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涉警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安机关直接成为冲击目标或者直接由公安机关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众对警察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由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不力,群众缺乏安全感,警察执法不公,引起群众心理失衡,地方政府滥用警力,造成警民对立而造成的.对涉警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转变思路,从被动处置转为积极预防;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面对现实,制定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做好信息公开,引导舆情走向;处置时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慎用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省权 《公安研究》2007,155(9):9-14,8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准确界定,分析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坚持工作原则,准确把握好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时机,不断提高群众工作、依法处置、指挥协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释了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变,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念,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技战术,以及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法制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群体性事件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事物。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得现场处置工作规范性的把控难度也越来越大。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中的困难和矛盾越发明显,因此,研究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中的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迅猛的发展,但事物总是矛盾的,在经济体制改革正深入进行的同时,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各种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于未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解决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在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提出了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各种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进一步深化 ,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阵痛日趋激烈 ,使本来就难以调和的矛盾更加尖锐 ,最终通过群体性治安事件这一载体凸现出来。当前 ,在少数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处置中 ,还存在认识误区和处置偏差 :一是片面强调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基本属性 ,不敢处置 ;二是治安事件的发生和处置陷入反复、循环的怪圈 ;三是片面强调慎重 ,将处置原则中的“三个慎用”等同于三个不用 ;四是决策体制不顺 ,责权脱节。公安机关在多年的斗争实践中 ,就如何迅速、积极、稳妥、果断地处置好群体性事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必须高举维护法制、稳定、群众利益的旗帜 ,立场鲜明地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 ;依靠党委、政府 ,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正确掌握、运用政策 ,迅速平息群体性治安事件 ;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努力获取证据 ,为成功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打好基础 ;建立高效、灵活、畅通的现场指挥机制 ,提高现场处置的决策和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7.
涉及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类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星 《中州统战》2003,(12):20-20
当前,民族宗教领域的群体性事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风俗习惯差别类。这类事件多发生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由于部分汉族群众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不够尊重,导致矛盾的产生,一旦矛盾被扩大和激化,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民族利益至上类。由于有些少数民族群众曲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常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个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上升为民族问题,从而引发一些麻烦,致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民族融合摩擦类。在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在漫长而具体的民族融合过程中,民…  相似文献   

8.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伯中 《公安研究》2007,154(8):42-46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安机关应准确认识当前偶发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机制,正确处理慎用警力与善用警力的关系,加强指挥体系的建设,切实掌控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稳定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必须深刻把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 准确区分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情况和性质,因情施策,正确处理;必须突出重点,强化对民警的教育训练,切实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原则和纪律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当前引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原因、特点,提出了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应注意的问题。即:情报信息要灵;要严格区分事件性质,因情施策;要加强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队伍建设,做好警务保障工作;要坚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干群矛盾紧张,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业形势严峻,是其深层次社会原因。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遵循“四个原则”,按照初期处置、中期处置、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对其调控,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2001年5月22日,在甘肃省岷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袭警案。引起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某林场与严家村之间的一草场权属纠纷。这起案件由严家村村支书策划、专人组织、个别人从中煽动而引发,参与其中的村民达二三百人。类似事件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都有发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棘手问题。如不能有效地预防并及时疏导、化解、处置,将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并认真分析其特点,是我们正确预防并及时处置的重要前提。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一是事件发…  相似文献   

14.
正确把握"三个慎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慎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基本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讲求艺术,按照"区分性质、讲求策略、把握时机、严格 依法、果断稳妥"的要求处置,达到处置手段和处置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有个从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其演化机制必然经过这样四个阶段:从引发的原因看,利益冲突、具体的权益受损都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内在原因,而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导致民众长期积聚的怨恨心理、不满情绪爆发出来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从参与的主体来看,分散的个体经过组织动员,形成具备共同行动基础的群体;从行动的过程看,分散的个体行动向集体行动演化,使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从行动手段选择来看,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会首先运用国家制度空间提供的合法性手段,最后才会选取暴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疆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处置工作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首先要找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和“催化剂”,采取七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转型导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日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社会群体性事件,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思考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控制策略,对于在改革条件下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述由头:群体性事件为何在县域多发近年来,由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2011年6月以来国内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6月10日,广州增城孕妇王联梅和丈夫因摆地摊与治保队人员发生冲突,引发持续三晚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此前一天,湖北利川一官员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众聚集事件;6月6日,广东潮安县古巷镇因农民工讨薪被砍伤,引发群体性事件;9月2日,浙江乐清发生出租车司机停运群体性事件,等等。纵观近几年来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发现,多发生在县域。其多发的原因何在?特征有哪些?政府又应当制定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7,(7):47-47
保障人民健康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最近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相似文献   

20.
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反映。矛盾激化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群众与群众的矛盾,群众与集体的矛盾,群众、集体与国家的矛盾。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为:矛盾的广泛性决定了事件的多样性;矛盾的尖锐性决定了事件的剧烈性;矛盾的共同性决定了事件的有组织性;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事件的反复性;矛盾的可变性决定了事件的可控性。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应以“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工作目标,以教育疏导为主,灵活运用行政、法律手段,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缩小影响、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