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心浮躁的风气下,任继愈先生却一直坚守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的三不原则。不赴宴请,主要因为他不喜欢浪费时间在学术之外的地方。他的同行回忆,去年任老动过一个大手术后,旁人皆劝他休息养病,他却正色以告:我比不得  相似文献   

2.
在漯河市,只要一提起老党员赵金行,可以说不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的名字不断在省、市报刊上出现,他的事迹不断在省、市电视台、电台播出,受益于他的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将他们所经历的事告诉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6)
正陈云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做到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在他的文选、文集和传记里,无不蕴藏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作风。毛泽东曾称赞他:"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讲话。"他心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陈云善于使用蹲点调查法。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他在上海市青浦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领导同事心中的“硬汉”,是亲朋好友眼里的“铁人”,从警30年来,他始终战斗在刑侦、禁毒工作第一线;遇到险情,他总是冲锋在前,“不破案,不收兵”是他的口头禅;他不仅勇猛,更善于钻研,是大案要案的终结者,“守一方平安,维护人间正义”是他的信念。他就是青岛市崂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崔建武。从警生涯中,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  相似文献   

5.
他是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的创建人,被称为“后起的天才军事家”。他率领的回民支队百战百胜,被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孝子更孝我中华,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母子两代英雄的光辉形象,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他病逝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对他予以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造反派骂他是“政治扒手”,康生斥责他“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江青诬他为“右派黑格尔”……在那样的政治压力下,他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惊慌失措,冷静、乐观地对待一切,充分显示出一个哲学家型的领导干部的风范。  相似文献   

7.
正韦成刚,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在感恩中成长,又在感恩中回报乡亲。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表情有些木讷。从外表看,平凡得像一块石头。只有走近他,才发现他是不平凡的。他当过村干部,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他知恩图报,为解决"出村难"问题,自筹近7万元为村民修桥;他是一名普通的供电所抄表员,5年多来尽职尽责,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他先后荣获贵州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贵州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第三届贵州杰出青年农民、贵州  相似文献   

8.
刘良 《党史文苑》2003,(5):11-15
陈独秀,名庆同,字仲甫,安徽安庆人。作为中国革命史上名盛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创办《新青年》杂志,领航五四运动,缔造中国共产党,搅得四海鼎沸,卓然不同凡响。后来他落伍了,被开除党籍,坐过大牢,晚年流寓乡村,落得穷困潦倒,含愤而逝。然而,在他充满风雨雷电的人生征途中,他“龙性”难改,“始终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劲”(郑超麟语)———大事小事不饶人,是非面前不屈从,误入歧途不回头,生死关头不变节,贫病交加不丧志———从而写就了他坎坷曲折、大起大落、毁誉交加的悲壮人生。不饶人他“讲一口安庆话。怎么想就怎么说。有时会骂人,骂得没有道…  相似文献   

9.
<正>温附山是山西南下干部中一位杰出的代表,我在他领导下工作过,聆听过他的许多讲话,深受教育。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他对地方干部一视同仁,讲团结、不歧视、不排斥,大胆使用,深得地方干部的好评和拥护;二是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爱护知识分子干部,不跟风走,不随便整人,深得知识分子的信任和爱戴。下面我想就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作简要介绍,以此作为对温老的深切怀念。福建素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地下党、游击  相似文献   

10.
正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红军长征的"铁流"队伍中,走着一个唯一有教授头衔的人。他个子不高,穿一身不合体的旧军装,腰束皮带,打着绑腿,操一口浓重的湖南新化口音,他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军人,又无时不显露着学者风度。他就是来自湖南新化县的成仿吾。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学家1897年8月24日,成仿吾出生在新化县琅塘镇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童年时,他先后在私塾、书屋、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一生清正廉明、公道正派,曾经多次遇到有人送他礼物,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在他的一生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收礼、不吃请,有口皆碑。他语重心长地说:"送礼必定是有求于我,决策时必有偏差。""若收礼决策必有偏差"是一记警钟,时刻提醒干部要克己私欲、一心为公,把权用好、用对、用到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监考     
他从小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都不想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个笨蛋、白痴。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地为他担心着。  相似文献   

13.
新新说法     
每一批富翁都是这样造就的: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富翁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大多数人不幸福,并非他们无法得到幸福,而是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比别人幸福。——社会扭曲时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非常失败,简直一塌糊涂。”他说。 “小”是指他念书的时候。他上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为零分。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就连体育也不好。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他在参加唯一的一次重要比赛中一败涂地。在学校,没有人不认为他糟糕透顶。他孤独、落寞,在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身影。在别人眼里,他这个人仿佛根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不学习,浑身没力气"一天不学习,浑身没力气!"郝建辉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他的搭档、第二炮兵某装检团团长任家伟说:"郝政委真是个学习型的人。他在学习上的那种执著、那种刻苦,全团无人能比。团机关每天熄灯最晚的是他,读书最多的是他,资料积累最全的还是他。他通过刻苦学习不仅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而且讲起话来很有吸引力,大伙一听就来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朱镕基严于律己,举世皆知。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但我们发现,他也曾破例题词。这里仅举出4例。  相似文献   

17.
林伯渠在党内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在旧政府里,他做官不像官:不要特权,不受贿,不娶姨太太。这在当时人的眼里,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1917年,他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这个职务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头等肥缺。上任之初,人们还不了解他,求事送礼的络绎不绝。他站在堂屋里,面红耳赤地痛斥那些拿着各色礼品的行贿者,直至把他们逐出大门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医学博士,现代人似乎很难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然而,它们在他身上却得了完美的统一。他,就是同济医大协和医院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副教授冯敢生博士。38岁的冯敢生,中等身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和悦的脸上挂着谦逊的微笑,眼眸里流露出十分的质朴。凡是和他相处过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或是病人,没有不敬重他的。他的父亲是工厂干部,他从小就养成了淳朴、自励、助人为乐的品格。他谙知国家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而自己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更难。1979年,他还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就把自己放到世界科研大棋盘上去拼杀、搏击。在著名学者颜小琼教授  相似文献   

19.
我与蒋新松是老相识了,经常在一起开会、作报告等等。我感到从他那里可以学到很多好的东西。首先是他的思想非常敏锐,接受新事物非常快,而且他善于抓战略性、前沿性的东西。所以说,他是战略科学家,一点也不错,他隔一段时间就提出方向性、指导性的东西,而且坚决地抓下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来是不出名的,在中科院里是排不上号的,蒋新松上来以后,就大不一样了,现在沈阳自动化研  相似文献   

20.
<正>1张鼎丞,人们习惯称呼他"张老"。南下服务团小战士称他"张老";陈毅、粟裕、叶飞、方毅等老革命家也称他"张老"。战争年代,在闽西的大山里,跟随他一起打游击的红军战士,见了他不叫"司令"、"政委",只称"张老"——那时,他仅30出头,并未老,也未显见老相。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多人仍不叫他"书记"、"部长"、"检察长"、"副委员长",还是称他"张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