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弱势群体,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近些年的非农建设用地急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部分市、区在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由于多种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的影响,陕西在农地征用中同多数地区一样,也普遍存在农民参与度低、土地补偿标准低、补偿费分配不公、安置渠道太单一、就业帮扶不到位、社会保障缺失等情况,失地农民的生活与思想状况不容乐观。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征地规模加大,对失地农民一次性补偿偏低,不足以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使得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医疗、养老等一系列困难。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措施有:改革征地制度,完善补偿机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权英 《学理论》2009,(23):52-53
失地农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趋势。虽然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了补偿,但由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仍然蒙受着经济权益的损害、政治权益的剥夺和社会发展权益的缺失,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的弱势群体。因此,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失地农民权益的严重缺失,充分暴露了相关制度的缺陷。只有在新的制度理念指导下,对这些制度进行深度的改造,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农地征收制度、明晰确定的农地产权制度、城乡一体的土地转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失地农民的权益才可能得到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史彤彪 《团结》2006,(4):40-41
农民权益,是指农村居民作为国家公民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农民权益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体系。《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农民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所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第九章专设《农民权益保护》一章内容来保障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权益尤其是经济权益,该章主要内容有:(1)农民有权拒绝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有权拒绝没有法律、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7.
走访东北产粮大县,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非常壮观:上万亩农田成方连片,灌渠联网、道路成环。说起效益,当地领导兴致勃勃:"大公司运作,规模化经营,1斤有机大米能卖到40元!"效益这么好,农民能挣多少?领导说,地流转给公司,农民拿着地租,还能去园区上班,相当于挣了两份钱。问起村里的农民,他们却不买账。农民抱怨,一亩地就几百元租金,公司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不断征地过程就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政府为了非公共利益目的征地造成大量土地征而不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农民最根本的物质保障———土地大量缺失。同时,由于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存在,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一方面,政府要以公利性作为自身的本质属性,摆正自己的公益人的角色,不能把征地作为手段,以自身利益和寻租作为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针对征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上安排和创新,化解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4)
近代以来,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民社会权益的保障问题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农民社会权益出现新特点、新情况,必须探求新的保护机制、办法和措施。同时,农民社会权益问题事关大局,对实现社会的实质性公平,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变革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曹艳 《理论探讨》2005,(5):78-8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民权益的缺失,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保护农民权益,已成为我们实践“三个代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其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是:端正指导思想,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建立符合法律规范的农民权益保护组织。同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1.
城乡利益共享机制建构中的农民身份转变与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改革是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背景。从广州市城乡统筹改革实践出发,发现从理念、体制机制、公共政策及主体行动等四个维度建构城乡利益共享机制,不但能够有效破除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身份边界,而且有利于激活农民的权利意识,从而推动农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发展,提升农民的公民权益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年底,北京提出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并将破解城乡结合部难题作为工作重点。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3.
王凌云的“关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指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章具体讨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海峰  刘艳军 《学理论》2012,(13):104-105,108
农民群体在数量上是我国的主要群体,在社会地位和力量上却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农民的权益正遭到严重的侵害,农民群体无法享受与其他社会群体同等的社会服务和发展成果。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章和政策在农民权益的保障力度上远远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和农民政治参与权及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三方面对农民权益保障加以论述,浅要解析了农民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及我国农民权益保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确协调和处理各类经济利益关系,保障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是改善和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这是我们通过对廊坊市大围河、万庄、马起乏等20个乡镇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这些乡镇虽然情况各异,但他们从实际出发,通过正确处理个人致富与共同富裕、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现实要求、乡村办经济与农民家庭承包经济三个方面的经济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一)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得不到保障。《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择业自主权,企业有选择劳动者并加以组织管理的权力。但股份合作制在立意上,就是要求实现劳动权益与资本权益的结合,工者有其股不仅是对劳动者享有资产权利的确认,也是对劳动者必须出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加快实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层出不穷,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这一不良现象有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初衷。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维权素质、完善产权制度体系、优化政府政策行为的政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思想交流,产生精神生活,而文化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失地型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呈多发的趋势,预防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农民的利益诉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失地农民的权利保障,限制地方政府权力;完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理机制;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和社会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而妇女从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幸福,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所以文章着重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妇女权益保障。文章首先从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的内涵出发,认为妇女权益就是妇女依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自己可以这样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以及因行使该权利所带来的任何利益,目前我国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具体实践上,妇女权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和较大范围的保护。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既得利益重组,女性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不断涌现,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由此文章探讨了妇女权益保护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实现妇女权益的途径主要有:1.健全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立法;2.加强法律宣传,增强妇女的权利意识;3.提高妇女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