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前无古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在我国,市场经济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密切结合在一起。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只讲市场经济的共性,忽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必须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改革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走到邪路上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相结合,从经济上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这种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私有制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私有制相结合,也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需要的、与资本主义条件下不相同的市场经济具体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需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刚 《理论研究》2013,(2):74-8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以科学理解"计划与市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的,以此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论断,就其本质而言是"结合说"而非"取代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是建立在对计划的否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机制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上述不足性的发挥。并且,计划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先天不足",科学制定并有效利用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而言,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体制,而非以市场排斥计划的单一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坚持计划机制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利用,这种利用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层面的客观中立性。  相似文献   

5.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核心问题。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建立以来,我们党对这个问题一直在进行艰辛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相继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改革方案,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观念,并最终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在党的十四大上作出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决策。这是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合理地配置资源是社会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各种经济体制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有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8,24(11):34-39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简单地"拼装"在一起,而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需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8.
薛绍斌 《党史博采》2007,3(5):33-34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合理地配置资源是社会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各种经济体制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有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属于社会运行机制范畴的辩证认识,是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基本制度的辩证统一,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市场与计划的辩证统一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得到充分的论证,但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关系研究不够。我们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得到更大发展,必须重视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得到充分的论证,但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关系研究不够.我们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得到更大发展,必须重视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从改革之初反思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到十二大提出"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三大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精辟阐述,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又经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等几次重要会议的积累,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实现突破,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认真总结这一认识历程,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补正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改变了我们与政府,我们与企业的关系。当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让位于市场,由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成了市场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我们现在不得不面临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我们不得不逐渐适应下岗、再就业这些市场概念。那么,市场经济是不是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经济了?政府不管劳动者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因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5.
1 993。2。25一93.4。26 (报纸、期刊名称后面的数字是 日期、期数) .市场经济国家体改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 思路钟星经济研究资料93。4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讨沦 张乐经济研究资料93.3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问 题潘石学理论9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何诚颖中国经济问题洲。l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李霆晋阳学刊93.二市场经济:正确的战略选择 曾收野广东社会科学93.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基础 周春社会科学研究93.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有计划调节 黄少安中国经济问题93.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和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既是国内经济理论界正在研究尚未定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要顺利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 长期以来,我们曾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相似文献   

20.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发展的,是一个不断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但是,党和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反复探索、不断深入、逐步明确的过程。这个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计划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大体可以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