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腐败和法官违纪现象,损害了司法公信力,破坏了司法权威,也暴露了现行法官惩戒机制存在的弊端,社会强烈呼吁对其进行重构。台湾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法官惩戒制度。两岸文同宗、法同源,台湾地区的经验对于大陆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鸿雁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28-29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而法官惩戒制度是法官独立的有力捍卫者.我国现行法官惩戒制度存在着实体规定弹性过大、程序设置行政色彩过浓的症结.比较研究国外相关制度,我国应当转变立法指导思想,明确并适当扩大对惩戒事由和惩戒措施的规定,设立专门的惩戒机构并设置完备的惩戒程序. 相似文献
3.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1-7
司法责任制是新一轮司法改革重点强调的关键机制,而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由裁判者负责"的重要制度,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探讨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需要明确法官司法责任的界限,合理划定追责范围;明晰权责主体,将主审法官与合议庭成员作为主要追责对象;结合法官惩戒委员会的改革设计设置追责主体以及严格法官惩戒的追责程序,强化法官职业保障。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应当以确保法官独立行使职权为核心前提,进而实现严肃惩戒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监督司法活动,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4.
结合王成忠案相关的程序问题,联系司法改革新背景的规范性文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具体制度和相关原则,对法官惩戒的程序进行思考,认为法官惩戒制度和刑事诉讼程序、监察程序衔接不足,且存在法官惩戒委员会作用不明、法官权益保障困难的情况,从认为检察机关和监察委员会应该... 相似文献
5.
高通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25(4):65-71
法官庭外调查权存废是学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但从刑事诉讼目的论和追求案件实体真实等角度分析,法官庭外调查权在当下中国存在理论和现实基础。当前,我国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行使存在一些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人权保障和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规定,大大限制了法官庭外调查权的适用。在适用法官庭外调查权时,法官庭外调查权的适用条件、适用对象和方式、控辩双方参与以及法官取得证据的效力和质证等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1.相关的两个重要原则个人应对自己所犯的国际罪行承担责任 ,这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战争中 ,个人既可能因执行上级命令而犯战争罪 ,也可能命令下级去犯战争罪。一定条件下 ,即使没有下达有关命令 ,下级犯战争罪也可能会导致上级的刑事责任。这就涉及到与战争罪个人刑事责任有关的两个重要原则 :第一 ,上级命令不免责原则。上级命令不免责原则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传统国际法中 ,因考虑到军队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而且服从命令是维持军队纪律的基本要求等因素 ,上级命令可以作为免除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充分理由。二战后 ,《欧洲国际… 相似文献
7.
李庆丽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1(6):140-142
法官职业化和精英化是法治对现代司法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基本途径.我国法官职业化建设存在诸多现实障碍,通过积极推进法院体制改革、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完善法官遴选制度、促进法官专业化和裁判独立,是实现法官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潘同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5):56-57,60
司法独立原则有两个维度,一是法院独立,二是法官独立,本文否定了在我国实行法院独立的可能性,认为实行法官独立是实现司法独立的现实选择。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和法律条文存在脱节的现实,指出审判要实现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在二者出现背离的情况下,技术性要服从政治性,以便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最后本文认为要保障法官独立审判的权力,明确审判委员会的权力界限,逐步使审判的政治性和技术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9.
信赖保护原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全部规范之中的基本规范,体现了行政法的时代精神。因此信赖保护原则应成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官职业化背景下我国陪审制度之重构——兼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之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天存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3):122-126
本文在分析《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立法缺陷和当前陪审制度制约法官职业化的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融合陪审制度的民主化与司法审判的专业化、陪审员“非职业化”与法官职业化的陪审制度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是我国当前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之一,理论上对此也多有纷争。从我国房地产登记的立法精神以及实践做法来看,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应当认定为以过错归责为原则的国家赔偿责任。在共同责任形态下,应当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原理科学分配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形态。同时,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适当限制房地产登记机构的赔偿范围,并建立以专项赔偿资金为主体、以追偿和罚款所得为补充的资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殷相印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4-17
警用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是口语的一种变体,它有着自身鲜明的言语特征,即警用口语的逻辑性、可接受性、策略性和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为了使警用口语达到得体的目的,警用口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适合语境原则、交际双方的协调原则、礼貌原则和诚信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警察工作复杂的言语交际需要,完成警察口语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殷相印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4-17
警用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是口语的一种变体,它有着自身鲜明的言语特征,即警用口语的逻辑性、可接受性、策略性和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为了使警用口语达到得体的目的,警用口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适合语境原则、交际双方的协调原则、礼貌原则和诚信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警察工作复杂的言语交际需要,完成警察口语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金桥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2):60-63
我国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专门性、技术性及思辨性都很强的民事立法。在多元利益的复杂权衡和多种价值取向的艰难博弈中,侵权责任法吸纳当今最新学理研究成果并努力将现代立法技术发挥到极致。侵权责任法理性、冷静地审视我国当下社会全面转型的生活现实,最终在民事权益保护与行为自由、一般侵权与特殊侵权、责任主体与责任关系等价值选项中谨慎谋划并作出立法者期待能够回应现实生活的理性选择,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瞻前顾后与左顾右盼式的辩证思维智慧与机智灵巧的平衡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人权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以《巴黎原则》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6
自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条款写入宪法以来,完善人权的国内保护逐渐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机构的地位原则》(简称巴黎原则),为各国在国家人权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方面确立了基本原则。通过对巴黎原则的研究,能够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国家人权机构,对人权的国内保护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汤维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21,(6):41-56
制定《个人破产法》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利于缓解执行难问题,有利于对企业和个人实行同等的法律保护,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观念障碍、诚信障碍、司法障碍等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我国特殊的执行终结制度、参与分配制度、合伙企业法、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惩戒机制、救灾免债政策等已经成为《个人破产法》的制度萌芽,也... 相似文献
17.
于丹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4):86-89
自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条款写入宪法以来,完善人权的国内保护逐渐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机构的地位原则》(简称巴黎原则),为各国在国家人权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方面确立了基本原则。通过对巴黎原则的研究,探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人权机构,对人权的国内保护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陈秋晔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3):31-35
按照我国的民事立法惯例,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总则部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民法总则草案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际,学界对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体系构成的问题仍有分歧。通过对比我国《民法通则》、历次法律草案以及权威学者建议稿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发现当前学界对平等、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的民法基本原则的定位没有异议,争议焦点在于要不要规定公平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绿色原则以及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对这四项原则之取舍,则需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威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68-71
归责原则是信用评级机构侵权责任制度的统率和核心,它决定着信用评级机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制度。建构科学的信用评级机构侵权责任制度必须首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归责原则。确定一个恰当的归责原则应当兼顾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故本文从信用评级机构对投资者侵权责任的角度。对信用评级机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选择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理解和适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首先应把握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其次应厘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关系;再次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