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土红 《探索》2011,(1):150-155
在言及权力时,多数学者均将权力视为一种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权力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东西,除工具性之外,它还具有被人们淡忘的一面,即价值性。工具性只是权力的"外显"性特征,价值性才是权力的"内生"性特征。权力的价值性是权力内在的本质属性,它并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权力的价值性有三重维度,即公共性、责任性与亲和性。就它们的关系而言,公共性是权力最重要的价值属性,责任性是权力最基本的价值诉求,亲和性则是权力最根本的价值旨归。权力的工具性只有接受权力的价值性规导,权力才能真正走向人间至善。  相似文献   

2.
政治权力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伦理道德纠葛,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从道德视阈研究权力方兴未艾.从伦理视阈研究权力,内容和范围很广,因而必须抓住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对权力伦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争论较大,难以达成共识.事实上,权力具有两重性,即工具性与价值性.工具性解决的只是权力的效率,即"怎么办"的问题;价值性探讨的主要是诸如正义、公平、自由等政治价值范畴,即"为什么"的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权力,价值性才是其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投票选举,就其自身来说,符合按照德才分配政治职务原则,因而是善的;但就其结果来说,却使被选举权为精英垄断,赋予官吏和政治权力以极大的重要性,最终难免精英篡夺最高权力,遂使"选举"成为"选主",因而罪莫大焉。因此,投票选举"自身善"与"结果恶"的净余额是极大的恶,属于纯粹恶范畴,是不应该的、恶的和具有负价值的民主选举方式。相反地,抽签选举,就其自身来说,违背按照德才分配政治职务原则,因而是恶;但就其结果来说,不但保障了每个人都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还破除精英垄断政权、扼杀专制者于摇篮和降低官吏的价值,最终实现人民主权,因而善莫大焉。因此,抽签选举"自身恶"与"结果善"的净余额是极大的善,属于必要恶范畴,是应该的、善的和具有正价值的民主选举方式。  相似文献   

4.
胡兵 《理论学刊》2002,55(4):63-64
一  牟宗三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关心我们的生命要从德性方面讲 ,从德性上关心生命这个态度根本就是从知识的态度跳出来提高一层 ,这是属于实践的问题。”〔1〕笔者认为 ,熊氏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从德性方面来审视、关注和关心我们的生命的实践哲学。熊氏哲学思想以“体用不二”、“翕辟成变”、“反求自识”为纲宗 ,强调舍故趋新 ,自强不息 ,高扬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 ,其心本论实具有道德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双层含义 ,其“本体”既是自然合目的性的“大全” ,又是道德合自律性的“至善” ,故“本体”是依靠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在儒学"为善去恶"理论中,善与恶不是相对的概念,与恶相对的善亦是恶;儒学所谓的善是指人之为人的根本性,"善教"指明的是人生命发展进取的方向。这些观点给当前德育工作提供了借鉴:一是去恶不是为善,德育要正确处理外在规训与内在自觉之间的关系;二是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善构成了生命前行的一种根本指向;三是德育的过程是生命在"为善去恶"道路上的延绵。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制度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手段,道德制约权力则似乎是人治社会的特质。不过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道德能不能制约权力,需不需要发挥良心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呢?我国学界并没有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一个道德的人;制度总是会有"漏洞的",所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中必然会存在道德问题。权力主体在权力运用中时刻存在着道德算计,虽然这一算计有时并非是自觉地进行的。而道德对权力的制约就体现在这种心灵中的道德算计中。为了有效地制约权力,我们不仅要健全各种制度,还要强化权力道德建设,使得权力主体在自我良心的约束下,在对"恶"的后果的恐惧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7.
刘丽  余小江  明理 《求实》2006,3(10):73-75
至善是人类普遍的追求,具有绝对的价值。虽然我国行政对善的追求通过各种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总体上看,公共行政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和规范并没有切实转化为行政的现实。行政主体的“经济人”属性以及行政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行政善缺失的主要原因。建构行政伦理的制度和生成行政德性是实现行政善的价值理念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引论 价值思想亦称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根本观点及思想体系。价值思想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在实践中,主体要对客体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真假的判断和识别,还要根据客体对主体的效用进行利和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的识别,这就形成了价值认识。从上述意义上说,实践就是由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构成的价值关系。价值就是一定价值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或意义,它在量上表现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9.
行政伦理妥协是公共行政领域一种特殊的价值抉择,因其在实践中表现为择恶弃善或择小善弃大善,故其存在总面临着合法性危机。行政伦理妥协作为一种非羁束性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定才能保证妥协总是在合法性范畴内。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妥协行为的监督,避免虚假的价值冲突,并积极提升行政人员的能力,努力超越行政伦理妥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道德视域中的善教,其实施过程表现为立善心、启善行和建善功这三个阶段的逻辑递进。其中,立善心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善教提供德性保障,启善行确保被教育者依循正确的伦理路径,而建善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有效达成。此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善教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