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国民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部分人解决个人终极关怀的唯一手段和实践体系,它在使人们保持心理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了解日本国民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不仅对认识日本社会文化的特点大有裨益,而且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始宗教是在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据考证,早在100万年前便有原始人类在印尼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在与自然磨合  相似文献   

3.
神灵观 (即上帝观 )是宗教哲学的核心要素。神是什么 ?神的属性、本质、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如何 ?这是宗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甘地的宗教哲学就是围绕神灵观进行构筑的 ,是一个庞杂的复合体 ,独具特色 ,别具一格 ,富于很强的包容性。甘地的神灵观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或者说是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西南部,有一片酷热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这里终年少雨,年降水量仅有12.7厘米,除了长满芒刺的低矮灌木外,几乎见不到什么绿色。但就在这种干涸的土地上却顽强地生活着一支古老的原始民族——布顺曼人。他们的祖先曾遍布南部非洲的广阔大地,后来的连年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才退避到沙漠之中。  相似文献   

5.
一、从重利思想到功利主义的信教动机菲律宾华人在为生存和发展的奋斗中,形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取向。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追求的是现实的利益而非空洞的许诺,其经济动机是十分明显的。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经济动机之形成,可以追溯到其故土的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变迁。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以“重义轻利”为特征,但是,封建社会后期在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却逐渐滋生出与传统思想背道而驰的重利思想。十六世纪以后的闽南社会,在本地区人多地少的压力与海上贸易的诱引之下,一种冒险与谋利的精神逐渐普遍生长,从而产生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菲律宾民都洛岛山区原住民阿拉安人的世界观、精神信仰和相应的巫术仪式。阿拉安人经常举行巫术仪式,向神灵求助,以便让病人得到善灵的救治,或让善灵祓除人们遭遇的灾祸。阿拉安人的世界观是善与恶二元对立的,它很好地解释了巫术治疗的原理,即通过巫术仪式来呼唤善灵、驱赶恶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通过大量对于神灵信仰和仪式语言等细节的深描和分析,诠释了在巫术治疗领域,阿拉安人的观念层面与行为实践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相似文献   

7.
在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泛奥斯曼主义向凯末尔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转化中,格卡尔普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格卡尔普的基本思想包括:(1)人类共同体可以划分为两大谱系,即"原始共同体"和"民族"."原始共同体"可分为4种类型:以氏族为基础的无差别的共同体;以氏族为基础的有差别的共同体;图腾组织全面退化的种族共同体;衰退的原始共同体.民族分为神学的、法定的、文化的、曾经独立但又在后来失去独立的民族4个亚种类.(2)宗教认同是与帝国相联系的落后的心理认同;民族认同是与民族国家相联系的先进的认同方式,从宗教共同体走向民族国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3)世俗民族主义思想,即:主张宗教与政治分离,反对宗教干预政治.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国人,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2010年,新加坡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即4个新加坡人中差不多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有关宗教活  相似文献   

9.
赵克仁 《西亚非洲》2012,(5):89-105
自然崇拜、亡灵崇拜和法老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核心内容。亡灵崇拜是埃及宗教发展的中间环节,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亡灵崇拜是埃及自然崇拜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埃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因而是人间社会力量的折射。亡灵崇拜还受到埃及人思维模式和尼罗河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亡灵崇拜中蕴涵着埃及文明的重要信息。金字塔文、棺文和亡灵书等死者之书反映了埃及当时的社会变迁、道德风尚和民族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亡灵崇拜观念支配下进行的雕像、绘画,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与大众审美;木乃伊制作、金字塔建筑等冥世活动中蕴涵着埃及人的死亡哲学。  相似文献   

10.
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陀对世俗音乐取超然的远离态度 ,而原始佛教的音乐艺术活动当然不可能达到高度繁荣的阶段。随着佛陀的灭度 ,世俗音乐对佛教的影响才愈加显明。在此背景之下 ,佛教音乐方逐渐发展并走向繁荣 ,进而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的华文报纸始于19世纪末,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剩下5家主要华文报纸。本文简要回顾菲律宾华文报业的历史发展,阐述菲律宾华文报纸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A new awareness of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started to inform concrete policy discussions in several Western Ministries of Foreign Affairs under the heading of ‘religious engagement’ in foreign policy. Italy is no exception, but as the country which hosts the Holy See, it represents a special case. As the approach to religion found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Italian foreign policy shows, Ital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uld well develop a unique model of religious engagement by strengthening the central structures involved in religious matters and foreign policy, as well as by using the vast network of Rome-based religious non-state actors as a forum of consultation and policy advice.  相似文献   

13.
14.
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老挝"那珈"的研究 "那珈",即"Naga"(注:以下只用"那珈"名),是老挝主体民族佬傣语族人信仰的一种神秘物.据笔者调查获悉,目前老挝国内、国外有关学者对"那珈"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埃斯特拉达:菲律宾特色民主的产物与替罪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被罢黜总统埃斯特拉达(以下称埃氏)是菲律宾历届当选总统中得票率最高的“民选”总统,曾被菲律宾人评价为继50年代马克赛赛总统之后最受群众欢迎的总统。然而,在执政后仅一年多便遭致来自各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并成为亚洲第一位遭受弹劾的总统,最终在民变、政变、军变的压力下黯然交出了政权。埃氏作为民选总统,政治生涯在任期仅二年半期间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其中缘由值得深思。本文试图从菲律宾特色民主为出发点,探索埃氏这位民选总统倒台的原因,并对菲律宾特色民主“EDSA第二次人民力量”的后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回顾了马来西亚政教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伊斯兰教在其现行政治结构中的影响,指出重视伊斯兰教因素在对抗反对党、维持现有君主立宪制、推行经济政策和处理外交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了2013年5月大选之后即在纳吉布总理第二任期中,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战后德国较之于战前帝国时期,就业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原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工人和业主人数明显下降,原先数量上微不足道的公务员和职员人数疾速上升,一举成为就业人口中的主力军。一方面,这使得德国从原来工业社会快速转向服务业社会;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两元主导的阶级社会变成了多元主导的阶层社会,基于利益的阶级冲突退隐,源自认可的多元文化冲突开始出现。不仅此,由于两德和外来移民的缘故,战后德国社会的快速变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西方国家不具备的特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菲律宾是拥有全球第三大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其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良好,组织完备。菲律宾的非政府组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慈善取向的市民社会组织到发展取向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获得授权型的非政府组织。推动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历史传统的沉淀,国内、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以及战后菲律宾政府、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发展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