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指实践主体在创造文化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价值选择和利益追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既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邱连波 《民主》2012,(5):17-1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玉标 《理论导刊》2013,(1):92-94,101
从内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需要把为什么人作为根本原则问题,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作为立足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从外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路,应该正确处理"雅"与"俗"、"古"与"今"、"虚"与"实"、"中"与"外"等关系,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软文化的硬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就战略地位而言 ,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无论是对民族、国家、现代化 ,还是对社会主义、执政党 ,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展战略上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施文化战略 ,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必须处理好古今、中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旋律与多样化、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基本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殿生 《求知》2002,(10):20-22
如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是每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基层文化工作者都要考虑和回答的问题。在全面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文化工作者更应努力把握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涵。在当代中国,这个内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此过程中,要用先进文化建设涵盖井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所担负的更新人的思想观念、熔铸人的精神品格、优化人的文化心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等重要使命,就要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客观分析、妥善应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先进文化的新要求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既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他要求教育从学校的狭隘天地里走出来,从国家的全局考虑问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三个面向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面向现代化是基础,面向世界是途径,面向未来是根本。因此,“三个面向”方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优先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战略思想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教…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高瞻远瞩,立足全局,洞察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高度概括了当代的科学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王震同志最近在谈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兴衰,事业成败,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应用;人才战略,教育先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高校教育体制现状;并针对高校教育理念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改善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要求"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15年前,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特色,描绘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关于“三个面向”的理论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我们知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在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石景山学校...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逐渐解体,新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相互争鸣,提倡“中体西用”者有之,呼吁“全盘西化”者有之,坚持“中国本位”者亦有之。尽管见解不同,看法各异,但这些思潮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思考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正在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很有必要回头看一看过去,特别是看一看中国近现代历史,重新思考一下波澜曲折的文化转型过程,重新审视一下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潮。为此,本刊特邀请5位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围绕“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转型”这一主题,抒发自己的看法,希望这一讨论对于今天发展先进文化的宏伟事业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论当前文化建设中的迫切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打好当前文化建设的主动仗。当前正值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文化建设的任务相当迫切而繁重,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文化建设的新胜利。  一、推进主导文化。主导文化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文化,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三点:  一是推进主…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三个面向”改革和发展党校教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刘德骥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十四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党校教育的主题和根本任务。落实这个任务,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胡锦涛在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之际,写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题词。这既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也是新时期干部培训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面向”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关键是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在各类人才中,干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  干部培训要“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后,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当前中小学教育怎样为他们今后挑起这个重担打好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个要求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