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赵丽华 《世纪桥》2008,(7):47-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义保 《唯实》2006,2(10):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辩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类及其所有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的力量和全部才能。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说,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和人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和现实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玉 《世纪桥》2007,(8):23-2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恒久又常新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给予我们的时代任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人的平等发展、应有发展、人的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其实质就是人的最根本东西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发展要求、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和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价值目标.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而人的全面发展,既有赖于物质文明水平的高度发达,又有赖于精神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义保 《求实》2006,2(10):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辩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确立的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和理论的宗旨,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对各社会形态人的自由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明社会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的真正开启,而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则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实现.是谋求社会进步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制度基础、发展途径和可持续保证.以个人和社会辩证统一关系为逻辑起点,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为理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互动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一种关系。社会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发展是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及其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深化的结果是人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利益得到不断地实现,能力得到不断地开发,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最终在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地化解和消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娣 《求实》2006,2(7):60-61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科学内涵的实质。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妥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乔翔 《唯实》2007,1(4):29-32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体现了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认真梳理这一思想,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解放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目的是为了人;消灭剥削,实质是消除奴役人;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三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应当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同于人的发展,却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是两个彼此孤立的概念,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发展理念,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