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生产力、信用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股份制产生的前提条件;股份制具有集资和分险、培养经理人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但也具有产生食利者阶层、助长投机欺诈活动等消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向联合生产方式的过渡。所以,股份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而不是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孙家驹党的十五大后,人们在努力探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成了一个关注热点。可以认为,现代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至少具有以下多重优越功能...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也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把股份制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把股份制与公有制划等号。股份制得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既缘于股份制并不具有特定的固定不变的所有制属性,又有其特殊缘由。从发展方向看,股份制有利于公有制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不难看出,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指企业股权的混合状态,即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融为一体,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它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私有制等传统所有制的界限,实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转变的关键时刻.为了使我国经济的体制和增长方式较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好的路子,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力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单一化,经济运行实物化,分配关系平均化,根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由单一公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实现形式仍不够多样化,人们在认识上尚有种种束缚.十五大报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实际出发,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从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李连仲 《理论前沿》2003,(23):10-12
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其重大突破和创新将对今后一系列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该提法与以往相比有重大创新。以前的提法是强调股份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目前它强调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大变化将使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创造了使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之一是股份制,股份制的资本结构特点和所有制性质是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财产来源的社会化、产权结构层次化、出资者责权有限化、企业管理科学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优势互补、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将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必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必然是多样化的。社会所有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述既是思想解放的表现,为进一步推进所有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说明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是当前改革所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问题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关键问题。能否调整好所有制结构,理顺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 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教条理解和受苏联僵化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一些同志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许多不正确或者模糊的认识: 一是错误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是纯而又纯的经济,是不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渗入其中的,公有制的规模越大越好、形式越高级越好。在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只强调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优势,并把这种数量优势看成是不可改变的,稍有下降,就认为一定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就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忽视了公有资产质的提高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提高。 二是错误地认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属性之分,即有姓“公”姓“私”之别,以为资本主义让会使用的所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可以用,以为国企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 三是错误地认为非公制经济的存在只是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权宜之计,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