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华 《天津人大》2013,(9):42-43
据统计,世界上的建筑消耗了全球约一半的资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占全球排放量的42%.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要求城镇新建建筑需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有哪些好处?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张津奕日前接受采访,讲解了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王立 《政策》2011,(1):59-60
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综合载体。作为节能建筑的新兴概念,"绿色建筑"最早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2006年我国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  相似文献   

3.
建筑学家吴良镛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宋连锋摄吴良镛教授搞了一辈子建筑设计,最近几年,获得多项国际奖励:1992年和1993年分别获“亚洲建筑金奖”和“世界人居奖”,今年上半年又得到了国际建筑师协会1996年度“建筑评论和建筑教育奖”。国际建筑师协会是国际...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融的影响下,北极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地理上的"近北极国家"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拥有参与北极治理的合法合理依据,承担着维护北极治理规范、推动北极资源绿色和可持续开发、保护北极自然生态环境等国际责任。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在国内应该完善涉及北极事务的国内规制,推动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合作,协调国内科学家群体参与北极理事会工作组的科学评估工作,并着重构建中国北极国际责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天津人大》2012,(6):38-39
天津地处中纬度沿海地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建筑能耗总量逐年攀升,占全社会能耗比重近30%。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不但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而且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2年5月9日,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9章59条,包括总则、一般规定、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监督管理和罚则等方面内容,为本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制促进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我国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即将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同时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因此可以预见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要特点的气候债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就目前发行存量来看,铁路行业位列气候债券发行的首位,但因我国对气候债券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铁路建设融资气候债券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2,(4):25-2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房屋建造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耗量中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到现在的28%以上。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  相似文献   

8.
笔墨之挥洒岂止在锦城——基于试点谈建筑师介入村镇建筑■班琼1999年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协大会中心议题是:“21世纪的建筑”。我国有71.4%的人口在农村,村镇建筑占建筑总量的64%,值得重视。村镇建筑的主要问题本世纪后半叶,我国的村镇建设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赵斌 《人民论坛》2022,(14):14-19
格拉斯哥大会之后,全球气候治理实践进程似乎迎来新的起点。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政治发展中的逆流给全球气候治理前景蒙上阴影。全球气候治理受到英欧变局、美国霸权嬗变等冲击,而且《巴黎协定》始终面临国家自主行动履约难题。同时,全球气候治理也在制度碎片化、国家群体化、新兴大国主导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新时代中国气候外交,则重在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气候合作,并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已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之一。减缓与适应一直是应对全球气候安全的两大战略。但是,相对于减缓来说,适应的地位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现实中,它是气候方程式中“被忽略的另一半”。在全球“重减缓、轻适应”的大背景下,2018年10月全球适应委员会应时成立。它是全球首个专门从事气候适应治理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以来所采取的行动,大大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气候适应问题的关注度,加强了对气候适应治理的全球领导力,为推动全球气候适应治理向纵深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安全的适应治理,主要涉及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加强中国—东盟、中非气候适应合作。全球适应治理在适应这一全球公共目标的衡量、顶层规划设计、融资渠道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中国要深度参与全球气候安全治理,必须直面上述问题,从制度设计、引领机制、议程设置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适应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河南政报》2013,(17):21-29
豫政办[2013]5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的《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节  相似文献   

12.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月16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  相似文献   

13.
"革命政党与组织国际协调"是当今世界维系毛主义政党之间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已经连续3次召开世界大会,分别是2010年、2014年和2017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0个成员组织,涵盖全球45个国家的国际组织,成为现有世界共产党、工人党国际组织的重要补充,其理论主张和观点具有鲜明的"革命"属性和"国际主义"色彩。梳理这一国际组织的历史、理论和主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毛主义运动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4.
陈粒 《创造》2007,(10):26-27
国际建筑界有很多杰出的华人建筑师,像贝聿铭,早已誉满全球,但这只是一些零星的星光,他们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世界面前.2004年,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在上海成立,从此,国际建筑界有了一个响亮的"华人声音".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上海》2010,(12):56-56
建筑作为与工业、交通并列的全球三大能耗“大户”,其各种绿色节能应用在世博会上广受关注。上海已制定新规,将在后世博时代全面提升城市建筑节能水平。新制定的《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已经人大审议通过,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6.
十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6%以上,2019年达到7.16%,为十年来最高点,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继续增强.同时,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超过1/3,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资源、能源消耗必将持续增加.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劳动密集等传统发展模...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国际气候法治体系建立在《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的框架基础上,这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碳减排行动,但总体而言仍难以显著延缓气候变暖。一方面,不少国家碳中和专项法律的缺失使得碳中和行动落实缺乏具体依靠;另一方面,现有遵约机制下,《巴黎协定》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绿色基金机制、技术支持机制以及国家自主贡献机制难以落到实处。对此,我国应发挥大国作用,制定气候治理与碳中和法律,以公约机制与公约外机制共同落实气候行动义务,并督促发达国家履行国际减排义务,从而助力我国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在本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推出绿色新政。2008年8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纪念韩国建国6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绿色增长"的主张,提议把"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作为韩国新的远景目标。希望通过低碳绿色增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通过绿色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由于过度依赖原油进口而不断恶化的国际收支,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提高韩国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11(6):80-80
2009城市·居民·灯光(City·People·Light)国际奖颁奖大会日前在韩国光州举行.此项国际大奖由飞利浦照明与国际城市灯光协会联合设立,目的在于奖励通过合理的照明战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并提高政府部门和城市建筑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水平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应国际宪法学协会的邀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叔文教授等六位同志组团,出席了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宪法学协会第四次世界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253位宪法学协会的执委、理事和代表(不包括日本的代表).王叔文教授和徐秀义教授分别向大会提交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和《中国宪法解释的若干问题研究》两篇学术论文(英文本).与会者围绕宪法学理论和实践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