰星。本文拟根据近年来日本公布的档案、文献,剖析这一时期日本在上海及华中地区推行的货币金融侵略政策,以冀有助于揭示日本在各占领地区实行金融统制与侵略的不同特点,认清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受金融危机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陷入衰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下简称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中国的“保八”目标,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2,(1):31-32
”9&#183;11”事件以来,美国经济从减速进入负增长;已两季负增长的日本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欧洲经济已从坚挺转向急速下降;亚洲经济除中国外,整体增速将降至2%以下。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1.1%,对照前三次经济危机时的世经增长数据,不难看出:“9&#183;11”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那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有哪些新的路径和形式呢?  相似文献   

12.
世情     
财经 日本GDP排名将继续倒退 2012年出现了欧洲走出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缓慢恢复的兆头。进入2013年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应该能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前行,而新兴工业同家的增长率会出现下滑,甚至有泡沫崩溃的可能。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在2012年4月公开了一份对2050年的预测,提出日本在维持现有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到那时其GDP将会倒退到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3.
天一 《先锋队》2012,(29):47
企业文化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到8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理论就是这种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叶晓峰 《奋斗》2001,(10):38-40
最近,我随中国市场经济研修班赴日研修。随团学习20余天,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在日期间侧重考察了日本信息化推进过程和推进措施。日本IT业的发展的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劳动投入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增加,而资本的贡献趋低,惟有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呈上升势头。可见技术进步已成为日本整体经济增长的支柱,而这主要归功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本企业2001年度的设备投资,用于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曾经是一贫如洗,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了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伯仲的实力。一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被中国赶超,屈居世界第三,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日本新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新首相小泉纯一郎上台以后,中日关系因教科书、李登辉访日以及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出现波折。舆论普遍认为,在日本政府领导人这些强硬言行的背后,是日趋增强的新民族主义思潮。一、何谓新民族主义 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日本的民族主义,其背景、特征及影响均有不同,因而被称之为新民族主义。如果说8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潮来自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带来的民族优越感,那么经济持续衰退的局面却是90年代民族主义情绪蔓延的社会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一直处在萎靡不振的状态,而美国经济却持续景气,这与80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许多人把此次日本灾后经济前景与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的情形相比,认为日本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并由此推断这次灾后大规模重建有可能使日本经济出现“V型”复苏。然而这次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柳沿 《党建文汇》2002,(3):39-39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大谈“中国威胁论”,以“害怕”的口吻宣称中国经济将取代日本,这未免使一些国人沾沾自喜。说到底,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日本花了30年就进入了列强行列。二战失败后,也只用了20多年就跃居世界经济次强。而我们以优于日本的硬件,经历了30年高速成长,仍与日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仅此一点,就仍需虚心学习。中国向日本学习,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最大的相同点,第二是最大的相异点。中日国情最大的相同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从奇迹到衰退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在1953—1973年那样迅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在短短20年里,日本从一个农业经济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东京成为全球最大、最充满活力的国际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